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重生之文豪企业家 > 第三十四章 畅销

第三十四章 畅销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重生之文豪企业家 !

    “许师傅”方便面,小精灵干脆面,小熊猫干脆面,在北方现在是已经打出名气来了。

    凭借着良好的口碑,虽然在京城,津海两地受本地企业的限制,没有大卖。但是在内蒙,北河,东山,西山等地,三种方便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攻城掠地那种。

    畅销,什么叫做畅销呢?在“许师傅”请明星,代言产品,并且拍摄广告投入到电视台之后。“许师傅”系列产品在北方那是一炮而红,整个北方但凡有“许师傅”方便面的商店,顾客光顾率都是平时的三四倍以上。平均每家店每天至少卖出去30包“许师傅”方便面。

    PC县的“许师傅”食品厂,已经足足有十几天没有停过了。工厂工人都是超负荷生产,但就是这样,“许师傅”方便面在北方还是供小于求,毕竟现在火车线上的销量也已经上来了。

    虽然火车线上的方便面,干脆面的销量基本上没有,但是新型的桶装方便面,却是火的塌糊涂。很多人在火车上把桶装方便面,直接当饭吃了,能卖的不好么?

    但是这种情况下,自然平昌“许师傅”食品厂的产能就渐渐的跟不上了。毕竟现在的销量就像是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且还是快速发展的那种。

    而且从许阳后世收到的消息来看,国内对方便面的需求还远远没有达到峰值。现在这些还只是一道小小的开胃菜而已。

    所以,许阳加快了对湖阳分厂的建设,现有资金全部投入到分厂建设中去,甚至直接联系湖阳县政府把当地的唯二两个食品厂给收购了。然后直接通过火车送了四条全套生产线过去,想要先把那两个食品厂改造成方便面的生产线,专门用来生产桶装方便面,专门供给铁路系统。

    郎有情妾有意,再加上现在物价水平不高,还有众多闲置人员。所以吴迪生他们在湖阳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就建成了一个占地三百亩的现代化方便面产业园。

    同时,许阳还安排许天良和PC县政府商量企业扩张的事情。

    “许师傅”虽然落户平昌不久,但是“许师傅”造成的影响和销售奇迹,PC县政府的官员是全都看在眼里的。况且“许师傅”里面还有党支部,再加上陈兴道影响。

    只能说,任何年代的官员都是最有眼力价的,“许师傅”在平昌的发展,县政府那是大力支持的。

    要地?给,没问题。

    要人?给,完全小意思。

    要钱?给…………这不行。

    这可是个大问题,政府可以给你解决很多问题,但是钱这块,政府是真没有。我们还要靠你挣钱,盘活经济呢。

    不过呢,掌握方便面这样的赚钱利器的“许师傅”,目前还真是啥都可以缺,就是不缺钱。

    就这样,在85年的下半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许师傅”成为了华夏最畅销也是最赚钱的产品之一,更是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

    到新世纪后,内地的85版“水浒卡”,“三国卡”,原装方便面都成为不错的收藏品,大到上百万,小到几十块,“许师傅”创造了一个方便面行业的奇迹。

    同方便面一样畅销的还有许阳以“尊皇”做笔名,陆陆续续出版的一些书籍,从“诛仙”到“昆仑”再到“英雄志”,也都成为了1985年的时代印记。

    据后世统计,1985年这些书籍在亚洲的销量就达到了两百万本的恐怖数据,而其中比较特殊的签名本,首版等,在后世价格也都达到了几千到几万不等。

    1985年,对于许阳来说是畅销的一年,是开始的一年,也就是在这一年之后,许阳这个名字一路闪耀的站上了世界之巅。

    限制型时空交易系统,也按时在每个月发挥着他的作用。现在许阳手里就囤积着两套印刷设备,不出意外的话,许阳是要借用这两套设备建设自己的出版社的。

    毕竟,他以后的作品量可能多到超乎人的想象,如果一直只是给别人打工,那也太亏了吧。金庸先生可以靠着武侠小说,办起一个“明报”来,没道理拥有庞大资源库的他支撑不了一个出版社啊。

    在努力搞方便面的同时,许阳也在想办法筹备自己得出版社。但是,出版发行这样的行业目前国家仍旧是处于管控阶段。私人想要进入这样的行业困难不是一点半点的。

    所以,许阳还是把主意打在了香江,那边私人从商基本上做啥都是可以的。而且香江97年是一定要回归的,再加上现在的香江对东南亚,东亚地区的影响力还是蛮大的。

    到时候不管是提前进入内地,和其他出版社,报社合作,借鸡生蛋;还是到时间之后再进入内地。只要自己做的不是那么差,那到时候自己手上未必不能有一家国际性的传媒集团。

    既然选择了做一个富人,那么自己手上就必须要有做富人的倚仗,不然自己越富越危险。君不见,小到山村小民,大到国家集团,都是对富人有想法的么。

    李半城,王首富,俄罗斯寡头,纵横天下的犹太人,都是前车之鉴。许阳可不敢变成任人宰割的肥猪,也不想体验一把胡润杀猪榜的待遇。

    所以,必要的保护措施还是要的,无论是现在劳动密集型以人为盾,还是将来用报纸,出版社,知名度,影响力来给自己打造一个龟壳,这些都是许阳必须要去做的。

    不然,就是枪打出头鸟,你再有钱,也只会成为某些人眼里的肥肉,随时都会被吃掉。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1985年就过去了,1986年带着冬雪降临。接下来的两个月,许阳一直在处理好京城和香江的事务之后,好不容易都安排妥当之后。

    许阳和许天良还得踏上了回乡的路程,顺带还要去视察一下湖阳分厂,这个时候已经建设好了。

    二叔因为工作原因,只让许阳带了些东西回去,并没有回乡下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