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穿越之太妃传 > 第63章

第63章

作者:抹茶芝士控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穿越之太妃传 !

    勤政殿。

    “噼啪”一声,燃烧着的烛火在轻轻地跳跃。

    洪涛低着头,轻抬眼睑看看主子,发现他并没有被打扰。他心下就舒了一口气,幸好书案上放置的是夜明珠。他悄无声息地走到门前的烛台处,提起灯罩挑了挑灯芯。

    庆和帝搁下手里的御笔,把看完的折子抛到一旁的折子堆上。紧急的折子也算是查阅万,他却没有像平常一样离开,还坐在书案前凝神思考。片刻后,他似乎有了决断,抬起头看向洪涛,“去把舆图取过来吧。”

    洪涛闻言,马上躬身领命。

    舆图,就是地图。

    庆和帝接过洪涛双手托举着的舆图,小心地卷开,铺陈在书案上。他站起身来,仔细看着这郑国的万里河山。琢磨一番后,他记下了几地方后,就挥挥手示意洪涛上前把舆图收起来。

    黄太医恭敬地拱手回话,“陛下,娘娘和公主的身子并无大碍。唯独,三皇子有些弱了,”听见提问后,他斟酌了一下,“……幼时只能配合五禽戏等,精心地调养……至于行文习武,等到过了十岁往上,勤奋坚持,就可与常人无异了……”

    太医的意思就是,三皇子在十岁之前,都要配合着养生身法,精心地养育。十岁过后,身子骨健壮了。行文习武都是可能的,习武就要勤奋坚持,要吃一点苦头了。但是,以后也是可以跟普通人一样的。

    庆和帝当时就嘱咐黄太医,不能把他答话的内容外传。就算是这样,三皇子体弱的消息,还是如烟如雾飘散各处了。毕竟,三皇子那特别小的身量,还是有别人看见的。只是,后面能不能调养好的这样一段,大家就不知道了。

    庆和帝又想了很久,就提笔划去了好几个地名,剩下的两个分别是高城和太原。

    光是这么说,大家可能不知道。

    要是提起江南的有为书院,那大家肯定是有印象的。有为书院就坐落在高城的高山之巅,那是郑国读书人心中的三大圣地之一。而太原呢,太原北面是悬崖峭壁,南面是西秋河的最湍急流域,往西去是漫天风沙的西疆,往东走是土地肥沃的郑国中心。若是发生西侵,太原是第一座兵家必争的关卡之地。

    庆和帝准备在两座城中,挑一座给孱弱的小儿子做封地。一来,以后贤妃母子也算是有依靠了。二来,现在分封了小儿子,以后魏国公府也不容易掺合到皇位的斗争当中。三来,以后无论哪个大儿子登基了,都不会容不下这个早早退出争斗的幼弟。

    —————————————————————

    京城的城门。

    “看,那边好像是来了一队人。”

    这是在城门东侧角楼上负责瞭望的士兵,发出的警示。霎时间,整个城门里外三重都进入了戒备状态。不一会儿,火把被高高地擎起,箭楼上的弓箭手已然待命。

    关驸马看着眼前巍然屹立的城门,心里一松,终于不负重托回到京城了。“嗖”地一声,一支弓箭有力地插入地面,距离他仅两步之遥,他刚刚呼出去的半口气就被惊得滞在胸口。“吁——”他连忙拽紧缰绳,稳住马匹。

    城门的第一重闸楼上,有士兵喊话,“来者何人?”

    关驸马稳住身形,从身后的包袱中取出一个令牌,然后从怀里摸出了一枚信印。他把二者高举过过头顶,高声答话,“吾乃楚国公嫡次子,明嘉公主的驸马都尉。”

    闸楼的士兵听见回话后,就放下了一篮子。

    关驸马就单匹马上前,把令牌和信印都放到篮子里面,方便守门的军士派人核查。他看着那个士兵飞快地提起篮子,收起令牌和心印,就交到一名士官的手里。他看着这里就收回目光,耐心地等待着核查。

    无论是哪里的城门,入夜关闭后都不会轻易地开启。那些不经核查、看见令牌就随意开启城门的士官,都是违法了军规法令的。随意开城门就通敌,恶首被判处斩首外还可能有灭族之祸。所以,每位守城门的士官好,士兵也好,他们对此都份外地谨慎,以免被钻了空子。

    不知道过了多久,两扇城门被缓缓地开启,仅留下一人一骑的通道。那位士官站在门边,向着关驸马抱拳一礼,然后把令牌和信印双手奉上。

    关驸马收起那两样后,同样抱拳回礼,便领着身后的护卫策马进城了。

    楚国公身上披着一件外衣,端坐在书房中,等待着嫡次子的到来。他正在闭目沉思,看来董家那边是有大事发生了,不然,次子就不会动用令牌和信印,要半夜进城。

    关驸马推开房门,低头迈步入内。他站在楚国公的身前,掀起骑装的下摆,向他行了一个大礼。这是子女远游后归家,面见父母时应有的礼仪。

    “孩子拜见父亲。”短短几个字,声音透出疲倦和沙哑。

    楚国公睁开眼睛,打量着跪在身前的儿子。只见他一身简单的骑装,头发上挂着点点的尘土,一身风尘仆仆完全无法掩饰。只是看他进门时神情坚毅,可见是经受了些许历练了。他在心里点点头,便示意儿子起来,父子二人说说话。

    “说罢,到底发生何事了?”楚国公一脸严肃,“竟要这般着急,需要夜开城门。”

    关驸马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匣子,这个匣子的外表无甚特别,看来是里面放了什么要紧的东西了。他双手递到楚国公的书案上,“父亲看过,就知道了。”

    楚国公闻言,便打开匣子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查看。看完后,他的挺直的后腰好像挺得更直了些,眼中疑有水光闪烁。他的胸中五味杂陈,不由地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此事为父知晓了,”把手里的物什叠好,放回匣子中,“为父将亲自在大朝会上,呈递给陛下的。”

    他看了看下首的儿子,挥挥手,“你回去你的院子中好生休息吧。”

    楚国公无眠,独自静坐在书房中,直至天明。

    ————————————————————

    虽然时至夜深,但是庆和帝的精神还是有些亢奋。无心睡眠之下,他迈向寝宫的步子,也换了一个方向,向着长泰宫走去了。

    见此劝不动的情况,洪涛心里是满满的无奈。他只好就赶紧安排御辇,希望皇帝看过姜贤妃和两位小殿下后,能够安生歇息。

    庆和帝看看摇篮里酣睡的两只,声音不由地压低,“爱妃?”他对上姜素敏睁开的眼睛,感觉很是惊讶。

    恰好,姜素敏刚刚醒来,用过了一点汤水后,还没有睡着。看见庆和帝这么晚还过来,她心里不知道是惊喜还是惊吓,“陛下,怎么这么晚了,还不歇息呢?”脸上带着笑意,语气却带着些许嗔怪。

    庆和帝看见她是醒着的,腹中的满肚子打算也找到人说了。他侧身坐在头,伸手小心地扶起姜素敏,让她斜靠在自己的怀中。他一手搂着胸前的一大团,一手掖了掖她身上的薄被。然后,他才把封地的想法说出来。

    庆和帝解释道:“能说服尚书令同意分封,定是很不容易的。能为阿建争得一块封地,已经是极限了。”说完,叹息一声,“朕的阿佳,就只能在她的封号和食邑上下功夫了。”

    皇帝也不是可以为所欲为的,下发的圣旨没有三位尚书令的点头,那也是无法执行的。圣旨都是一只两份的,一份加盖玉玺大印,给接旨的人家;另外一份加盖三位尚书令的官印,封存备案。这样,才是一份有效的、政令通行的旨意。据说,这是穆泰高祖为免后代皇帝做出什么颠覆河山的大事,特意定下的规矩——以臣权限制君权。

    通常情况下,尚书令一般都不会跟皇帝对着干。但是涉及原则问题的时候,他们就是阻拦皇帝行昏庸之事的主力了。比如,先帝当年企图以庶充嫡、废长立幼。无论先帝亲自手书了多少份圣旨,当时的尚书令就是硬扛着没有答应。最后,先帝的打算,也就那样不了了之了。

    如今,距离先帝成功削番才多少年,庆和帝居然想要重新分封。尚书令能够勉强同意分封一块封地,也是因为庆和帝权柄在握多年、君威甚重,而且没有触及什么原则大事(比如,立储)。

    姜素敏闻言,理解地点点头,“臣妾明白陛下的难处的。”

    她知道这中间可能的难处,但也不会为了彰显自己,而假装大方地说不要封地。第一,是因为好处到手才是自己的,没有理由把好处推出去。第二,这是父亲给自己的孩子的一片心意,她作为母亲又怎么可以代替孩子做决定呢。

    庆和帝拍拍姜素敏的手背,“朕选好了两个地方,高城和太原,爱妃喜欢哪个?”

    姜素敏在脑海中搜寻一遍,发现这两个地方都有些烫手。一个是读书人心中的圣地,一个是边关要塞。

    她握着庆和帝的大手,温婉地说:“臣妾都无所谓的,只要陛下决定就好。高城乃是千万读书人心中的圣城,不宜分封。如果陛下想阿建以后成为镇守边关的藩王,便封太原罢。”

    她偏了偏头,脸颊贴着庆和帝的胸口,声音都是诚恳,“不过,臣妾初为人母,只盼着两个孩儿健康、安定。他能一块普通的、富裕的封地,就足够了。”

    “朕明白了,朕自有决断。”庆和帝听明白她的意思,她在侧面表示,她没有染指皇位的意图,平安、安定就足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