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官僚 > 第一百三十九章 政治财富(下)

第一百三十九章 政治财富(下)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官僚 !

    中间休息时,不少领导与董教授打招呼,有的跟他很熟,开着轻松的玩笑,有几个地方领导则邀请他去自己所在的省、市讲学,或者担任当地的经济顾问。

    冯建初也抓紧时间跟董君辅打了招呼,称赞他课讲得好,还说川西虽然是西部地区,但同时也是最接近中部地区的,董教授提出的发展中部经济的思路,同样对川西有很大的启示,“都用得上”。

    董君辅笑道:“冯书记客气了。”

    冯建初道:“董教授还是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可是在我们川西诞生的,所以,川西的发展,还要请民建多多关注,多多支持。”

    “是的,是的,”董君辅道,“关注和支持川西的发展,是民建义不容辞的责任。这项工作,民建会有专门的安排。”

    冯建初还告诉董君辅:冯老爷子听说这次是你给政治局上课,特别高兴,还特意交待了,要将刚刚出版的回忆录送你一套。

    董君辅道:“谢谢,谢谢,冯老爷子身体还好?”

    “还好。”冯建初道,“董教授桃李满天下,可以多推荐一些人才来川西工作。”

    “好,谢谢冯书记。”

    冯建初道:“董教授,我听说,有个叫胡晨阳的也是你学生?”

    “对。”董君辅道:“冯书记也知道他?”

    “当然知道,胡晨阳是伍成铸的外孙女婿,按辈分,他要叫我一声二叔。”

    “哦,”董君辅装作是第一次听说。

    ……

    董君辅给政治局“上课”的新闻经媒体报道以后,胡晨阳从内心为老师高兴!这也表明。董君辅的经济观、发展观受到中央高层的重视。

    胡晨阳给董教授发了电子邮件表示祝贺,很快,董教授便给胡晨阳回了邮件,将自己的授课大纲发给了胡晨阳,同时,叮嘱胡晨阳:“这次,我提出重新认识中部发展问题。总的来说,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当然,这实际上也点出了西部大开发投入甚多,效果却不如预期。这一点你们要注意,不要轻易否定西部大开发。毕竟,从政治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正确的。我提出重新认识中部发展问题,可以说是一个战术性调整。西部大开发还是要坚持的,把中部发展问题解决好了,西部开发会进行得更顺当,更有成效。”

    董教授还提醒胡晨阳要多关注“川西现象”,他认为:川西是一个很特殊的省份,算是西部地区。同时又有相当一部分紧挨着中部地区,三峡工程又在川西,中央将巨额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了川西。必将刺激川西经济的大幅提升。总之,川西大有可为。

    董教授还特别提到了冯建初:“这次,冯书记特别找到我,让我多关注川西,还希望我推荐人才,他还特意提到你,似乎是希望我向你转达某种信息?”

    董教授还道:“晨阳,我还要感谢你,是你向我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北辰同志提出希望鄂省要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我将这个观点引伸了,扩大了,提出中部省份要成为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支点。我注意到了,北辰同志听到这里时,特别高兴。”

    看到这里,胡晨阳也很振奋,确实,政治家有政治家的战略思维,经济学家有经济学家的理性思维,如果能够相互影响,是最好的了。

    关于川西之事,胡晨阳答道:“川西现象,确实很引人注目,有些做法可以借鉴,但过犹不及。”

    胡晨阳的说法有些含混,但意思还是明确的:不想跟冯建初发生联系,更无意去川西工作。

    冯老爷子让老三冯建标将自己亲笔签名、题字的回忆录送到了伍家。

    由于事先得到通知,伍太行、伍延安夫妇都赶到家中,与伍家老太太一同接待冯家来人,乔光荣其实也在京城,但他借口出差在外,没有出席。

    老太太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地缓慢读出题字:“桃花潭水三千尺,怎及冯伍战友情。”

    老太太道:“谢谢,谢谢冯老爷子。”

    冯建标道:“老爷子还在书中说了,之所以将这本书的书名取名为《如烟往事难忘却》,也是为了怀念伍老爷子,这个书名,就是伍老爷子的诗句啊。”

    老太太道:“这个我知道,我还记得,那一年,是我们家老爷子八十大寿,那天,老爷子精神特别好,脑子也特别清醒,说昨晚做梦,梦见好多以前的战友了,写几句吧,他口授,我给他记,写到第三句,就是这一句了,‘如烟往事难忘却’,老爷子很激动,写不下去了,卡壳了,后来,还是冯老爷子来了,又给续上了,叫做‘唤来春风慰忠魂’。”

    “哎呀,”冯建标道,“老太太记性真好!”

    这天,冯家老三在伍家呆了很久,还留下吃了饭,大家也说到了很多事,包括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的一些趣事,后来,谈到冯建初在川西的作为,冯建标很有些自豪,道:“建初比过去更有魄力了!老百姓也很支持他。”

    伍太行附和道:“确实,建初现在势头很好。”

    伍延安却道:“我记得,我们家老爷子说过,冯伍两家第二代当中,最有政治天分的,还是三哥。”

    冯建标赶紧摆手:“哎,没我什么事。”

    其实,伍延安刚才这句话,还真是点到了冯建标的痒处,当然也是痛处。确实,如果他有机会从政,自信会比老二干得更好。可惜,没这个机会啊。

    后来,话题又转到了胡晨阳身上。

    冯建标道:“老爷子对晨阳评价很高,建初也说了,晨阳比正霖要强。”

    伍延安道:“也不能说晨阳比正霖强,各有所长吧。”

    冯建标道:“强就是强。再说,以我们两家的关系,晨阳进步快,我们也高兴。正平、正霖,还有二丫,他们是冯家的晚辈,也是伍家的晚辈;同样。青青、伍钢、伍信、伍诚,还有树军、晨阳他们,是伍家的晚辈,也是冯家的晚辈。”

    伍太行道:“建标说得好,我们这些人都差不多了,真心希望后辈们还能象老一辈那样,多来往啊。”

    这时的伍太行,已经退下来了,加上他妻子力主贴近冯家。所以,他对冯家的态度,比以前有了转变,明显有些讨好冯家的意思了。

    对老大的变化,伍延安也是心知肚明,但也没办法。冯家确实强势,这几年,主动贴近冯家的人。多了去了。

    不过,伍延安最佩服的人,是乔光荣,他听乔光荣的。

    乔光荣没有出席冯家的赠书活动,却很是认真地阅读了此书,看到书中的《后记》部分,乔光荣内心极为恼怒:冯家到了这个时候,也没忘了把冯伍两家拴在一起啊。

    恼怒归恼怒,也没什么好办法,总不能发个声明。说没有这回事。

    乔光荣给胡晨阳打了电话,要求胡晨阳去书店尽快找到冯老爷子的回忆录,还说:“这本书一定要好好读。要细读,读完了,我们再来交流一些看法。”

    这个时候的乔光荣,对胡晨阳已经是越来越满意了,语气上都客气了许多,用上了“交流”这个词。

    胡晨阳对乔光荣却依然是恭敬得很,道:“好,我一定细读。”

    买书的事,胡晨阳交待王均去办,王均一个电话打给新华书店,书店总经理亲自将书送过来了。

    胡晨阳拿到书后,熬夜把整本书都看完了,收获不小,感觉书中“干货”真是不少!

    比如,有一年,冯老爷子访问美国,参观波音公司,看到停机坪上只有二架飞机,正在交货。冯老问:这二贺飞机一交货,你们岂不是断货了?美方回答:我们是定单生产,卖出多少生产多少,避免积压资金。冯老当即道:“看看,这才是真正的计划经济啊,谁说资本主义就不讲计划?”此语博得一片掌声。

    胡晨阳觉得,此处确实应该有掌声,冯老爷子的发问,原本暴露了某种无知,但后来机智的转了个弯子,不但化解了尴尬,还提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很新颖的观点: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经济。这个确实是一种政治智慧。

    书中多次涉及党内高层,比如,老爷子写到,从50、60年代开始,就有些高级干部喜欢摸主席的脉博,主席喜欢什么,就反映什么。谁要是写文章、发言得到了主席的认可,马上就有人找他“取经”,连总理的秘书都干过这事。

    这段记述,真实的让人无语。

    还有:主席多次在不同场合说过,自己也会犯错误,“我是中央主席,都有我的份。”“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等等。但是,主席有错误,他自己讲可以,别人讲,就不大听得进去了。即便是“自我批评”,也是在中央会议上,而不会向全党、全国公开,主席的名言是:“历史上下罪已诏的皇帝,没有不下台的。”

    这也让胡晨阳有一个感觉:冯老爷子似乎对主席有怨气啊?

    这又让胡晨阳联想到冯家老二大唱革命歌曲了,冯家老二的表现,给人的印象,他是要重新高举大旗的意思啊?

    这是父子间的政见不同?“各唱各的调,各行各的道”?

    胡晨阳没时间多想,一下也想不清,只能存疑。

    几天后,乔光荣再次给胡晨阳打来电话,询问他有没看过冯老爷子写的回忆录?

    “粗看了一遍,还没来得及细读。”胡晨阳老老实实回答。

    “恩,有什么体会?”乔光荣问。

    胡晨阳道:“我感觉,冯老爷子对主席是有怨气的?虽然表面上他没有一句攻击主席的话,但他举的事例,给了我这种印象?”

    乔光荣道:“是这样的,他当然有怨气,主席当年掰着手指头点了几个人的名字,不能重用,他是其中一个。”

    “哦。”胡晨阳暗自惊异:原来如此。

    乔光荣又问:“还有什么体会?”

    胡晨阳道:“以前,老是觉得,建国以后,我们在经济发展中犯了很多错误,失去了发展机会,有些做法甚至很愚蠢。看了这本书,觉得当时也是不容易,毕竟,我们国家当时所处的环境就那样,底子太薄,外部封锁,天灾**一起来,但是,即使是在那样的条件下,我们党还是有一批懂经济的能人。”

    “对。”乔光荣道,“你说的这批能人,以总理为代表,当然,冯老爷子也算一个。有人会觉得奇怪,我们党的那些高层领导,以前都是打仗出身,建国以后,他们怎么那么快就成为了管理经济工作的能手?其实,有一个历史细节很重要,东北大部早在49年建国前就被我党掌控了,经济管理和发展模式也是得到了苏联专家指导的,我们党在东北已经取得了发展经验,也积累和准备了大批干部,所以,才会有后来的大批干部南下。”

    胡晨阳也是一点就通:“是这样。冯老爷子就在东北工作过。”

    乔光荣道:“还有一个东北王高麻子,那也是个懂经济的,而且,跟伍老爷子和冯老爷子交情都很深,不过,后来高麻子被打成反党集团。”

    “哦。”

    乔光荣道:“高麻子为什么会落得个反党集团的下场?其实就是政治野心害了他,他想登顶。有人说他想当国家二号人物、三号人物,这个都不对,到了那个级别上的人,二号、三号、四号,有多大差别?没有本质差别,最终目标还是一号位,是想登顶,这才是本质,高麻子的悲剧,也就在这里。”

    “明白了。”

    “冯家人有野心,这是我早就跟你说过的,第二代不行就第三代,现在,冯家人看清了,第三代更不行,还不如第二代,所以,冯老二风格大变,在我看来,基本上就是高麻子灵魂附体。”

    “明白了。”

    “冯老二想让你去川西工作?打死也不能去!”

    “明白了。”

    “他自以为他聪明,其实,早有人看透了他。”

    胡晨阳道:“我明白了。”

    ps:

    感谢wll2、速冻的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