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盛唐不夜天 !
好在这一次并没有掐起来,郑玘这份奏折其实还是引起大家重视了的,至于任御史……大家当他是跳梁小丑,也就闲着没啥事儿的周王愿意搭理他了。李显上了个折子嘲讽了一下任御史,这次也没在长篇大论了。
不过哪怕是这样,也让李治有点头疼,他表示……他家七儿子似乎点亮了什么不该点亮的技能。
帝后两个人商议了一下决定要敲打一下这个儿子,于是李显大战御史台并且单刷成功之后,还没等他的得意两天就被拎到了蓬莱宫训话。
在去蓬莱宫的时候李显根本没有意识到今天会被收拾,说实话他现在已经不拿进宫去见爹娘当回事儿了,读过历史书会觉得李治太窝囊,武后太凶残,但是真正相处下来你就会知道,其实有的时候历史把人妖魔化的太严重了。
李治其实很精明,只是作为圣人唯一的缺点就是心软,却不过会在不该心软的时候心软,而武后……她也没那么疯魔,不会动不动就杀人,如果真的要杀,那么只可能是这个人对她不满或者威胁到了她,别的都好说。
而对于儿子,武后时不时的会把在外面的儿子叫进宫里一起吃个饭联络一下家庭感情什么的——当然李显觉得这多少有点做给李治看的意思,李治才是那个最希望家庭团结的人。
今天他本来以为又要进宫吃大餐,结果到了那里之后发现除了武后,就再没有别人了,而武后的表情……虽然看上去跟平时没什么区别,但是李显敏锐的察觉到了她身周的气压不太对。
默默的把警戒级别开到最高之后,李显跑过去对着他便宜妈卖萌,一开始李显或许还不好意思,但是时间长了偶尔卖卖萌总能让便宜妈对自己印象好一点之后,李显就把节操给扔了。
对于这一点,李弘其实有点不齿的——那么大的男孩子都快能娶妻了还对着母亲撒娇,这弟弟实在是太没有男子气概了。
李弘表现的轻蔑从来没有掩饰过,当然大概也是因为李显的地位还不足以让他重视到掩饰自己的情绪。李显很能感觉到李弘对他的各种不满和看法,对于这个……李显表示毫无压力,节操什么的,丢就丢了吧,总比丢命强。
结果今天……卖萌也不管用了,武后淡淡的看着最近越来越贴心的三儿子说道:“最近你写了不少折子啊。”
李显眨眨眼歪头说道:“哦,那些折子啊……那什么,都是那帮御史嘴太缺德了,没影儿的事儿都乱说,儿子气不过就……”
李显一边解释一边纳闷,怎么突然又提起这茬了?难道爹娘不满意了?可是如果真的不满意的话难道不是应该一开始就禁止他写折子?现在事情都差不多尘埃落定了,任御史被他喷的体无完肤不敢轻易蹦跶了再来找谈话是几个意思?
武后微笑着看着他:“那你觉得自己做的很对了?”
李显果断闭嘴低头不说话,用肢体语言告诉亲妈他知道错了,虽然他也不知道哪里错了。
“那么你告诉我,任御史参郑清澄跟你有什么关系?”
怎么没关系,他是我男……咳,老师啊。
仿佛知道李显内心所想一样,武后继续说道:“他曾做过你的王傅不错,可你也没必要把自己跟他绑在一起!他终究是大唐的臣子!他被参了自己都还没有辩驳,你堂堂亲王之尊为了一个臣子去对峙御史台?你想什么?”
是啦,这才是武后找李显谈话的原因啊,说实话武后在皇家混了这么多年了,从一开始的窝在后宫,到现在的能够参政,她看到过很多臣子替皇子出头掐架的,还真是第一次看到皇子亲王出头帮臣子掐架的!居然还掐赢了!
#活久见#
李显……李显继续装鹌鹑,他也知道这么干不太合适啦,但是他家老师虽然偶尔鬼畜了一点,但是总体上来讲还是个清高文人啊,跟那些不要脸的御史掐架太吃亏啦!(吃亏的郑玘:……)
武后看着李显老老实实的样子,心里也是略复杂的,她……她还真没看到过有几个能掐赢御史的,为什么?因为那群御史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啊,人家都是组团来刷你的好吧?结果这次他们就被灭团了。
武后跟自己的俩儿子一样,心里也默默的而给李显打了个标签:下次御史再喷她干政,她就放儿子!要不怎么说是亲母子呢。
恩,李治和武后之所以能够放任李显这么跟御史掐架,其实吧……还是武后拦住了李治,她觉得这个儿子需要被教育一下,日子过得太顺当了就需要打击一下,只能说这是真亲妈。结果他们没想到,他们儿子给御史上了一课:别仗着牙尖嘴利就随便参人,下次准备好论点论据再写议论文,要不然周王分分钟教你们重新做人。
李显本来以为武后会好好教育他一下,结果武后从头到尾就是说了那么几句,也没罚他就把他赶回家吃自己了,弄的李显心里还有点小不安——这么轻描淡写就放过他了?
不然呢?武后只是觉得自己儿子的做法不太对,哪怕你让自己的门人去出头呢?比你火急火燎的窜出来自己撸袖子上强啊,要不是李显在民间的名声还不错,郑玘为人也很正派,只怕这个时候已经出现多个版本的周王和郑少常伯不得不说的故事了==!
只不过武后没有说的太明白,有的时候政治博弈也是看天赋的,什么都说太明白了,那李显只能成为一个代打的,而不能自己独立,还是让儿子自己去领悟吧。
更何况武后现在也很忙,这一场仗她也十分关心,当然关心的重点在于……怎么更多的安□□自己人?
李治这么多年来压制着她,军权什么的她从来都沾不上边,她手下也没什么能人可以安排,现在武后就在思量着培养谁去!
是的,郑玘的折子之所以被重视了就是因为大家正在商量怎么打过去。
被打了就咽下这口气继续歌舞升平的过年,大家当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这可不是大唐的风格好嘛?至少不是唐初时期这群凶残货的风格,其实之前三省中枢就已经在讨论这个问题了,打,是肯定要打的,问题就在于怎么打。
打仗不是儿戏,不是跟打群架一样约好一个地方两边带好人到了那里就互殴,他们要研究很多东西,现在最重要的是……派谁领兵!
突厥人是不敢用了,当然也不是所有的突厥人都对大唐不忠,只是突厥人中最出色的李瑾行现在正在跟新罗死磕,同样高侃也在征讨新罗,这两员大将就不能出马了。
而现在大唐能够领兵的将领并不少,只是能够独当一面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因为有之前的败仗经历,这一次不仅要赢,还要赢得漂亮,这样的话,能够领兵的将领就屈指可数了。
商量了许久,上面才决定下来,这次让英国公李绩领兵征讨突厥叛军以及延陀部落!
李显在听到这个决定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了,英国公李绩……他很会打仗是没错,但是他老人家今年已经七十六了啊,这大冷天的你让老人家去带兵打仗,这是虐待吧?哪怕李绩身体再英朗也没用啊。
可是上面已经决定了,据说李绩也接旨了,可以说这件事儿也就这么定下来了,接下来就是备战,粮草辎重,从哪里调兵,一系列忙碌,这个时候也没人去理会御史台那边了。
当然台院那边也不是这么没眼色的,任御史倒是还想蹦跶,但是被他的同事们给拦住了——大唐要打仗了,大家都在忙活这件事儿,大过年的出这种事情本来大家就不高兴,你还来找事儿,最近御史台的同僚挨了多少白眼啊,您还是消停一点吧。
任御史虽然不甘心,却也只能偃旗息鼓了,转而开始盯着干活的人——我看你们谁敢做手脚。
等什么都准备好了,大军要开拔的时候传来了一个坏消息——十二月三日,英国公李绩……逝世!
这一下子把所有人都打了个措手不及,这眼看就要出征了啊,前两天英国公还活蹦乱跳,好吧,快八十岁的老人说活蹦乱跳也不太可能,但是看上去很健朗啊,怎么这两天……就死了呢?
事实上,李绩虽然看上去硬朗,但毕竟也是在战场上打滚一辈子的人了,身上打伤小伤陈年暗伤不知道多少,平时不闹毛病的时候看起来还好,一旦闹起来就很难过,最近李绩还要操心出征问题,结果就……
这个消息传来的时候,无论是朝上还是军中气氛都瞬间低迷了,李显突然想起了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现在还没出师呢,主帅死了,对大唐上下都是个打击。
这个时候姜恪站出来了,奏请领兵出征,姜恪的奏请大家都不意外,在李绩去世之后,朝上能够跟李绩的战绩勉强一比的也就姜恪了,实际上姜恪的资历比李绩差远了,他虽然也是一员名将却比不上李绩的赫赫战功。
现在大唐面临着一个很尴尬的境地——人才断层,文臣还好,武将就非常难得了,在那批开国将领一个个的逝世,小一辈的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真的是太让人发愁了。
朝廷的决议是姜恪为丰州行军大总管,以伐突厥。
因为之前已经做好了各项准备,虽然让李绩出征也不是让他一个人拿主意的,姜恪也跟着出谋划策喝酒,所以姜恪的接替也不算太猝不及防,基本上就是姜恪的奏请一被准许,很快就领兵出征了。
在出征的时候,太子李弘代替李治为大军送行——李治倒是很想自己来,但是他的身体实在是支撑不住,所以只能让太子和诸亲王率百官相送。
说实话,大冬天的李显看着那些士兵们他都觉得特别冷,唐朝没有棉花只有木棉,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李显总觉得木棉一点也不暖和,当然啦,他这个身份地位的也不用木棉填充做的衣服,他都穿貂裘的。
可是士兵们……他有点发愁,寒冬腊月越是往北走越冷,万一大家经受不住怎么办?
结果他的担心还真担心对了,打仗这种事情高层和平民百姓或许只是看最后的一个结果,所谓的战损有的时候也就是一堆数字而已。
在行军的过程中,虽然朝廷已经以就近的原则在北方调兵,可还是有很多士兵在中途寒冻而死,李显看到之后心里也叹了口气,穿越什么的……其实有的时候也挺痛苦的,因为你可能明明已经预见到了某些事情,但是根本无法改变。
就拿军备来说吧,李显知道棉花好啊,知道怎么样保暖啊,但是……他做不到啊,一个是棉花如今还在遥远的印度和阿拉伯那边,是啦,旃达钵的婆罗国是地处后世印度境内,但是婆罗国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地方,李显也询问过那里有什么作物,但是都没有听到有棉花这东西。
大唐境内没有棉花但是有木棉,可是木棉纤维粗保暖性不如棉花,也不如棉花柔软,更何况……朝廷缺钱啊,士兵用的武器衣服都要发下去,这一度让财政吃紧。
大军走了之后,因为通讯不方便,大家只能望眼欲穿的盼着消息,只不过过了几天之后,李显发现其实……很多人的生活已经回到了轨道之上了。
沛王李贤奉命去李绩葬礼上致奠,而解决了出征问题之后,对于李绩的一系列的追赠也下来了。
李治为了表示他对李绩逝世的悲痛,一连辍朝七日,同时赠李绩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堪称是死后哀荣了。
而李绩的功绩也配得上李治这样做,当然最主要的是李绩一直都是站在李治这一边的,当初哪怕那么多人反对立武氏为后,李绩也坚定的拥护李治的主意,他的态度也影响了很多人。
不过就李显看来……他总觉得李绩这是在变相的报复唐太宗李世民——谁让李世民老糊涂的曾经压着李绩那么多年呢?
李绩的葬礼过后,朝堂上的气氛就渐渐的归于平淡了,姜恪的消息依旧在传来,虽然没有太好的消息但是也没有坏消息,而这个时候……大家也都开始准备过年了。
唐朝的年在李显看来十分有年味,他记得后世的时候除了大年三十晚上放炮的时候让他有一种这是过年的感觉意外,其他时间哪里都冷冷清清的一点都没有过年的热闹劲儿。
而现在……别说皇宫里了,就他的王府都很热闹。是啦,王府主人就他一个没错,但是整个王府的运转需要很多人的啊,不说那些伺候的下人,就是有编制的就一堆。李显看着他们忙活着准备年货,前一阵子因为打仗而稍微抑郁焦躁的心都慢慢平静了下来。
第一次在唐朝过年李显是看什么都新鲜,只不过宫里不需要他帮忙,府里……他的那些下属略能干,也不用他插手,最后他思来想去直接手一挥,就给自己的小班底发了超厚的红包,整个王府就更喜庆了。
大年三十那一天,李显……没在家里吃饭,饺子什么的就更别说了,他要入宫领宴,是的,跟后世过年那一天所有部门放假让大家一家团圆不同,在这个时代这一天挺有象征意义的,新年帝后是要赐宴的。
皇帝在前朝宴请朝臣,皇后在后面宴请外命妇,作为一个未成年但是参与到政事中的亲王,李显是必须要出席的,别说他了,就连他的弟弟刚刚八岁的李旦都被弄过来一起参加新年大宴了。
李旦是个长得很漂亮的小正太,虽然对这个弟弟李显不太感冒——李显总觉得在历史上中宗是个失败者,他这个疑似可能会倒霉的失败者对上胜利者的时候,总会觉得各种别扭。
再加上李旦还小,跟他也没啥共同语言,而且还在宫里住着见面甚至还不如他和李贤见面时间多,感情自然也不那么深厚。
但是没办法,李显是个颜控,在看到被打扮得漂漂亮亮出现在新年大宴上的李旦的时候,他就忍不住把弟弟带在身边多加照顾了——没办法,他家爹和哥哥们都太忙了,爹忙着跟文武百官敬酒,哥哥们也忙着跟各自党羽联络感情,也就他没啥事儿干。
李旦倒是挺亲近李显的,虽然说八岁还很小,但是在这个时代八岁已经算是个小大人了,皇室子弟就更不要说,所以李旦远不是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单纯。
李旦现在介于孩子和少年之间,对于人的情绪变化正是敏感的时候,他很轻松的就发现他家七兄是真的担心他照顾他,于是一双眼睛就笑的更开心了。
李显……李显更加扛不住了,照看李旦就更加细心,时不时的让宫人上热汤,说实话能够参加新年大宴说出去是很荣耀的一件事情,当然这是对文武百官而言,但是在李显看来……这事儿实在是太折磨人了。
所有的菜品都是大锅菜,味道就……别提了,最主要的是尚宫局司膳距离被赐宴的麟德殿还是有一定距离的,这大冷天的,菜端到这里来的时候已经不是很热了,再加上还要祝酒以及和别人偶尔交谈一下,等吃的时候基本都凉了。
更坑爹的是……这年月用的油都是动物油,新年大宴的菜品还是荤菜为主,这一冷……油都凝住了,那口感简直了……
李显自己没多吃也没敢让李旦多吃——怕小孩子吃这么油腻不好,而且还是冷的,于是就吩咐多上热汤,想了想让宫人也悄悄的给沛王也上一份热汤——圣人和太子两个是没人敢怠慢的,当然沛王也没人敢怠慢,不过李贤带过来的侍从不多,恐怕就没那么细心。
然后就是……郑玘,他怎么可能忘了郑玘,在朝堂站队的时候还不明显,但是等领宴的时候他发现他跟郑玘就隔得特别远了,无奈之下他只能让身边的承保关注一下郑玘——前些日子他才被参过,李显生怕自家老师被欺负。
实际上……郑玘在哪里都能混的如鱼得水好吗?前一阵子弹劾事件闹的沸沸扬扬他一点事儿都没有,固然可以说是御史没有证据,但也从另外一个方面显示出郑玘本人的水平啊,他要没点本事,圣人会这么护着他?
好不容易将新年大宴混过去之后,李显依依不舍的把李旦送到了武后那里,本来还想看看萝莉妹妹的,结果妹妹这会睡着了,他只能回王府了。
实际上,这个时候王府的新年宴才刚刚开始,时间还不算晚,大家放放烟花爆竹,然后跟下属吃顿饭,这一晚上就差不多了。
不过最让李显大开眼界的是唐朝的爆竹,那可是真爆竹啊,把竹子扔进火里听响←_←
这个东西虽然比不上炮仗过瘾,但是安全系数倒是高了很多,李显手欠的扔了好多竹子进去听响听的特别开心。
而与此同时,郑玘家里的年夜饭就不是那么热闹了。这一年郑玘过的……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当然这是他本人想的,在别人看来他也挺倒霉的,一年里死了两个未婚妻,虽然第一个是意外第二个是命不好,但不管怎么说都挺引人同情的。
郑娘也着急啊,郑玘过了年就十七了,年纪不小了改成亲了,可是一连两个准儿媳都……所以过年出门交际的时候,她就特别注意看哪家的女孩子能娶来当儿媳——家世什么的也不用太挑了,差不多就行了,反正郑玘本人也没想着高攀。
结果过年的时候有一小世家的女孩子在绣楼里给长辈做手工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走了水,被烧死了,然后就传出了流言说那个女孩子是郑娘相中想要娶来做儿媳妇的,结果……然后郑玘克妻的名头也就传开了。
郑娘:……我就是多看了她两眼啊,家世差不多的女孩子她都很关注啊,她没想这么快就给儿子定下来啊。
郑玘这次是真躺着都中枪。只是哪怕是假的说的人多了之后也就变成了真的,而自这之后凡是郑娘出席的宴会未嫁女几乎都从她面前绝迹了——哪怕再不心疼女儿也不能把女儿扔进火坑啊。
于是,前前周王傅现太子詹事兼司列少常伯兼鸿胪寺少卿郑玘郑清澄就以尚未弱冠的年纪在长安城成了个婚姻困难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