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三国:华夏名将突然降临 !
桥蕤乃当初跟随袁术一起从京城逃到南阳的虎贲军中的将领,颇受袁术信赖。
“张角不过是淮南的一郎中,只懂得治病救人,哪里会带兵打仗,治理州郡?如果不是天下大乱,哪里能让他带领信徒起兵造反?桥蕤乃我麾下大将,镇守慎县,张角敢来汝南,必被桥蕤所擒。”袁术志得意满的说道。
“袁公,张角等人自然不必在意,但是他麾下大将韩信传闻乃当年淮阴侯的后裔,深通兵法,不可不防啊!”寇恂劝谏道。
“哼,董卓麾下的白起天下扬名后,自称是当年武安君的后裔,现在这个韩信又自称是淮阴侯的后裔,其他人的事情我不敢确定,但是这个韩信绝不可能是当年淮阴侯的后裔,他只是想倚仗先贤的名声吓唬不明真相的普通人罢了。
在我袁公路眼中,不过是漏洞百出而已。因为当年淮阴侯被吕后夷灭了三族,以吕后的狠辣,不可能手下留情,留下祸患的。”袁术非常满意自己的分析,沾沾自喜的说道。
“这…………”寇恂一时语塞,还待再说,再次被袁术打断道:“如今北有董卓虎视眈眈,南有刘表鲸吞蛇噬,寇将军乃我麾下极重要的人才,还须为我阻挡董卓的南下,以及刘景升的北上,怎能去慎县防守张角那帮无能之人,乃大材小用也!”
寇恂深知袁术麾下只有自己和耿弇善于统军,一旦其中一人离开,另外一人也只能去抵挡其中一方势力的进攻,到时候还是会防不胜防。
可惜袁术因为和袁绍对这一代袁家掌门之争,已经闹得不可开交,完全无法劝得动。
只要和袁绍交好的势力,袁术都要和对方干上,如果不是有梁国和沛国相隔,袁术甚至可能都要和兖州的曹孟德开战。
寇恂轻叹一声,不再言语。
始终关心颍川局势的阎象说道:“颍川郡太守盖勋背疮日益严重,我们买通了为其治疗的郎中,据说对方最多还有半年寿命,我们需要早做准备。”
袁术大笑道:“很好,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盖元固已经与我们达成协议,只要他去世,我们可以前往阳翟县接管颍川郡,条件不过是为大汉除掉董卓这个乱臣贼子而已。”
…………
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十月十二。
东郡,濮阳县。
历史上的黄河水患大多数都是发生在东郡,而濮阳县更是首当其冲。
公元前132年,武帝时期,黄河在濮阳瓠子决口,滚滚东去的洪水淹没了大量民宅良田。
武帝派遣汲黯等人前去治水,却被田蚡从中作梗而没有执行成功。
结果濮阳一带,尽成泽国,饥民蜂起,民怨沸腾。
最严重的一次水患发生在汉成帝时期,公元前29年,一场大雨持续下了半个多月,东郡濮阳县附近的金堤再次决口。
奔流的黄河水如恶龙出世般倾泻而下,淹没的土地,损毁的房屋,被洪水冲散的家禽不计其数,数十万百姓无家可归。
此时的枣祗已经来到东郡濮阳县北边的金堤十余日。
勘测完各处的地理位置后,召集人手开始修筑防洪堤,组织人员不间断的观测黄河水位。
大量的民夫开始来到黄河岸边,在枣祗的组织下,开始挖掘新的水道,将黄河水引入到其他的地方。
枣祗以及曹操为首的兖州官员绝不想历史的悲剧重演。
百姓也知道黄河水的泛滥关系到自己的生存问题,哪怕是兖州刺史曹操在当地征调了大量的徭役,大家也格外的卖力,并没有其他的怨言。
…………
广阳郡,蓟县。
由于公孙瓒近期在河间郡剿匪,赵俨返回时只能与枣轼绕道从渤海郡沿着海岸线北上。
到达渔阳郡的泉州县后向西北抵达蓟县,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两天。
虽然没有招揽到枣祗,还是让刘辩感到有些失望。不过,在赵俨解释下,其族弟的能力不亚于枣祗后,刘辩才稍稍安下心来。
随后刘辩召见了枣轼。
连枣祗都没有见过刘辩,很少出村的枣轼自然也不知道刘辩的真实身份。
刘辩将幽州近期涌入了大规模的人口,造成的困境,以及一些农业问题向枣轼仔细说明了。
枣轼很快的就解决了困扰刘辩多日的问题,还有几个问题表示必须亲自查看幽州各郡县的土地,才能找到解决方法。
刘辩大喜之下,任命枣轼为屯田都尉,由大司农卢植全权负责对方的需求。
处理完此事后,刘辩才来得及喝上一口茶水,就听到府外闹哄哄的,还大多是女子的声音。
刘辩正要询问护卫到底发生了何事,立刻看到刘和急匆匆的前来拜访,身后还跟着同样风尘仆仆的岳飞。
“外面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如此多的女子在州牧府外吵闹?”刘辩疑惑的向两人问道。
刘和行了一礼后,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道:“启禀史侯,我不是一直负责教师和护士的招聘吗?没想到百姓的热情如此之高,前来应聘的教师倒不怎么多,反而前来应聘的护士人数简直络绎不绝。
我们招满人后,就关闭了招聘的地点,没想到这些百姓都追到州牧府外了。这些人中,一部分是不符合要求落选的,还有一部分是得到消息较晚或是离蓟县较远,来得晚了,没有赶上。”
“教师和护士各招聘了多少人?”刘辩若有所思的问道。
“教师五十一人,离我们的百人目标还差四十九人,护士三百人已经招齐了!”刘和如实的说道。
“差距这么大吗?”刘辩双眉紧皱的问道。
岳飞见状,急忙上前说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个时代大部分读书人都是士族与豪门出身,在差一点的也是寒门子弟,普通百姓基本不可能读上书。
而大多数读书人都是想进入官场,博取功名,壮大整个家族,没几个人愿意当一位教书先生。
我们招收的教师中,大部分都是家道中落,又无人举荐进入官场的落魄寒门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