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宇宙的边缘世界 !
闻言,纳兰达尔忽然转过身来,盯着纳兰羽问。
“吃肉喝汤的道理,你知道吗?”
“这其中的理由竟然如此简单粗暴?”纳兰宇略显诧异地反问。
“当然不是。”纳兰达尔继续说着,“古代文明的先进程度远远超出当代人的想象,在这浩渺的星系内,曾经存在着相当庞大的文明世界......”
“可惜都被3000年前的宇宙大灾变毁于一旦了!”纳兰宇模仿着纳兰达尔的语气,绘声绘色地说,“这些你都说过好多遍了,拜托,请直击重点吧。”
“你个臭小子,对古代文明没有敬畏之心!等你将来有机会亲身了解到这一段历史,你就会深刻理解我的心态了。”纳兰达尔继续振振有词地说,“一些重要的,显著的存在古代文明遗迹的星球和庞大的太空基地当然会牢牢地掌控在政府的手中。不然,你以为政府星际舰队的那些恒星际宇宙飞船是从哪里来的。”
“至于其他数之不尽的,散落于星域各个角落的小型古代文明遗迹,以及漂游于未知宇宙深空的古代宇宙飞船和太空基地,才是星际探险队的探索目标。”纳兰达尔的神情变得越发严肃起来,“这叫分工合作,事实上,我们也在为希望联邦的发展做着贡献。虽然,各个星际探险队也以利益为趋势,但是,大家也都在努力探索那一段被战火和天灾摧毁的历史,但凡有了重要的发现都会交给联邦政府。当然,希望联邦也会给予相应的报酬作为奖励。”
“各有分工么?我大致明白了。”纳兰宇若有所思地回答道。
两人一路问答,很快就来到了微光星际探险队的所在。探险队之所以选择了这郊野外的一群破败的仓库作为基地,除了图个清静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地广人稀。不然,用不着讨论宇宙飞船的起降事宜,就连停放都会成为令人头疼的问题。
“纳兰两兄弟,来得可真赶早啊。”
最早与纳兰宇打过照面的张坤龙也是本次行动人员之一,当然,在纳兰宇过去的两个月训练期间,大家相互之间也熟识了很多。
“早啊,龙哥。”纳兰达尔和纳兰宇也微笑着打招呼。
“千万别叫哥,不然等下又有人要寒碜我了。”
张坤龙话外所指便是整个探险队中待人最为刻薄的核心成员托马斯。
“哈哈哈......”
由于时间尚早,其他人还未到齐,三人便有一搭没一搭地闲扯起来。
不一会儿,其他人也陆续到齐,本次格拉迪小行星带古代文明遗迹探索行动,由副队长乌索普带队,一共有32位成员参加。
人员都到齐后,副队长乌索普便开始训话。
“各位!”
乌索普高声一喊,所有人的目光和注意力便朝他汇聚了过来。
“位于格拉迪小行星带的古代文明遗迹,很多人都已经去过一次了,没去过的,对于这个遗迹相信也不会陌生。格拉迪小行星带古代文明遗迹的发现富有戏剧性和偶然性。若不是我们微光星际探险队的空间探测器飞离了轨道,歪打正着,想必,没有人会想到,在如此凌乱的小行星带内部竟然还会保存着一个如此庞大而完好的古代文明遗迹......”
乌索普首先简要地回顾了格拉迪小行星带古代文明遗迹发现的背景。
“整个小行星带,拥有古代文明遗迹的小行星初步估算,至少有将近20颗。由于资源补给,人手以及运载能力等方面的欠缺,我们只探查了其中的六颗小行星。这一次,我们准备更为充分,无论是人手还是运载力都翻了一倍,这一次,我们一定要以最高的效率完成所有古代文明遗迹的探索工作!”
“另外,有两个事情我要特别强调一下!”副队长乌索普的神色忽然变得越发严肃起来,“第一,通过分析,这一群小行星带古代文明遗迹很有可能是一个星际防御性质的军事基地,在这一次要探索的小行星中,至少有一半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大家行动一定要小心谨慎,容不得半点马虎!第二,虽然其他星际探险队还没有掌握格拉迪小行星带的古代文明遗迹的精准坐标,但是,格拉迪小行星带并不算太辽阔。所以,我们必须抓紧时间展开行动,否则以往长期的辛苦付出只能当做他人嫁衣。”
“以上我所说的,大家是否明白!?”训话最后,乌索普高声询问。
“明白!!!”
“大家是否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
“好!”乌索普环视一圈,然后下令道。“出发!!”
“出发!!”
于是,所有参与行动的成员便分组进入了三架宇宙飞船,分别是:主舰--微光号,次舰--流火号和碎冰号。另外,随同前往的还有两艘运输舰。
纳兰宇跟随纳兰达尔一起登上了次舰碎冰号。碎冰号是这三架宇宙飞船中综合性能最弱的一架,而且,就连外观看上去都是最难看,最不拉风的,甚至于有些陈旧。
相比之下,主舰微光号则要酷炫得多,从她的名字便可以知晓,微光号正是整个微光星际探险队的“当家花旦”,“当红头牌”!
不过,如此并不意味着碎冰号一无是处!
实际上,微光号,流火号和碎冰号都属于同一代的宇宙飞船。除了体积和运载力,动力系统功率上有一些差别之外,并无其他根本性的差异。
微光星际探险队的所有宇宙飞船确实都运用了人造微型黑洞动力系统,但是,这些黑洞引擎属于模范古代文明的恒星际宇宙飞船动力引擎建成的次代产品,所以,即使在最高功率下,也只能开展亚光速级别的星际航行。
不过饶是如此,这些宇宙飞船仅仅用于在希望恒星系统内部的科学探索,还是足够的。
(不管在哪里看到这本书,都请花费一些时间帮忙投一下免费票,多谢各位书友一直以来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