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乱红楼 > 红楼“边缘”之贾敬

红楼“边缘”之贾敬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乱红楼 !

    说起贾敬,可能很多看过红楼的人都会觉得印象模糊。从冷子兴演说宁荣两府,这就是个淡薄的影子——

    求仙好道,长居道观,生日时也不肯回家,不过让人印了道经去散。等到六十三回,干脆服丹药死了,倒是引出尤家二姐、三姐的故事来。

    无能、荒唐。

    很容易有这样的感觉吧?

    但有多少人注意到了呢?

    贾敬也曾有过不凡的过去。

    他是进士出身。

    效颦不敢说通读红楼,但至少记得,有两个地方明确的提到了这一点。

    一次,是十三回,秦氏死,贾珍给贾蓉捐官,明确的写到——乙卯科进士贾敬。

    二次,是第六十三回,贾敬死了,皇帝问贾敬是谁,礼部代回——进士出身。

    在古代,考个进士容易么?几年一科,天底下的读书人汇聚一堂,就求那么最多也不过三四百的名额。可比现代的高考难多了。

    且更重要的是,礼部给皇帝的回答是“进士出身”!

    请注意,这里不是说“进士及第”,也不是说“同进士出身”,而是说“进士出身”,在古代,这是很有讲究的,不能错乱。

    就和现在说起大学生一样,清华北大的大学生,和三流大学的大学生,能说没差别吗?

    何况是在回皇帝话的时候,更不能乱说。

    进士出身,就是说,贾敬当年考进士,不在前三,但也不在三甲。

    他考在“二甲”,也就是说,排名至少在前二十,甚至可以说多半在前十。而这个名次,还要是在殿试之后,由皇帝定的。

    贾敬出身富贵,上面两代国公,他有现成爵位可袭。

    可是,他却能努力读书,在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过程中杀到至少前二十,姑且不说他有没有能力了,要说他没有头脑,没有抱负,你能相信吗?

    那么,他是怎么从意气风发的进士,变成一个长居道观,连家也不顾的颓丧之人的?

    这个过程,其实很耐人寻味。

    以贾家的人脉,如果说贾敬只是想要安安稳稳的做官,应该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为什么他的抱负完全消失了,还让曹公下了个“箕裘颓堕皆从敬”的评判?

    要效颦来说,效颦只能想到两个理由。

    第一,皇帝的压制。

    第二,秦可卿。

    这两者极有可能是二而一的事。

    从原著中焦大的醉骂看来,红楼故事发生的二十年前,也就是文中贾家的第二代,国公还是要上战场去拼命的。也就是说,有军权。

    那么,皇帝会乐意军权尚存的情况下,贾家又在文职上又有作为么?

    不要把皇室想得太美好,仿佛他们多喜欢人才。他们心心念念的,永远是自己的权位,绝不会希望有什么真正出众的家族和人才!

    自古以来,不剥夺开国功臣军权的皇帝有几个?

    杯酒释兵权还被当做是佳话哪!

    那么,在皇帝出手压制的情况下,一个极有抱负的贾敬会怎么做呢?另辟蹊径是很正常的事。

    只要看过红楼,其实基本都能得出“秦可卿的身世有问题”的结论。到底有什么问题固然是众说纷纭,但要说当初是谁投注在秦可卿身后的人身上的?

    效颦的感觉,是贾敬。

    因为皇帝的压制,而想到另外下注,又最终因为儿子和秦氏的私情,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认识到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无用功,因而心灰意冷,自暴自弃。

    ——从惜春的年纪上来看,贾敬住进道观的时间也就在黛玉进贾府的前几年。那时候秦可卿已经年纪渐长。

    在效颦看来,红楼的本质是叛逆的。

    皇恩的虚伪,皇权的黑暗,曹公有了亲身的体会,也有了相应的认知。然而,在那个**盛行的年代,这一切却无法明白的付诸笔端,只能小心翼翼的隐藏在只言片语之下,尽可能轻巧的带过。

    超越时代的人终究不能为时代所容,乃至于红楼的后四十回,都极可能是因为泄露得多了一些,而“被失传”。

    可叹的是,百年之后,皇权已经被推翻的现在,却反而有不少人开始怀念、歌颂起皇权来。写起红楼,倒像是离开了贾府就是一个清平世界,有英明的皇帝和盛世太平。

    但不管怎么说,这本《乱红楼》,关于贾敬和秦氏的情节,效颦会按照这个“畅想”来设定。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