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红楼之黛玉 > 第二百一十八回 元宵过后事纷纷

第二百一十八回 元宵过后事纷纷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红楼之黛玉 !

    特此感谢浅忆伊人颜的打赏鼓励,感谢龙族清风,文文1975的月票支持!谢谢

    ————————————————————————————

    贾赦带着邢夫人,春哥儿巧姐儿,还有娟姨娘跟琮哥儿走了,整个东大院便显得冷情寞落了不少。好在此时王熙凤正需清静休养,倒也不觉得如何。每日里平儿,安儿围着王熙凤打转,而贾琏则已经回到国子监继续读书。

    黛玉得知王熙凤怀孕后,不止一次的遣了孙嬷嬷或是唐嬷嬷前去探望。王熙凤倒是因此精神好了许多,可落红一直没止住。

    黄季云如今贵为大学士,太子太傅,实在是太忙,不说黛玉,便是贾琏也不好意思再去请他为王熙凤诊脉。好在淅淅沥沥半个月后,换了两位太医总算是将落红止住,胎像渐稳。

    薛蟠也在贾赦赴任走后,带着薛姨妈与薛宝钗向贾老太太与王夫人辞行,搬回了早已收拾妥当的薛府。虽说王夫人心中极为不喜,但贾老太太却很是高兴。假意挽留一二后,见薛家当真铁了心要离去,还命人拿了套她收藏中的头面送与薛宝钗。

    搬家后第三天,薛宝钗母女便在薛蟠的护送下,去了城外黛玉的庄子。对于他们的到来,黛玉很是惊讶,却不失礼数的在内院正堂接待了薛姨妈母女。

    至于薛蟠,自然是由林德带着,到村子里去转悠,如今黛玉这儿实在是不便于接待男客,好在如今的薛蟠也极为明事理,并未莽撞做出荒唐之事。

    薛宝钗对于黛玉的感官,其实极为复杂。这些日子与王熙凤交往,也算是知道了贾府大房能有如今的局面,多亏了黛玉从中帮衬。心中对于黛玉便更是羡慕、嫉妒以及佩服。

    黛玉倒是没有想那么多,毕竟前世里对于宝钗,她心中是极为惋惜的。但当年初见时,宝钗对于她的种种,也导致黛玉并不愿与之深交。故而接待时并不热情,却又不失礼数,让人挑不出毛病。在薛宝钗母女告辞时,黛玉还送出了一坛子百花酿。

    这百花酿和百果酿如今在京城已经出了名,可惜这都是黛玉领着丫鬟亲手酿造的,市面上便是千金也是得不到,薛蟠在外听说后,回家嘀咕过两次,薛宝钗心中也是极为好奇。不想今日黛玉竟以此为礼物,送给了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虽然薛家人都搬走了,王夫人好似少了份助力,可王夫人仍旧再次将贾府大权,握在了手心里。甚至很多时候看在贤德妃元春的份上,贾老太太也不愿与之冲突。

    王熙凤虽心有不甘,可贾赦一行临走前,带走了镇宅的三万两黄金。这事儿到目前为止,王夫人与贾老太太都还不知道,不知王夫人是如何命人清点的库房,竟也没有发现。幸而库房钥匙已经交给了王夫人,但王熙凤也不敢太过张扬。

    京城中一切都很是平静,各家各府在娘娘们省亲之后,比之往年更是添了一片喜气。但这份祥和喜悦的气氛,却在一份东南急报之后,被生生的打破了。

    正月十五,正是各宫娘娘归省之日,京城中便是家中没有娘娘的人家,也都热热闹闹的过着上元节,可这时候的东南海滨却迎来了一大群如狼似虎的倭寇,甚至在这些倭寇身后,发现了茜香国的影子。

    沿海两镇十七村,三千多人,无一活口,甚至可谓是鸡犬不留。镇守官兵不敌,一路溃败,也只得几人侥幸活了下来。

    皇帝看到这份急报时,顿时想起年前在黛玉庄子上的那番谈话,更想起黛玉弹奏的那首曲子,此时可不就是应了那句: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皇帝心中更觉愤怒不已,急忙传来如今的义亲王七王爷与大学士兼太子太傅黄季云共同商议。

    此时在京城勋贵豪门来看不过是小事一桩,而对于在京城生活的普通百姓而言,也不过是发生在很远千万里之外的一件惨案,仅仅只是增添了几分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但对于安南王府而言,却是难得的机会,东南西北四大异姓王,东平郡王是早早便上交了军权,做着依附皇家的富贵闲散人,西宁王与北静王也是不行了。如今只有他南安王府还手握兵权,却眼看着也岌岌可危,不由得南安王不顾老太妃劝阻上书请命。

    对于南安王的打算,皇帝自然看在眼中,却没有拒了南安王的请求,更是命他三日内领亲兵赶赴东南,收复失地。说到这里,皇帝原本快要吐出口的:驱逐倭寇,硬生生的改成了歼灭敌寇!

    南安郡王心中暗道:倭寇又不像土匪叛军那般,还要占地为王,人家搬空了物资,自然会撤出城镇。等自己赶到无论如何,那帮子倭寇也早已经跑得无影无踪,上哪儿歼灭去?至于收复失地?怕是等自己到了,直接带人进城便是。

    遂也没在意皇帝的语气与神情,喜滋滋的领命而去。也不等三日,第二日南安郡王便带着五百亲兵策马南下赶赴东南。

    皇帝对此心中更是冷笑不已,若不是看着大明宫那位的份儿上,皇帝又岂会留这些人到如今?此时东南事发,皇帝更是对黛玉当日所言深以为然。急招了义亲王与黄季云前来商议,如何令朝臣献银新建水师之事。

    第二天早朝,皇帝用低沉的声音述说了东南沿海发生的惨案,甚至义亲王带头表示捐款捐物,帮助东南沿海百姓重建家园,然而响应者寥寥无几。

    皇帝坐在高高的金銮殿上,看着下方黑压压沉默的朝臣,顿时气不打一处来,暗道:难道朕当真养了一群米虫不成?竟不如一小女孩儿想的深远!遂面色越发的难看。

    有朝臣见皇帝脸色难看,权衡一番利弊之后,跟随义亲王几千几百的意思了一下。不想这行为反倒是让皇帝勃然大怒!

    皇帝眯缝着眼,看着下面的朝臣,尽最大努力的用平缓的语气说道:“众卿拳拳爱民之心,朕替东南沿海那些无家可归,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百姓,感谢你们了!”

    朝上大臣个个都是人精,一听这话,自然又有些想要在皇帝面前表现的,例如那位淑惠妃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不想皇帝刚说完,不等这些人开口,便又骤然冷声道:“然!对某些穿着绫罗绸缎,吃着山珍海味,却拖欠着户部银子的……”

    皇帝说到这里,已经周身散发出阵阵寒气,逼得下面的朝臣,大气儿都不敢喘,低头垂首站在在下面。尤其是那些家中还拖欠着户部银子的人家,更是有极不好的预感。

    当然,贾府虽然还欠着几十万两银子,却因朝中无人,故而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好的。甚至在王夫人看来,自己已经是皇帝的丈母娘了,谁还能拿自己怎么样?

    却不知,皇帝冷笑道:“既然有能力大兴土木,想来也不差户部那些银子,责令三日内,归还欠银!至于其他那些个之前拖欠的,按照规矩在偿还的,则继续按照原样归还便好。”

    皇帝一席话,一时激起千层浪,下面的朝臣,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大大的松了一口气,除了几家出了娘娘,上元节还归宁省亲的以外,至少皇帝的要求并非赶尽杀绝。

    却在此时,淑惠妃的父亲再次唯恐天下不乱的站出来,要求为东南百姓捐款。对此皇帝自然是不会拒绝的。其他大臣,无论是否欠银,此时都争相相应,待散朝时,虽不及预想中的效果好,竟也募集了四十余万,当然淑惠妃的父亲便捐献了白银十万两。

    贾府虽然当晚便得到消息,然而除了贾琏,竟是无人放在心上。贾老太太也只是吩咐了王夫人两句,便不再理会。

    第二天王夫人得知淑惠妃娘家捐献了十万白银,心中却又立时起了波澜,若自己拿不出银子,元春在宫中岂不是要被那什么淑惠妃吴氏压上一头?王夫人对此顿时感到很是不满,却奈何薛姨妈一家已经搬走,自己手中也暂时没有那么多银钱。

    想来想去,王夫人便想到从王熙凤身上弄些银子,毕竟作为王家嫡女,嫁妆银子还是不少的。依王夫人看来,这拖欠的户部银子原本就该由大房来归还,而自己甚至已经替大房还了不少,很是仁至义尽了,剩下的就该大房来归还。

    贾赦虽然不在,可贾琏与王熙凤在啊!虽然王夫人也知道,贾琏两口子不可能拿出三十万两银子来,但若能凑出高于十万两的,王夫人也是极为满意。故而王夫人心中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都得让王熙凤拿出一笔银子来才是。

    而王熙凤完全没有想到,王夫人会为了归还欠银的事儿来找自己,毕竟之前贾琏回来说时,贾老太太与王夫人多少都有些不以为意。夫妻二人便想着,无论如何,若王夫人当真不理会,自己二人也得还上一部分户部欠银才是。

    之前王熙凤因为印子钱的事儿,和王夫人撕破过脸,虽然后来因为那个陈氏得以修复不少,但有的东西却是再也掩饰不了。

    当王夫人提出府中所欠银两两房各自一半儿时,王熙凤心中便冷笑不已,面上却是微微皱眉道:“爷就是个云骑尉,一年也不过几百两奉银,老爷的奉银,也都是交到了府中的。如今二婶让我们出一半儿……莫不是二婶想分家?”

    王夫人刚说一句,便被王熙凤噎的个半死,不想王熙凤竟是接着说道:“若是如此,还得请了老爷回来,禀明了老太太才成。如今二婶与我说此事,我却也是做不得主的。”

    王夫人终于是忍不住怒斥道:“我何时说过分家?莫不是你们大房早想着这一日了吧?”

    王夫人既然这样说,王熙凤自然不会落了她的圈套,遂笑道:“瞧二婶说的,长者在不分家的道理我们还是懂的。只是这事儿到底不是我一个妇道人家能做主的,莫不如等爷回来给老爷去了信,求了老爷回来商议?”

    王夫人听王熙凤如此说,皱起眉头沉吟了片刻道:“如今圣上下了明喻,三日内便要归还欠银,今日已是第二日,便是如今写信也是来不及。”

    说到这里王夫人顿了顿,才很是不甘心的接着道:“你也当过一段日子的家,很应该知道,修大观园府里的银子几乎被掏空了,如今却是拿不出那许多来。我想着咱们先凑上些去还了户部,想来咱们用心尽力了,圣上看在娘娘的份上,也不会太怪罪。”

    王熙凤听得心中冷笑不已,面上却做出一副沉吟的模样,最后很是为难的叫来平儿,吩咐道:“去将我的银匣拿过来。”

    王夫人听她如此吩咐平儿,心中惊疑道:难道这平儿在她房中竟似老太太屋里的鸳鸯不成?

    刚想到这儿,却听王熙凤很是疲惫的道:“老爷太太去任上也没多的银两,知道府中艰难,也不曾似二老爷赴任那般从公中支取,再者又是带着哥儿姐儿一道去的,我这点子嫁妆便都折算得差不多了。如今手里也没得多的。”

    正说着,平儿便捧着一只酸枝木匣子过来。王夫人见王熙凤从枕头底下,摸出把小钥匙将上面的锁打开,这才打消了心中的疑虑。如今看着王熙凤确实不像搪塞自己。

    谁知王熙凤竟中匣子拿出一摞银票,细细数过一遍,王夫人看得清楚,八千四百余两。可王熙凤想了想却只拿出了三千两交给自己,王夫人顿时怒道:“如今府中艰难,难道你还要藏私不成?”

    王熙凤见此顿时也没了好脸子,立时便将手中的银票重新锁回到匣子里,才冷冷地道:“说到底这是我嫁妆,便是欠了再多,原不该我来还。我跟爷还得过日子,光是爷的笔墨纸砚便是一大笔的开销。府里的例银是完全不够的,少不得要我贴补。”

    王熙凤说完看着王夫人道:“再者,我肚子里这个将来也是要花银子的。”

    王夫人心中恼怒,却又一时想不到反驳的话,最后只得悻悻然地道:“三千两就三千两吧!只得我在想法子凑了。”说着便欲拿了三千两银票离去。

    王夫人心道:有总比没有强,总有让你吐出来的一天!谁知王熙凤竟让平儿送来笔墨,亲手写下一张三千两的收条,非得让王夫人签了字才给银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