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使团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朱元璋是我爹,穿越大明啃老! !

    而后就掏出许多草稿纸:“喏,你们先看。”

    “先生,难道这便是您的著作?”

    解缙见到那些稿纸,立马非常兴奋的问道。

    自从刚才朱波同意收他当弟子以后,他总还觉得自己好似做梦一般,现在朱波居然立马掏出自己的东西给他们看,想来便已经开始教学了。

    大儒果然是大儒,做起事来如此麻利。

    “啊?当然不是的。”

    朱波略微尴尬地咳嗽说:“此乃……为师自己写的一篇小说。”

    “哦。”

    解缙有点不解的抓抓头,莫非先生如此痴迷于话本?

    “你们自己先看着,若是看完以后你们再来见我啊。”

    朱波说着,又想了想,认为自己应该有必要给这两个孩子画饼。

    因此一本正经地嘱咐道:

    “别轻视小说,这若是真的写的好,也可以包罗万象,也能传于后世。你们要谨记,学问在于精通,而非某一种固定的内容,小说里一样可以蕴含着笔者一生体悟。”

    “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便是如此。”

    说完,就见杨士奇默默地重复了他说的那两句话,两眼放光道:“先生所言极是,弟子受教了!”

    先生不愧是先生啊。

    不过就么简单两句话,便表明了许多深意,叫杨士奇有胆子深奥莫测地体会。

    他非常崇敬得看了一眼朱波说。

    “先生所言实为至理,弟子敬佩。”

    解缙同样两眼放光地说。

    他方才那句话已经包含了太多的道理,先前其实自己还对话本小说这些不入流的东西有点偏见,认为那终归只是小道。

    但是此时听见朱波一番话后,他才感到是他过于肤浅了。

    “其实也只是一些浅显的道理罢了,你们自己多加体悟。”

    朱波装模作样的颔首。

    还是曹前辈的话有用,立马就把这两小朋友给镇住了。

    “你们去念书吧,我要到外边忙其他的事,等我忙完再回来和你们细说这小说的事情。”

    话毕朱波自己就出去了。

    之后几天,朱波一直都在忙碌高炉的事,等到他闲下来之后就和杨士奇还有解缙他们讲说红楼梦。

    日子也就这么过去了。

    此时。

    纳哈出同样带上察合台的使团进入了应天府的地界。

    不过他们从草原而来,尤其是由于他们是来做贸易的,所以队伍里还赶了将近千只牛羊,一路上实在是膻味熏天。

    引得周围的大明百姓厌恶非常,看他们都是斜眼而视。

    “这群汉人实在是该死。”

    而纳哈身旁的大汉感遭受这样的蔑视眼神之后不禁咬牙说。

    他同样是一名将领,曾经也见过北元是怎样被灭的。

    当初对于他来说,汉人一文不值而已。

    现在察觉到周围的眼神,他心中震怒非常。

    当初他能轻易虐杀的家伙,现在居然如此看待自己,他如何不生气?

    如果放到当初,他绝对已经拔出刀在选杀谁了,但是此时……

    他确实是不敢,所以只好强迫自己忍耐。

    “扎台,你也该忍忍你的性子,此时大明也并非随便可以惹的。”

    纳哈出平静得说,但是他的眼神仍然很是阴郁,也足以显现出他现在的情绪,看上去也不是他话里那么淡定。

    其实他对这样的状况,同样是相当不悦的。

    可是他们没有方法……

    “如今此处是姓朱的天下,他这个人不简单,我们要敛迹,既然是代表使团来的,就不可以落人口实。”

    纳哈出无奈的说。

    “是。”

    扎台表情阴郁,咬着牙回答道。

    而现在,一队穿的是亲军衣物的人走了过来,随着就看见一位穿着三品官服之人缓步走了过来。

    他平静地看着这些远道而来,全身已经风尘仆仆的纳哈出他们,眼神里带有高傲的神色,漠然道:“本官是大明礼部道同,诸位先去驿馆小住,清去风尘,我再带诸位见陛下。”

    没错,此人便是道同。

    朱亮祖的事情过去后他升官来了上京,现任职礼部左侍郎。

    但是现在,纳哈出表情一暗说:

    “来的是左侍郎?咱们乃察合台特使,难道你们大明便只派个左侍郎前来,难道这便是你们对待远客的方式?”

    根据礼制,他现在的职位绝对要和徐达一个等级了。

    来欢迎的人也不说一定要来国公,那起码也需来个礼部尚书才是。

    此时地方竟只派出小小的侍郎便想应付。

    明显是看不起他们察合台!

    但是现在道同却冷声说:“如果招待的是兄弟之邦,即使国家再小咱们一样是以礼相待,但是你们察合台的人只是些只会杀人的蛮子罢了,竟然也敢和我议论礼制。本官今天可以来已然是大明体恤,你们不知道谢恩也就罢了,居然还这么挑剔?”

    从这番话也可以看出他对于察合台跟纳哈出他们相当鄙视。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主要是这时期的汉人对这群鞑子都是这样的心态,是血海深仇。

    并且他们两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交战,现在自然也无需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