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崛起大导演 !
加拿大温哥华的郊区小镇昆斯丁镇,背靠北部的大片红杉林,这些枫树林都隶属于当地的森林公园。像这样的森林公园,地广人稀的加拿大很多,每一座都风景优美,而《猩球崛起》剧组选择的昆斯丁森林公园,树木尤为高大古老。
园方允许剧组开辟出一条小道,进入公园深处,搭建摇臂。
白天,万小虎就带着剧组,来到这里,用摇臂进行森林的俯瞰拍摄,以及细节拍摄,一架直升机也随时待命,准备拍摄高空景色。
在电影中,万小虎设计的情节,包括黑猩猩“凯撒”第一次来到森林的快乐奔跑,以及结尾处带领猩猩们来到森林安家,都需要大量的猩猩在书上奔跑的素材。其中难度最大的一个镜头,一连试了好几次都没能够完成。
这个镜头就是从大树底部,一路往上拍摄,直到上升到与大叔一样的高度。这个素材用来创作凯撒站在大树顶上,俯瞰旧金山金门大桥的镜头。
吸取前几次的教训,剧组的机械师,特别设计了钢丝垂直上升系统。这个系统类似于电梯,两根钢索一端固定在地上,一端固定在树梢,摄像机沿着钢索被吊起来。只要风不大,且把速度控制好,理论上就能取得万小虎想要的效果。
等机械师汇报一切妥当,万小虎拿着喇叭,大声的喊:“All-right(好的),On-your-marks(各就各位),We-try-again(我们再试一次)!”
“Coe-on!”
“控制好速度!”
“把发电机的功率开到最大!”
“测量风速,保持警惕!”
“Okay!一切就绪了,导演!”
万小虎看了看监视器,图像一切正常,于是拿起喇叭大喊:“Action!”
呼啦,摄像机被吊起来,从慢变快拍摄。
“注意调整角度!摄影师,我要往下的镜头!”
“OK,Good,调整调整,看上面!”
“好的,非常好,减速,对,慢一点、慢一点,OK,效果很好,保持住!”
“把镜头转一下,对。就这样,好的,我们到顶了!”
说是慢那时快,这是一棵树200米高的大树,一分钟不到的时间里,从下往上的镜头,就在万小虎的指挥下,和摄影师的调度下,完美的拍摄出来。
在监视器上把刚才的镜头回放,然后脑子里自动修改,添加上猩猩的动作,万小虎露出了笑容:“这一条,完美完成了!”
“哈哈,总算过关。”摄影师感慨。
“折腾了好几天,终于过去了,再也不用在这里喂虫子了。”剧组的职员们,无一不欢欣,在森林里拍摄,自然不比在摄影棚里条件舒服。
喊来副导演,万小虎吩咐:“带人把这里收拾一下,明天我们安排航拍,争取一天时间就完成。”
“好的。”
“嗯,你带人去做事吧,我先回摄影棚了。”
《猩球崛起》的摄影棚,就在昆斯丁小镇的东边空地上,是一座巨大的临时摄影棚,看上去很庞大,其实内部很简陋。整个摄影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办公区域,一部分是金门大桥内景拍摄区。
电影中,猩猩和人类会在旧金山的标志建筑,金门大桥上演大决战,但是金门大桥十分繁忙,来往车辆穿梭不停,万小虎可没机会在真的金门大桥上搞破坏,只能室内搭建模型拍摄。
室内拍出和室外同样的效果,这可非常考验维塔数码工作室的才华。
好在万小虎设计的剧本,金门大桥决战时,下了浓雾,给特效制作省了很大的事,所有的多于镜头,都可以用雾气遮掩。现在金门大桥决战,副导演还在带领特效组和演员组进行排练,万小虎在这里转了转,就离开了。
去了隔壁的办公区域,维塔数码的工作大厅。
“嗨,Tiger。”
“嗨,Dan。怎么样,我昨天带来的方案,你们应付得来吗?”
万小虎刚进来,就遇到了剧组的视效总监Dan.Lemmon,他这个视效总监,对于《猩球崛起》的重要性,仅次于万小虎,所有的场面,都需要他的协调。
Dan耸了耸肩膀:“虽然有些麻烦,但是并不在无解的范围之内,猩猩的数量上,我们已经选择好了标准。看到我们的这面墙壁的架子了吗,哇哦,要选择这些合适的标准,多亏了惠灵顿动物园。”
随着Dan的手指,万小虎看到了一面靠墙壁的架子上,密密麻麻的摆放着各种模型。
为了制造出来猩猩们的生活习性更加有说服力,维塔数码专门跑去了新西兰惠灵顿动物园,挖空心思给黑猩猩门拍照片。并且在受伤的猩猩们被麻醉接受治疗时,特效团队也参与了两三次,给猩猩们制作脚模、手模、脸模。
用这些模型作为基础,涂抹并剥下来一层硅膜,放在矿物油里接受台式扫描器的扫描,依靠这种精准的实物铸型,来制作真正高保真效果的猩猩们。
不管是老版的《人猿星球》,还是蒂姆.波顿的《决战星球》,都是通过化妆来演绎猿类的角色。但是化妆的效果,无法把细微的表情演绎到位,所以从一开始,万小虎就告诉维塔数码,他执导的《猩球崛起》,不要化妆!
《猩球崛起》相比较于以前的版本,更加注重猿类内心戏的刻画。
“非常好,一定保证猩猩们的效果,没有逼真的猩猩们,《猩球崛起》就不可能超越老版的高度。对了,Kevin.Romond呢,在哪?”万小虎问。
“他在布置金门大桥的动作捕捉街区。”
“OK,你们先忙着,我去那边看一下。”
Kevin.Romond是特效总监,专职负责特效镜头,而剧组最需要特效镜头的地方,就是动作捕捉技术了。在昆斯丁小镇的摄影棚,剧组有内景和外景两个拍摄地,内景是金门大桥的细节部分和动物园场景。
内景拍摄虽然麻烦,但难度并不大,真正困难的就是外景动作捕捉。
光天化日之下的表情动作捕捉拍摄,这会是史上第一次。
在室内进行动作捕捉,因为光线是固定的,演员穿上反光服,很容易就被摄像机捕捉反射光线。在室外,混合光太多了,哪怕一束意外的光线,就能把捕捉到的数据抹掉。有光泽的物体,比如汽车和灯架,甚至人群中鞋子上反光条都可能给动作捕捉系统造成毁灭性破坏。
维塔数码做的改进,就是把贴在演员身上的动作捕捉标记,从传统的反光球换成了主动的红外线LED。这些LED串被导线连接到控制器上,再装入维尼龙衣,固定在演员身上。
LED与动作捕捉系统的相机快门相协调,会闪烁地发出短促而强烈的红外线,把这些强烈的光线与红外过滤器和还有照相机上极其短暂的快门时间结合起来,就能穿透环境中的背景光,为系统拾取一个良好、干净的标记信号。
而且实验证明,LED的红外线对于使用中的柯达胶卷是不可见的,也就排除了这种光线污染电影胶卷的顾虑。
金门大桥的外景捕捉区域,布景大概搭建了100米长,18米宽,三面包围着6米高的的绿色反光板。
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动作捕捉区域,如果可以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话。
80多辆报废车被涂改一下,散落在整个布景区域。
基本上可以说,特效的神奇之处就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
包括群攻的猩猩们、大桥的破坏、汽车的爆炸、飞机的撞击,以及掉进大海里的镜头,全都是假的,都是CG制作出来的特效。
“Kevin,做得怎么样了?”万小虎很容易就找到了,在人群中指挥员工摆放摄像机的Kevin.Romond,一个戴眼镜的中年工程师,维塔数码动作捕捉技术的技术主管,室外动作捕捉,就是他领着团队开发的。
“还需要一点时间,如果天气足够好的话。”
“两天足够了吗?”
“不出意外,可以。”
“那就好,二十世纪福克斯已经在抱怨我们的进度缓慢了,大家都打起精神来,我们再快一点,早点回到棚内拍摄。”万小虎拍了拍手,鼓舞士气。
作为一名导演,细节工作他不需要亲自上阵,主要就是督促和指挥。
管理一个几百人的团队,最重要的就是协调,让团队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各自为阵,一团散沙,各干各的,没一个统一的进度。也正是从小成本电影一部一部拍出来,万小虎才积攒了足够的团队指挥能力。
将偌大一个剧组,指挥的井井有条。
要做一名大导演,不是说你拍了两部经典电影,拿了几个奖,就能给自己脸上贴标签了。能不能把剧组指挥起来,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图,运转整个团队,才是衡量导演能力的标准。有些导演能拿奖,但他们永远做不了*级导演,拍不了*级大制作电影。
指挥一个连和指挥一个师,能一样吗?
不能拍大片,你往哪吹厉害,说自己厉害?
万小虎的目标就是做大导演,能拍大片的大导演,《猩球崛起》只是一个很小的起步,做好这个起步,才能考虑未来。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