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大明国寇 > 第三十四章 按察副使

第三十四章 按察副使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大明国寇 !

    第三十四章按察副使

    崔守业留下一队军士后带着两个亲卫走了,为首之人是与崔守业同龄的吴大考。

    此人自小跟在崔白后面,崔守业接任百户以后这家伙竟然也跟着投军了。

    这家伙就是崔守业的死忠,但崔白却和这家伙处不来。

    这丫就是彻头彻尾的流浪汉,现在已经升小旗了还是一个德行。

    “陈三,这人叫吴大考你把他安排到南山塔去……”

    崔白话还未说完就听吴大考说:“小白那可不行,大哥要我随身保护你。”

    保护你妹,都知道李家不敢在书院动手,你就是来恶心我的。

    崔白猜测的没错,正是吴大考向崔守业请求留下来的,说是为了以防万一。

    看着吴大考一身破烂的走过来崔白急忙催促到:“三哥,快把我扛到书房去,然后让我师父过来安排他们。”

    陈三犹豫之时吴大考已经扑了过来,崔白被抱住蹂虐,还好吴大考还有些分寸。

    不然刚刚愈合的骨头又得断了。

    最后在崔白幽怨的眼神下吴大考松手了,一脸的志得意满,好似刚从青楼出来。

    “吴大考带弟兄们跟着三哥去南山塔,不然一会我师父回来有你好受的。”

    崔白的斥责根本没有作用,吴大考指挥两个军士在院门口站起了岗。

    气急败坏的崔白在陈三的搀扶下一步步走回书房。

    进了书房崔白让陈三一会将黄青松请过来,自己练起字来。

    一个永字简简单单,在崔白眼中他却蕴含了楷书的奥秘,故而每一字都写的极为认真。

    一个月的练习让崔白的永字有了一些精气神,起码字体好看了一些。

    练了小半个时辰好受到小腿的疼痛感崔白才停下笔。

    艰难的挪到床上,撩起前摆细细查看骨折处,淤青早已经散去,只是看起来还有一些肿胀。

    竹子做的夹板没有木板那么死,反倒利于伤口恢复,只是痒起来就没那么好受。

    现在每天一到落日时分就瘙痒难耐,崔白看着窗外的太阳时间差不多了。

    拿起《诗经》就朗诵起来,这是陈伯约给崔白定下的本经。

    原因是在南山上盗用纳兰大词人的浣溪沙的缘故,陈伯约断定自己对诗词比较喜爱。

    既要选本经自当以己为本。

    《诗经》中最经典的莫过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执子之手,与子皆老。”这两句。

    但《诗经》不仅仅是用来追求女子的。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

    《风》又称《国风》出自周代十五个诸侯国的地区歌谣,由诗见史。

    《雅》分大小,全面表现了周朝的兴衰。

    《颂》分周、鲁、商,表现了周代先祖的社会理想和时代进程。

    而《诗经》却又表达了另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一百人读便有一百种不痛的感受,有的感叹古人的浪漫,有的感叹大周的兴衰,有的感叹诗描写的美妙,林林种种,不一而足。

    崔白现在也只能背诵,陈伯约曾严告崔白,四书未通擅解《诗经》逐出师门。

    崔白只能将《诗经》作为小腿瘙痒时的止痒药。

    崔白越读就觉得越悲伤,自己这是在嘲讽自己是单身狗,第一篇就是《关雎》,后面还有《汝坟》,还有《摽有梅》。

    低头看看,自己才八岁啊。

    遇到谈到情爱的统统跳过,最后将《诗经》背的七零八落。

    唉,单身狗伤不起啊。

    读完已是日落,在太阳即将消失时黄青松才姗姗来迟。

    待黄青松走进书房,崔白问道:“黄兄,拖你之事可有眉目?”

    黄青松早有准备,在商议的第二天黄青松就通过斋夫将家里的管家传来。

    这两旬多的时间总算找到了不少东西,从包中掏出一个小册子。

    “这册子里记载了李家这十几年来的暴富之路,侵占田地之事高达三十起,漳州福州皆有。李家似乎与新设的市舶司有关系,还有按察副使有些关联。”

    李家之事蒋以忠不急不慢只怕是遭受了这两方的压力。

    市舶司应该要改名督饷馆了,里面是宦官主事,现在的司礼监大太监也就是他们的最上级。

    想要换人只有两年之后冯保上位与张居正手握大权方能做事。

    可崔白可不信李家能攀上内廷这条路,最多只是认识几个小太监,能在市舶司说几句话。

    只有按察副使不好解决,按察司负责处理刑事,崔家遇袭一事是直属按察司处理。

    按察司只要稍稍表露不满,蒋以忠是不敢再深究,这事难办了。

    一个正四品按察副使可比三品的指挥同知还要吃香,面对按察副使指挥同知也只能吃鳖。

    崔守业就算将此次功劳赠与指挥同知,他也不会趟这股浑水。

    黄青松看到崔白脸色变化不定,知晓定是被此事吓到了,开口提醒到:“你不妨看看册子,事情兴许有些转机。”

    黄青松语气肯定,那就是有了回旋的余地。

    打开册子,李家先是来长乐做茶商,然后莫名发迹,直到漳州开放月港才买下大宅。

    其中不说也知晓定是财不露白一计,海港开放就变身海商。

    后面罗列了李家侵占的田地,统统都是李家利用状师一一胜诉。

    最后一页写到,按察副使已经上书告老,原因是一月前家中老父离世,回家丁忧。

    又书按察副使已经五十有二,崔白觉得真是天助。

    五十五岁,他又不是海瑞,如何也不会再被起复。

    李家最大的靠山只要朝廷的文书到了就会离职,从福建到顺天府来回三月余。

    年内这位按察副使就要告别官场,李家也就失去可最后的靠山。

    福州府内,李盛焦急的等待着。

    按照以往自己拜访大人如何也不会等如此之久,这次足足等了一下午还没有反应。

    “你拿一百两银子给门房,托他再报一次,说我有急事禀报大人。”

    今早李盛得知崔守业回了长乐,第一时间召集可长乐所有状师为自己找办法脱身。

    自己带着人赶赴福州,打算再送一次礼,确保这事万无一失。

    没想到正午就到,这太阳快要落山之时还没有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