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灾厄来途 > 第十二章 真相,新的开始

第十二章 真相,新的开始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灾厄来途 !

    “爱卿的话朕已经明了,还请爱卿速速退去,我与三省的诸位自会得出结论。”

    皇帝正说着话,周围的公公已经取来了剪刀,他们二话不多说,直接就将户部尚书抓着的裳角一端剪落一大片。

    “烦请皇上三思!”

    “爱卿先行退去,朕自会决断。”

    由吏部侍郎带领的衙军队伍冲入了朝中,他们已经知道户部那帮人的危险,提早准备了一张绣着“忠君爱国”四个字的大布,直接将户部尚书从朝堂上裹住,拖了就走。

    “快,快将此人带走,拘禁起来。还有他手下的医官,全部拘禁。”吏部尚书气急败坏的喊道。

    这些人,全部接触了瘟病,必须全部隔绝起来。

    看到户部尚书被带走,吏部尚书大人立刻上奏:“陛下,此人定是已经感染,如钱岭之类,病深入脑,才能做出如此荒唐事,情势已危,还请陛下立刻宣谕立刻移朝。”

    “朕已说了,将交由三省讨论。”

    三省是辅助皇帝的内朝部门,由大学生和各部选出的心腹官吏组成,在当前这段时间里,户部礼部这方的人数比例要大于刑部和吏部。

    “陛下!”

    “不要为难朕。”

    “诶……”

    退朝后,事情很快交由由大学士和重臣组成的三省讨论,第二天得出了结果。

    结果的方案是折中,具体就是,因为时间节点特殊,所以帝室可以随内侍府避走,而朝廷大臣则因为是朝政的根本,所以需要稳定朝纲,因此全部在中都不动,公事照常,同时,为了防止皇帝出走的消息被人谬传或吸引刺客,皇帝的迁移都在夜晚隐秘进行。

    吏部和刑部尚书等数位重臣在次日朝前被秘密宣听,不由得捶胸顿足,回到家即交代家人继续秘密准备行李盘缠,一旦有事,便自己动手,全家离开中都。

    是人就怕瘟病,活的时间越长,就越是害怕死亡,位极人臣的人更甚。

    接下来,内侍府开始安排皇帝的撤离。

    因为曾经与钱岭和户部尚书同处一室,以防万一,皇帝独自在宫中两日,确认无事后出行。

    出城当夜,皇帝选择了通济门,此处夜出的官车甚多,可以混入其中,不被察觉。

    是夜,天空星辰飘离,北斗如坠,出行车多,却口如衔枚,喑喑无声。

    皇帝不禁有些惆怅。

    他提起笔来,在车中写了一封信。

    致皇兄:

    自古皇帝,或出游,或亲征,或移驾游幸,群臣公室皆跟随,此乃枝干聚拢,帝王操弦控箭之道。而朕今日避瘟,隐蔽而出,独自领数人出城,甚是孤单,失情寄信于皇兄。

    朝中群臣分裂,老臣虽熟于政事,可皆有私心,青年之臣义气当先,虽有心系天下者,却不持重,难用甚也……

    此次离宫,是为避瘟,瘟由使者开始,其后……(事件经过)

    ……

    使者所去,皇兄所在之东郡,其往皆向穿天山,可朕闻此山周围有四县,今无一报有瘟,私以为,此或为山林瘴气之流,不入城池,使者穿山时得,皇兄在东郡山中修行,切记避让瘴气,万分小心。

    此瘟应本林间偏僻怪异之属,今朝夕间入中都,直进大内,半日夺魂,一夕失命,朕深感恐惧矣,亦担忧留于宫内之人……

    此事尚唯数人知,不愿引得恐慌,深望此事正如户部尚书所言,是乃无瘟无恙,若是如此,朕尚能宽心。

    ……

    皇帝完笔,正准备将信交给随行的中官公公,突觉得,既然是隐秘出宫,或许不应该把自己出宫的消息透露,便划去了第一段描述出行的部分,让公公重抄后送交驿站寄走。

    两日后,一条一尺长的白鲤鱼逆流游入宫中河池,从鱼腹中吐出一份回信。

    此时的中都,除了几位重臣和内侍府上层的南府中官,其余人一概不知皇帝已离开宫殿的事实。

    这封信被管理水池的中官转交到内侍府南府,然后收在了箱内,因为是给皇帝的回信,在皇帝回宫前无人敢动。

    这份一直未被打开的信,其中的内容是这样的:

    陛下万安。

    小民入山中修行,脱离尘世忧扰已经数十年了,近日也遇上了惑事,和陛下所遇太像。日前,小民一名叫李道也的徒弟,替我前去穿云山樵采,樵采间听到山夫有说,他们村里已经前后失踪数十人,李徒惊异,便随着樵夫回村,村里有一位幸存者,当时同行数人,只有他一人回来,李徒想询问情况,结果全是错乱言语,问不出个所以然,山人摇头都说,今天这人脑袋已经死了,而且按照他们所知,这个可怜人明天必亡。

    李徒也很疑惑,他调理樵采之药,试于病人,结果全无药效。是夜,村中忌讳疾病,不纳病人入屋,正巧村内刚杀了一猪,李徒竟异想天开,将病人缝在猪腹之中保暖,次日病人即自己从腹中爬出,站在村口,这人竟然未死!虽智力癫疯,还好性命已保住,病也不再恶化了。

    之后,李徒和山民前去存猪的地方,猪已然成了一尊石猪。

    李徒回来后,便将此时告诉小民,小民怪之,正欲入信陛下,以警来此的使节,结果便得了陛下笔书,天下巧合,莫过于此。

    ……

    虽然不明白原因是为何,但陛下的信让小民感到京城的一丝危机,之后小民会派李道也与几位师弟运送石猪去前去中都,希望此猪可以治愈疾病,若不能,京城的预明司也可以凭借此猪研究,以安朝野之心。

    小民的徒弟李道也,其乃天余之资,不靠星盘大阵,就能够驾驭灵气,是属天下独一无二之人,定能安全越过穿天山,将石猪送达。

    道也自小随我修炼,从未下山,只怕他不谙人事,招惹是非,又自负之人,恐言语泄露,引发恐慌,我已告诫,入城只需自报姓名,说明去向,恳请通融即可,其他一律不准多言。陛下到时可派使臣接引,若是不便明面接引,也可与各门守私下交代放行,李徒自会至宫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

    寻真道人,物华五十九年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