全本小说网

全本小说网>医学三字经原文完整版 > 第3章(第2页)

第3章(第2页)

二陈加时医贵二陈汤倍生姜,安胃降逆药也。寒加丁香、砂仁;若热,加黄连、鲜竹茹、石斛之类。

玉函经难仿佛寒热攻补,一定不移。

小柴胡少阳谓寒热往来而呕者,属少阳也。

吴茱萸平酸味吴茱萸汤治阳明食谷欲呕者,又治少阴症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又治干呕吐涎沫者。此症呕吐,多有酸味。

食已吐胃热沸食已即吐,其人胃素有热,食复入,两热相冲,不得停留。

黄草汤下其气大黄甘草汤治食已即吐。《金匮》云∶欲吐者不可下之。又云∶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下之。何也?曰∶病在上而欲吐,宜因而越之。若逆之使下,则必愦乱益甚。若既吐矣,吐而不已,是有升无降,当逆折之。

食不入火堪畏王太仆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

黄连汤为经纬喻嘉言用进退黄连汤,柯韵伯用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推之泻心汤亦可借用,以此数汤为经纬。

若呃逆代赭汇代赭旋覆汤治噫气,即治呃逆。若久病呃逆,为胃气将绝,用人参一两,干姜、附子各三钱,丁香、柿蒂各一钱,可救十中之一。

癫狂痫第十七

重阳狂重阴癫《内经》云∶重阳者狂,重阴者癫。

静阴象动阳宣癫者笑哭无时,语言无序,其人常静。狂者詈骂不避亲疏,其人常动。

狂多实痰宜蠲蠲除顽痰,滚痰丸加乌梅、朱砂治之,生铁落饮、当归承气汤亦妙。

癫虚发石补天磁朱丸是炼石补天手法,骆氏《内经拾遗》用温胆汤。

忽搐搦痫病然手足抽掣,猝倒无知,忽作忽止,病有间断,故名曰痫。

五畜状吐痰涎肺如犬吠,肝如羊嘶,心如马鸣,脾如牛吼,肾如猪叫,每发必口角流涎。

有生病历岁年由母腹中受惊,积久失调,一触而发。病起于有生之初,非年来之新病也。《内经拾遗》用温胆汤,柯韵伯用磁朱丸。

火气亢芦荟平火气亢,必以大苦大寒之剂以降之,宜当归芦荟丸。

痰积痼丹矾穿丹矾丸能穿入心胞络,导其痰涎从大便而出,然不如磁朱丸之妥当。

三症本厥阴愆以上治法,时医习用而不效者,未知其本在于厥阴也。厥阴属风木,与少阳相火同居。厥阴之气逆,则诸气皆逆。气逆则火发,火发则风生。风生则挟木势而害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痰成必归迸入心,为以上诸症。

体用变标本迁其本阴,其体热。

伏所主所因先伏其所主,先其所因。

收散互逆从连或收或散,或逆或从,随所利而行之。

和中气妙转旋调其中气,使之和平。

自伏所主至此,其小注俱《内经》本文。转旋,言心手灵活也,其要旨在调其中气二句。中气者,土气也。治肝不应,当取阳明,制其侮也。

悟到此治立痊症虽可治,而任之不专,亦无如之何矣。

五淋癃闭赤白浊遗精第十八

五淋病皆热结淋者,小便痛涩淋沥,欲去不去,欲止不止是也,皆热气结于膀胱。

膏石劳气与血石淋下如沙石,膏淋下如膏脂,劳淋从劳力而得,气淋气滞不通、脐下闷痛,血淋瘀血停蓄、茎中割痛。

五淋汤是秘诀石淋以此汤煎送发灰、滑石、石首鱼头内石研末。膏淋合萆分)清饮。气淋加荆芥、香附、生麦芽;不愈,再加升麻或用吐法。劳淋合补中益气汤。血淋加牛膝、郁金、桃仁,入麝香少许温服。

败精淋加味啜过服金石药,与老人阳已痿,思色以降其精,以致内败而为淋,宜前汤加萆、石菖蒲、菟丝子以导之。

外冷淋肾气咽五淋之外,又有冷淋。其症外候恶冷,喜饮热汤,宜加味肾气丸以盐汤咽下。

点滴无名癃闭小便点滴不通,与五淋之短缩不同。

气道调江河决前汤加化气之药,或吞滋肾丸多效。《孟子》云∶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引来喻小便之多也。

上窍通下窍泄如滴水之器,闭其上而倒悬之,点滴不能下也。去其上闭,而水自通。宜服补中益气汤,再服以手探吐。

外窍开水源凿又法∶启其外窍,即以开其内窍。麻黄力猛,能通阳气于至阴之地下;肺气主皮毛,配杏仁以降气下达州都,导水必自高原之义也,以前饮加此二味甚效。夏月不敢用麻黄,以苏叶、防风,杏仁等分水煎服,温覆微汗,水即利矣。虚人以人参、麻黄各一两水煎服,神效。

分利多医便错愈利愈闭矣。

浊又殊窍道别淋出溺窍,浊出精窍。

前饮投精愈涸水愈利而肾愈虚矣。

肾套谈理脾恪治浊只用肾家套药,不效。盖以脾主土,土病湿热下注,则小水混浊。湿胜于热则为白浊,热胜于湿则为赤浊,湿热去则浊者清矣。

厘清饮佐黄柏萆厘清饮加苍术、白术,再加黄柏苦以燥湿,寒以除热。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资治通鉴  濒湖脉学  茶经  列子  中庸  吕氏春秋  枕边尸香  聊斋志异  魏时明月  墨子  西游记  鬼谷子天髓灵文  伤寒杂病论  嫡女倾城  黄帝内经  古玩指南  孟子  我把流年给了他  战国策  阴商交易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