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重生大明当昏君 > 第十四章:动用魏忠贤

第十四章:动用魏忠贤

作者:发呆也挺好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重生大明当昏君 !

    孙传庭是个非常正统的文人,对这些看的非常重。

    这让孙传庭一路上都是患得患失。

    对孙传庭来说,如果自己一腔热血到时候错付了的话,那孙传庭估计能郁闷死。

    现在看到朱辰如此姿态。

    孙传庭的一颗心瞬间就放了下来。

    “孙爱卿,朕召你回京,是打算让你出任陕西总督,你以下如何?”

    原本的孙传庭一直是到了崇祯九年,才被赶鸭子上架,当了陕西巡抚。

    就算如此,孙传庭只用了短短一年,就稳住了陕西的局势,能力绝对是没的说。

    “陕西总督?”

    也怪不得孙传庭会疑惑。

    陕西现在只有巡抚,没有总督。

    总督一般是地方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或者有极其重要的使命。需要有人总揽军政大局,这才会由朝廷来任命。

    比如现在的辽东,比如宣府大同等边防要地。

    就连现在出现叛乱的贵州都没有设置总督,只有一个巡抚在率军平叛。

    现在陕西既没有发生叛乱,西北也没任何敌人存在。

    这忽然要设置总督,实在是有些古怪。

    孙传庭虽然能力出众,但是并没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此时的孙传庭自然无法知晓,十七年后,就是陕西的叛军攻陷了京城,逼得崇祯上吊自杀,结束了大明朝两百多年的统治。

    所以对待陕西,朱辰如何郑重其事都不为过。

    “孙爱卿可能还不知道,陕西那边局势已经是危如累卵。可能只需要一点动荡,整个陕西就会烽烟四起,造成的灾祸,到时候会远超贵州的奢崇明和安邦彦之乱,甚至会危及我大明的社稷安危。”

    朱辰这近乎预言式的话让孙传庭都有些呆住了。

    危及社稷安危,这断言实在是有些太严重了。

    大明自从建国以来,大小叛乱从来就没间断过。

    就算是土木堡之变,三大营将士全军覆没,皇帝被俘,大明都挺过来了。

    这陕西现在还是太平无事,怎么就会危及到大明的社稷这么严重?

    孙传庭是山西人,之前为官都是在河南一带。所以孙传庭对陕西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

    朱辰叹了口气。

    “孙爱卿是不是觉得朕有些危言耸听了?”

    孙传庭连忙拱手。

    “微臣不敢。”

    孙传庭不经意间的称呼改变,其实代表孙传庭已经打算挺身而出了。

    不管是不是朱辰小题大做,孙传庭都打算全力以赴,尽快解决陕西的问题,以报答朱辰的知遇之恩。

    孙传庭觉得自己已经足够郑重其事了。

    可是朱辰觉得自己还是要让孙传庭真正了解这责任的艰巨。

    “孙爱卿,陕西边军的军屯这些年被侵吞的所剩无几,又加上粮饷被拖欠。这要是碰上大灾。。。”

    “皇上,微臣知道了。有微臣在,一定不会让陕西有事。”

    看到朱辰如此忧心忡忡,孙传庭一时间也是有些动容。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此时孙传庭觉得自己就算竭尽所能,也要将陕西的祸乱消弭与无形。

    其实军屯被侵占的又何止是陕西。

    当年朱元璋在全国建立了大大小小的卫所,以此养活了三百万大军。

    可是如今卫所制早就糜烂到无法再维持的地步了。

    不但无法养兵,反而已经成为了毒瘤和累赘。

    卫所制肯定是要改革,但是这都是后话。

    朱辰也不想现在去节外生枝。

    这大明朝早已是病入膏肓,有问题的地方何止是卫所。

    千疮百孔,不过目前还是要解决最紧要的问题。

    朱辰朝着王承恩招了招手。

    王承恩连忙捧着一把剑走了出来。

    “孙爱卿,朕知道,陕西那边的事主要是军屯被侵占的问题,所以朕赐你这把尚方宝剑,助你清理军屯。上至皇亲国戚达官显贵,下至普通百姓士卒。若有人敢阻扰,孙爱卿可先斩后奏。”

    朱辰将尚方宝剑郑重其事的交到了孙传庭的手中。

    此时孙传庭才终于明白了朱辰是如何的重视此事。

    “谢皇上信重,微臣一定不会辜负吾皇的厚恩。”

    朱辰直接拉住了孙传庭的手。

    前面的话说再多那也都是虚的。

    可是朱辰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

    “皇上是还有什么交代的吗?”

    看到朱辰欲言又止,孙传庭一时间也是无比的好奇。

    “孙爱卿,陕西那边欠饷非常严重。但是朝廷现在也没多少钱粮。朕这边也只能给你拨付二十万两来解燃眉之急。”

    虽然二十万两远比历史上孙传庭那六万两多多了。

    不过朱辰也知道,这相比陕西那边的缺口,实在只是杯水车薪。

    更不要说陕西明年会出现百年不遇的大旱,那才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粮食,这才是解决目前问题的最关键的要素。

    可是不仅是陕西缺粮,其他地方也缺,辽东更缺。

    “孙爱卿,粮草,我会尽量想办法帮你筹措。不过最后能筹措到多少,朕也说不准。”

    “皇上放心,微臣到了陕西之后,会尽快组织人开荒。”

    孙传庭虽然说的是信誓旦旦,但是他自己心中也是没底。

    现在都已经到了九月,马上就要入冬。

    就算孙传庭明天启程,到时候也根本来不及今年的秋种。

    如果局面真的如朱辰说的那么凶险,也不知道到时候还来不来得及。

    “孙爱卿,在东南沿海一带传入了一种新的农作物,叫做番薯。这番薯不仅产量高,叶子和藤蔓还能当做饲料。最重要的是这番薯还耐旱,四季都可种植。而且不挑地,沟渠,山坡都可以种植,非常容易存活。。。”

    朱辰中意的农作物还有玉米和土豆。

    玉米虽然产量较低,但是生长周期短,而且极其耐旱,这是北方小麦收割之后很好的补充作物。

    至于土豆,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三大作物可是撑起所谓康乾盛世的神物。

    只不过现在土豆和玉米到底有没有传入大明,朱辰还不知道。

    至少朱辰问过的人都没听说过。

    朱辰已经传旨让各地官府留意,可是这都是后话。

    现在唯一能解燃眉之急的就是番薯,也就是红薯,或者也叫地瓜。

    因为红薯此时已经传入大明至少有十几年了。

    福建巡抚金学增早就在福建大规模推广种植,就连广东也有大规模种植。

    而且在大明官场还有一个种植红薯的专家,那就是徐光启。

    徐光启花费了三年功夫,在上海精心培育红薯,更是想办法将红薯移植到了天津一带。

    到时候孙传庭想要在陕西推广种植红薯,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可以去借鉴,也可以请徐光启去指导。

    “谢皇上指点,微臣出宫之后就去找徐大人请教。”

    徐光启此时也已奉旨回京。

    信王府的前任总管曹化淳就在南京,朱辰将曹化淳召回的同时,还传了一道旨意,让曹化淳顺道去了一趟上海,连同徐光启一起回京。

    朱辰没有着急见徐光启,主要是因为朱辰还没想好怎么去安排徐光启。

    徐光启是明朝末年顶尖的科学家。

    农业,数学,天文,火炮。。。

    这些领域徐光启都有涉猎。

    原本的历史中,徐光启被召回之后,崇祯让徐光启做了礼部尚书,负责修订历书。

    虽然这对徐光启也是人尽其用。

    可是朱辰总感觉有些浪费了。

    在古代,历书的编写非常重要,关系到老百姓的耕作和生活。

    可是如果国家都没了,人也被杀光了,那要这历书又有何用。

    徐光启最大的本事是在农业上,可是朱辰还想让徐光启将火炮的研制也担起来。

    实在是朱辰手里能用的人才太少了。

    另外一个全能科学家宋应星此时还在备战会试,现在对这些杂学估计都还没有开始涉猎。

    头疼啊。

    看来得要着手培养合适的人才了。

    朱辰之感觉此时所有的事情是千头万绪,颇有一种胡子眉毛一把抓的感觉。

    朱辰只能安慰自己。

    等到事情慢慢理顺了,应该就会好一点吧。

    对于钱谦益和孙传庭的任命,现在只是朱辰的口头承诺。

    就算朱辰是皇帝,也不能一言而决。

    基本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官员的任命,吏部和内阁是绕不过去的。

    吏部尚书王绍徽和内阁首辅黄立极倒是没有使绊子。

    可是让朱辰差点想要掀桌子的是,钱谦益的任命是通过了,孙传庭的任命却被吏部的给事中吴畅时给封还了。

    理由就是陕西如今太平无事,又不是边防重镇,已经有巡抚,没有理由再设置一个总督。

    这让朱辰勃然大怒。

    这吴畅时仗着自己官小,和魏忠贤牵扯不深,完全就是有恃无恐。

    也好,这样的小人物,正好让朱辰拿来祭旗,也让大明朝这些官员看看,和朱辰作对的下场。

    现在对朱辰来说,想要挽救大明这艘破船,那就得让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朱辰想要的来。

    扯皮和内斗那是要严格禁止的,朱辰实在没时间去浪费。

    吴畅时的行为自然不是他一个人的行为。

    这其实更像是文官集团对朱辰的一种试探。

    如果朱辰气急败坏去打吴畅时的板子,或者将吴畅时罢官。

    那就是文官集团和吴畅时的胜利。

    到时候吴畅时将会成为整个大明文官集团的英雄。迎接吴畅时的,将会是鲜花和掌声。

    大明官场有时候就是这么奇葩,有些官员将碰瓷皇帝当成了中大奖,而且乐此不疲。

    可是朱辰会中计吗?

    笑话,朱辰准备魏忠贤是干什么的,不就是这个时候拿来用的吗?

    所以在第二天下职之后,魏忠贤就悄悄带着两个人来到了吴畅时的家中。

    “九千岁?”

    看到魏忠贤的那一刻,吴畅时的腿就软了。

    当年没有投靠魏忠贤,不是因为吴畅时有多么硬气。而是吴畅时官职太小,巴结不上。

    可是这并不妨碍吴畅时对魏忠贤的畏惧。

    魏忠贤此时是面无表情。

    自从回到东厂的这段时间,魏忠贤是极度的憋屈。

    虽然东厂的番子四处出动,这朝中官员大大小小的黑料魏忠贤掌握了不少。

    可是按照朱辰的命令,魏忠贤就只能这么看着。

    人的心思有时候非常的奇怪。自己倒霉了,其实也希望别人和自己一样倒霉。不然就会生出怨怼之心。

    魏忠贤的权利去了一大半,家产更是基本都没了。

    所以魏忠贤心心念念的就是让这些文官和自己落得同一个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