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转世袁世凯之大总统传奇 !
果要评选中国近代灾星,恐怕慈禧首当其冲。这么除了她祸害中国数十年以外,还有一个很诡异的现象——只要是慈禧整寿,中国就会发生变故:
同治十三年(1874),慈禧四十大
光绪十年(1884年),慈禧五十大
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六十大
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七十
仿佛如宿命一样,甲午年刚刚入夏,上天就降下预兆:华北大面积干旱。这场大灾席卷直隶、奉天、河北、河南、山西等省份,顿时饥荒四起,哀鸿遍野,大批灾民涌入北京。尽管光绪下令在京城开设了多处粥棚,但是每天倒毙在郊区的难民难以计数。这这种情况下,慈禧依然没有忘记她的六十寿辰,各地的白银如同海纳百川般流入内务府封存,而粥棚却一个也没有多。去世的郭嵩焘有一句话:“非蛮夷能病中国,而中国自能病尔!”在甲午年,病入膏肓的中国将又一次迎来危机,这场危机的起源地在属国朝鲜。
作为中国的属国朝鲜,在近代也存在着与中国一样的病垢。洋人大量涌入,享有种种特权;政府**,人民苦于苛政。一方面,洋人与权贵横征暴敛,榨取无厌,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另一方面,人民贫苦不堪,求生乏术,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在朝鲜传诵着这样一首歌谣:“金樽美酒千人血。玉盘佳肴万姓膏。烛泪落时民泪落,歌声高处怨声高。”或者这就是朝鲜现状最好的写照。在这种状况下,一个名为“东学道”的教派应运而生。东学道起初的政治口号类似于义和团,主张反对洋人,抵抗“洋教”、“西学”,而对于国内政治斗争,东学道向来以伏阙上疏、静坐请愿为手段。由于东学道教义简明,深得民心,于是信徒日众,在几年地时间内渐及全国。东学道尽管带有笼统排外的倾向。但并不反对官府,其实质具有鲜明的民族自卫性质。不过不管那个统治者当政,他都绝不允许一个与自己意见相左的教派、组织存在。经过数年的“文斗”后,积累已久的矛盾终于爆发,学道揭竿而起,顿时响应者云集全州。不到两个月,朝鲜南部三道(省)被义军占领,朝鲜政府多次派出的部队被义军歼灭。面对汹涌而来的民变,朝鲜政府内部经历了数次商议后,于18945月向中国政府发出乞援电文。
按理说。朝鲜是中国的属国,出了乱子作为宗主国当然要派兵平乱。但是按照《天津条约》。中国向朝鲜派兵,日本也可借口出兵。这一点让掌握着中国外交大权的李鸿章犹豫不决,朝王之所以迟迟不敢请援也是为此。为了探明日本人地态度,李鸿章叮嘱驻日公使汪凤藻与日本人多次交涉。与中国政府的犹豫不决相比,在1893年已经完成扩计划的日本人早就在等着这一天。为了怂恿中国政府出兵中国,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亲自接见汪凤藻,言明日本即便派兵入朝,也不过为了保护使馆、日商的安全,“绝无他意”。同时,陆奥宗光还密令日本驻朝代理公使杉村濬与朝鲜的中国官员沟通。表达“绝无他意”思。经过交涉,多处外交官员的反馈都认为:“日本不过借保护使馆为名,调兵百余名来汉,必无他意”。|一口气,而这场危机是光绪亲政以来的第一场国际事务,年轻的皇帝正要借此显示自己的果敢与才华。于是他下令让李鸿章火速派兵!老谋深算地李鸿章想得可没这么简单,日本人的态度让他嗅到了一丝危机地味道,而且太后的六十大寿马上就要到来,作为慈禧身边的近臣,李鸿章自然知道慈禧的态度——息事宁人。但此时是光绪当政,在朝廷的压力下,李鸿章欲6月下达了出兵朝鲜的命令。
清政府既应朝鲜政府的请求,决定派兵赴朝,便电驻日公使汪凤藻,根据中日《天津条约》有关条款,知照日本外务省。六月六日,汪凤藻照会陆奥宗光,告知中国政府应朝鲜政府之请求,按照“我朝保护属邦旧例”,派令直隶提督叶志超“选带劲旅,星驰朝鲜全罗、忠清一带,相机堵剿……一俟事竣,仍即搬回,不再留防。”在汪凤藻与陆奥宗光会面的同时,中**队的先锋已从塘沽出发。其实不管中国是否派兵,日本人对于朝鲜的吞并计划已经是箭在弦上。早在6月2日,伊藤博文就已经知道了中国政府派兵入朝地消息,并在官邸召开了内阁会议。经过
讨论后,日本根据战时条例,于5正式成立了大本本营下达的第一个命令是,命广岛第五师团长、陆军中将野津道贯,调其下属的第九旅团两个联队,加以骑、炮,辎重、卫生等队,编为混成旅团,以陆军少将大岛义昌为旅团长。大岛混成旅团主要包括步兵第十一联队、第二十一联队,骑兵一个中队和野战炮兵一个大队(野炮十二门),7600人。这时如果中国地驻日外交官能够稍微用心,就能发现日本决不是“必无他意”。
按照军机处定出的出兵计划,中国所派军队分三批渡海。第一批,是太原镇总兵聂士成所统马步军910,于八日下午六时抵牙山海口。第二批,是直隶提督叶志超所带榆防各营,共1055,十日下午三时抵牙山海口。第三批,是总兵夏青云率马队100,旱雷兵100及步队名,乘海定轮渡海,于二十五日抵牙山县。于是。屯驻牙山的清军人数达2465人。虽然清军人数不少,不过作为入朝平叛地总指挥,叶治>: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到6月25为止,日军登陆朝鲜半岛的部队人数已经达到5000人以上,而且海港里还停:=.山、筑紫、大和、高雄、赤城八艘日本战舰。如果有个风吹草动,清军这点人马会被一口吞掉!
看到日本派兵大举入朝,醒悟过来的中国官员才意识到事态地严重性。如何应对,是战是和,又成为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一个选择题。最该当机立断的时候。帝党和后党又一次爆发了争执。此时慈禧的六十大寿马上要来临,老太后不希望自己的生日再次被搅和,所以她一意主和。不过现在名义上已经是光绪亲政,按照祖制她自然不能亲自出面,李鸿章再次成为主和派首脑。以翁同龢为首的帝党主张采取强硬态度,逼迫日本退出朝鲜,而李鸿章则主张通过谈判、第三方调停等手段,协商朝鲜撤军一事。虽然政见不同,不过两派都同意派人与日本商讨撤军一事,毕竟能不打仗是最好的。1894年6月12日。中国派出了奕匡、孙毓汶、徐用仪、崇礼、张荫桓五人组成的代表团,赴日谈判。这场谈判一共持续了四十五天。而在这四十五天里,日本入朝军队人数上升岛17000,日本的主力战舰也悉数奔赴朝鲜近海……
1894年7月15,南京火车站。
今天是苏桂铁路通车的日子,这条铁路途径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五个沿海省份,可以预计,今后将成为沿海各省贸易地大动脉。而且随着这条铁路的通车,连接苏、、赣、闽、浙、桂、粤、鄂、湘九省省会的铁路网也宣告建成。为了庆祝,徐世昌、刘铭传、张之洞等人决定坐火车到南京,一同举行庆典。虽然袁世凯下令庆典活动不得铺张。但是车站上的彩旗与红毯依然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为了迎接贵客,袁世凯今天一大早就来到了调度室,此时他看看表道:“达潮,张之洞安排好了吗?”
虽然相约是同一天到南京。不过张之洞是从武昌经南武铁路来,而徐世昌提前一天从广州出发,经新建成的苏桂铁路到南京。刘铭传则在福州上车,所以三人不是同时到达。听袁世凯发问,詹天佑道:“文大人已经陪着他到驿馆了,现在正跟几个钦差说话呢。”
袁世凯道:“呵呵,正好有几个钦差陪着,不然……对了,云贵和四川的铁路工期还要多久?”
詹天佑道:“明年初就可以完工……不过最近三省的资金出了些问题。”
—
袁世凯道:“你没有把工期跟几个钦差说吧?”
“他们倒是问过我几次,不过您交代过,所以我就说那里地貌复杂,时间难以预计。”
袁世凯道:“好的。明天开始,你把大部分铁路工程队撤回来。今后要是他们问起,你就说云贵和四川的铁路最起码还要一年。”
詹天佑道:“那这些工人调回来后怎么安置?”
袁世凯露出个神秘地微笑道:“你还记得上次我说的那条铁路吗?”
“您是说从太原到嘉关地?”
袁世凯道:“不错,把工程队调到太嘉线的建造上,必要加快进程,争取在长江大桥竣工前完工。”
“中堂大人,恕下官直言,这条铁路沿途虽有不少矿产,但并没有什么繁华之处,因此通商不利,而且这些矿产在其他地方也有。所以下官认为,我们出资修建这么一条铁路,不如把资金用于云贵和四川的铁路修建……”
袁世凯道:“达潮,谢
耳相劝。不过铁路除了盈利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用听我的,尽量拖延云贵、四川铁路的竣工日期,同时加快太嘉线的建设……将来我会告诉你原因!”
“是!”
两人正聊着,一辆火车缓缓的驶入视线,不久便在站台上停住。等乘客们下车后,袁世凯向詹天佑交代道:“达潮,你回去跟几个钦差说,火车晚点,我过一会再回去……”
袁世凯迈步走进车头后面的一节车厢。只听徐世昌笑道:“三弟啊,大哥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这好容易到了,你还不让我下车?现在我可是腹中饥渴无比啊!”
袁世凯从怀里拿出一个纸包,然后在手里晃晃道:“我就知道二位旅途劳顿,这是些南京的小吃,还有一瓶好酒……”
虽然三人平日里毫无来往,不过每年地年会都能在京城见面,所以也还算有个沟通。见到袁世凯,刘铭传笑道:“尉亭。别以为这么点东西就能打发我们……”
“哈哈……一定、一定,今天晚上请你们去最好地馆子……”
三人正寒暄时,一个五六岁的男孩从徐世昌的包厢里走出来道:“爹……”
徐世昌拉过小孩道:“这位就是爹常常提起地三叔,快叫人!”
那小孩十分乖巧的跪倒行礼道:“侄儿徐凤泽给三叔请安!”
袁世凯将徐凤泽抱起道:“哈哈……总听你爹说有个好儿子,他果然没有吹牛……”
徐凤泽道:“爹爹从来不吹牛的……”
袁世凯笑道:“大哥,我这侄儿倒也乖巧……你把他带来是不是想要我把前几年地压岁钱补上?”
徐世昌道:“我想让凤泽学西学,但广州没这个条件,我身边也没有现成的老师,所以把他带来,想让他到你府中的子弟学堂念书。”
徐世昌刚一张口。袁世凯便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现在袁世凯起事地准备越来越充分,刚好又恰逢中日危机。因此徐世昌猜想袁世凯起事的时间不会太久了,于是他为了表达忠心,特地将儿子送来南京为质。听了徐世昌的话,袁世凯心里涌起一股不知是该高兴还是该悲哀的心情,他点头道:“恩,也好,毕竟南京的条件还是好些。”
在刘铭传眼里,徐世昌的举动倒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不过他怕两人尴尬,于是岔开话头道:“尉亭。你把我们堵在车上,不会是为了请我们喝酒吧?”
袁世凯将孩子交给袁家奇,然后拿出一份文件道:“当然为的是大事!你们先看看!”
刘铭传接过文件,只见首页写着:“改天作战计划”。等他细细翻看的时候,脸上阴晴不定。半晌后,刘铭传才道:“尉亭。这个计划极为大胆,但是也极为冒险。”
袁世凯道:“我知道,不过要想全胜,必须如此。”
徐世昌想了下道:“我们数万部队,难免有心不齐者,如此行动恐怕最难的就是保密还有指挥!”
袁世凯点头道:“恩,这份计划里,你们二位地部队是关键。对基层军官,包括已经是党员的,从现在开始就要进行调查,把那些不可靠地清洗掉!还有,为了配合这个计划,我跟刘叔叔的戏还要继续演!”
为了让外人继续认为二人不和,刘铭传多次向袁世凯购买89步枪,而袁世凯则以数量不足为由数次拒绝。后来刘铭传请到了圣旨,才让袁世凯“卖”给他20000步枪。这样刘铭传的部队不仅得到了换装,而且还继续与袁世凯的保持着“恶交”。由于此时步枪还未交齐,因此袁世凯的话让刘铭传立刻会意过来:“呵呵……也好,这次我们就闹得更大些吧!”
袁世凯点头笑道:“恩,一会我请大家吃饭的时候,你不妨重提此事,然后我们闹个不欢而散!”
就在苏桂铁路通车的同一天,日本谈判代表小村寿太郎向总理衙门发出一纸照会,即“中日绝交书”,自此中日商谈的大门彻底关闭。总理衙门及李鸿章依靠列强折冲调停,至此终于落空。同一天,光绪降旨:一则“着李鸿章体察情形,如牙山地势不宜,即传谕叶志超先择进退两便之地,扼要移扎,以期迅赴戎机”,一则令李鸿章“速筹战备,以杜狡谋,先派一军由陆路前往边境驻扎,以待进发”,而“叶志超一军兵力尚单,须有继进之军以资接应。”接到圣旨,李鸿章始匆匆运兵增援牙山,北洋水师同时开出军港游弋。至此,中日只见的战争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