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升维人生 > 第104章 前期考察

第104章 前期考察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升维人生 !

    下午,梁老板的副手已到达汾东,曹书记与张亮亲自去迎接,安排他住在县里最豪华的宾馆,待他稍事休息,设酒宴款待。

    梁老板的副手也很年轻,姓王,大家称呼他为王总。王总是生物学博士,对药材的特性非常了解,工作作风也很务实,第二天早上就让张亮带他去实地考察。

    因为是同龄人,加之王总知道张亮救过梁老板,因此俩人相谈甚欢。张亮带着王总,先乘车到达后山地区,下车后,俩人步行考察后山的荒地。天气渐冷,草木已落叶,遍地的野连翘枝在风中摇曳,崖壁上的酸枣枝上偶然还挂有一两颗红酸枣,柴胡的叶子早已脱落,已找不到踪影。

    王总不愧是生物学博士,他对这些药材的生长特性很是了解,他说:“这儿的环境缺水,山坡上其他的物种难以生存,连翘与酸枣耐旱,因此分布较广,这儿最大的优点是自然环境没有被破环,产品绿色无污染,药效良好。”

    张亮补充道,“可惜没有形成规模,很少有人开发,因此这些资源,白白浪费了,如果贵公司能够开发这些产品,当地的老百姓也会跟着你们受益。”

    王总回过头看向张亮,他被这些话语打动了,他走了不少地方,许多官员大谈什么双方合作互利共赢,很少有人从当地的老百姓角度去考虑问题。他问张亮,“你们这儿,像这样的适合种植连翘、酸枣的土地面积有多少?”“目前有五千多亩,如果有需要,可以扩大到一万亩的规模。”张亮回答。

    王总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样的环境适合连翘、酸枣生长,但产量低,面积小了形不成规模效应,不能进行进一步的产业延伸,至少一万亩才能算作初步的规模,如果还能扩大些面积更好。”“这不是问题,这里大多是旱地,百姓靠天吃饭,粮食产量低,还不稳定,好多人都出去打工,有些地都撂荒了,做些思想工作由粮食生产改种为收益高的药材,估计大伙都愿意。”

    王总补充说:“药材基地初期管理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我们这里基本都是野生的药材,需要经过人工嫁接育苗,才能大规模的种植推广。”张亮听了很高兴,“我们这儿最不缺劳动力,许多人还愁找不下活。”两人一拍即合。

    张亮陪王总走遍了后山的沟沟洼洼,对这儿的野生药材物种进行了初步的了解,王总很满意,他讲,“药材基地的品种最好是从当地的野生品种中选择培育,这样更适合当地的环境,存活率更高,效益会更好,你们这儿的野生连翘与酸枣品种很丰富,足以支撑育苗所用。”

    俩人考察完毕回到城里,王总约张亮陪他准备考察报告。王总非常专业,从张亮这里得到详细的不同地段的土地面积,以及山地、荒地、可以转化的土地等详细数据。他把自己观察到的连翘、酸枣的品种罗列出来,作为育种的选择品种。同时依据张亮提供的劳动力数量,对整个汾东的中药材基地进行了一个大致的评估,形成了一份调研报告,连夜传真给梁老板。

    王总对张亮赞扬有加,他说:“到过好多地方考察,地方官员的特长是酒量好,官话利索,但具体的材料数据,社情民意却一问三不知,像他这样的领导的确不多见。”张亮也对王总的专业知识与办事效率表示佩服,两人惺惺相惜,相见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