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大清巨鳄 !
进的会客厅,礼让落座之后,威妥玛委婉的道:“贵我两国作为东西方两大帝国,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教育等领域一直保持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此次在南非爆发的战争完全是一场误会。
贵国与德兰士瓦签订安全保障条约并未公开声明,如果我国早知道这一情况,也不会贸然向德兰士瓦宣战,殿下应该清楚的知道,我国素来极为重视在贵国的利益。”
这是典型的睁着眼睛说瞎话,英吉利向德兰士瓦宣战,借口就是英吉利采金的公民在德兰士瓦金矿区被杀,英国人能不知道是被谁杀的?
易知足心里暗自冷笑,却也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他很清楚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真是意图,但有些事大家心知肚明就成,真要拿到桌面上来讲,等于是撕破了脸面。
而大清目前还真不能与英吉利撕破脸,毕竟英吉利还是大清对外最大贸易国,而且这些年来英吉利在华的投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大清这些年来铁路建设飞快发展,至少有三成的资金是从英吉利筹集的。
略微沉吟,他才不紧不慢的道:“我国历来也十分注重与贵国的关系,即便是贵国攻占了我国在南非最重要的港口马普托,我国也未公然宣战.......。”
“我国女王陛下不希望因为德兰士瓦影响两国的关系,更不希望南非的战争不断扩大规模。”威妥玛缓声道:“南非战争扩大规模,对于贵我两国来说都是极不明智之举,因此,我国希望通过谈判来协商解决南非事宜。”
“战争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易知足颌首道:“我国也赞成协商解决南非事宜。”说着,他看了一眼赵烈文,后者会意,连忙将拟好的草约文本递了过来。
易知足缓缓将文本推了过去,“这是我国草拟的和谈条约,阁下请过目。”
连和谈的条约都拟好了?威妥玛心里暗道不妙,果然,略微翻看了一下,他神情就变的凝重起来,对方开出的条件就是用狮子大开口也不足以形容。
一,马普托毁于战火,英吉利赔三千万英镑用于马普托重建。
二,比勒陀利亚损毁严重,赔偿一千万英镑修缮。
三,割让德班港。
四,金伯利本是属于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将金伯利归还给两国。
五,重新明确划定大清、德兰士瓦、奥兰治和英国在南非殖民地的界线。
六,作为弥补大清在南非战争中的损失,英国人退出波斯湾。
放下文本,威妥玛脸色有些难看的道:“殿下这是不打算结束南非的战争!”
瞥了他一眼,易知足语气淡淡的道:“南非战争持续下去的后果,我想贵国应该十分明白,我国并不想将贵国彻底的驱逐出南非,但并不代表我国没有这个实力。”
威妥玛一阵默然,陆战海战皆败,而且短期内根本打不赢清国,鱼雷的威力实在伤亡太大了,铁甲舰主力战舰尚且只需一枚鱼雷就能击沉,更何况普通商船?战争持续下去,大英帝国确实有可能会被彻底的驱逐才南非,这绝对不是恐吓。
半晌,他才开口道:“这些条件,完全不是我能做主的,先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然后在开普敦展开谈判,殿下意下如何?”
“可以。”易知足笑道:“打了再谈,谈了再打,或者是边谈边打,都可以。”
见他同意先停战,威妥玛不由的长松了口气,只要肯同意先停战就好说,至于清国漫天要价,大可以慢慢的讨价还价,南非的战争真要打下去,对大英帝国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目送威妥玛离开的背影,赵烈文才轻笑道:“咱们若是强硬到底,英国人只怕也得捏着鼻子认下这些条件,南非战争英国人绝对没有勇气再打下去。”
“犯不着。”易知足缓缓摇了摇头,“我们要的只是波斯湾,其他的都可以让步。与英国人的梁子没有必要结的太深,接下来,这世界应该会太平些日子,咱们与英国还有几十年的蜜月期。”
顿了顿,他接着道:“给马普托去电,着行之暂留马普托,稍后去开普敦与清国人谈判。给比勒陀利亚去电,尽快恢复金矿的开采,铁路修建也要加快进度。”
说着,他转身踱回了书房,南非海陆两战可以说彻底奠定了大清世界军事强国的地位,至少在二三十年内这一地位不会被动摇,换句话说,德兰士瓦的金矿大清至少可以安心的开采二三十年,对于国内来说,则将迎来又一个黄金发展时期。
一路回到领事馆,威妥玛一直在琢磨清国为什么对波斯湾那么感兴趣?清国又不是沙俄,缺乏出海口,海岸线漫长,岛屿众多的清国有着众多的港口,为什么西北扩张要打到波斯湾,如今又提出要他们退出波斯湾,很明显,清国这是要独占整个波斯湾!
是为了消除英国对中亚的威胁,削弱英国对波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影响?还是意图与沙俄联手瓜分中东这两大帝国,从而对整个欧洲形成威胁?
在他看来,六个条件中,这最后一条——看似最不起眼的一条才是最为重要的一条,国内最不可能同意的也应该就是这一条。
对于南非谈判事宜,易知足完全丢给了易正行,只提出一个要求,必须让英国人退出波斯湾,其他的则让其自行做主,这次让易正行随舰队前往南非,目的就是历练,为其积累政治资本,他自然是放手让其折腾,反正以元奇现在的实力,即便出了乱子也兜得住。
腾出手来,易知足开始关注世界各工业强国的金融证券市场以及经济情况,并非每一次经济危机他都记得住,但1872、1873年的这次经济危机他却是有印象,因为这次经济危机有个显著的特点,不仅范围广而且持续时间长,寻常的经济危机不过一两或者是两三年,但这次的经济危机却持续了七八年时间,是第一次持续时间如此长的经济危机。
他之所以格外关注这次经济危机不仅是因为机遇,而是担心大清这次也难以置身事外,大清自发展工业以来,经历了三次大的经济危机——1847年至1850年,1857年至1858年,1867年至1868年的三次经济危机。
1847年的经济危机,大清还不具备爆发经济危机的资格,后两次经济危机爆发时,大清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尽管也遭受到一定的冲击,但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但如今的大清工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而且这次经济危机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大清同样可能遭遇很大的冲击,他必须未雨绸缪,在各国还没爆发经济危机之前预做安排。
在他看来,这次经济危机对于大清而言,既是危机,也有可能是最为重要的一次机遇,因为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促成大批中小企业破产,加速先进技术的开发和采用,这无疑是难得的推广普及电力和内燃机的机会。
一辆装潢漂亮的四轮马车缓缓的在长乐书屋院子门外停下,身着中山装,精神抖擞的胡光墉快步走进院子,这段时间,他可谓是喜事连连,孔建安年事已高,原本去年年底就要退休的,因为战事未定,所以拖延了几个月。
南非海陆大捷,英国人被逼和谈的消息传来之后,孔建安退休养老,由他接任元奇总行行长——大掌柜,而元奇银行声誉也是更上层楼,大小事宜都十分顺手,他心情自然分外舒畅。
通禀后步入书房,一眼扫见易知足、赵烈文两人正在谈话,他连忙拱手见礼,易知足十分随和的笑道:“雪岩无须多礼,坐。”待其落座,他接着问道:“这些日子纸钞的推广可还顺利?”
“回大掌柜,十分顺利。”胡光墉微笑道:“白银回笼速度很快,粗步统计,已回流五亿元之多。”
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易知足点了点头,道:“如果增发三、四亿元纸钞,可有风险?”
增发三、四亿元纸钞?胡雪岩不由一愣,挤兑风潮刚过去不久,如今正是大力退行纸钞的时候,这节骨眼上增发三、四亿元纸钞,一旦走漏风声,必然会再度引发挤兑风潮,略微沉吟,他才试探着道:“可是又有新的变故?”
易知足缓声道:“根据西洋各国反馈的情况来看,早则今年,迟则明年西洋会爆发一轮大规模的经济危机,这一次的经济危机,可能会对我国造成极大的冲击。”
听的这话,胡光墉更为不解,一脸疑惑的道:“既是爆发经济危机,自当紧缩银根,以免造成大规模的坏账死账.......。”
“雪岩是从银行的角度考虑,但我不能只考虑银行,得从整个大清的角度来考虑。”易知足不急不缓的道:“经济危机危害之大,无须赘言,为着大清自身的经济和工业发展,为重元奇自身的利益考虑,我们都必须尽量避免发生经济危机或者是最大限度的减轻经济危机的程度,再则,我国工业起步晚,要想赶超西洋各国,就必须把握利用好每一次经济危机。”
胡雪岩迟疑着道:“增发纸钞能避免、缓解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导致生产过剩的原因则是市场缺乏购买力,市场缺乏购买力的原因是什么?是百姓手中没钱,没有购买欲望。”易知足耐心的解说道:“增发纸钞,增发放贷,就是让老百姓手里有钱,从而刺激市场的购买力,进而缓解生产过剩的情况,达到避免爆发经济危机的目的,这叫拉动内需。”
胡雪岩有些疑惑的道:“如此容易就能缓解和避免经济危机,西洋各国为何还会频频爆发经济危机?”
听的这话,赵烈文笑道:“西洋各国可没人能象大掌柜这样将经济危机研究的如此透彻,再说了,即便是知道这法子,西洋各国朝廷哪有元奇如此大的能力和魄力?”
这倒也是,西洋各国朝廷哪有元奇这般雄厚的财力,即便是有,也未必有魄力如此做,胡雪岩沉吟了下才道:“如此大额的纸钞放出去,会否引发一些不良后果,诸如物价上扬......,再则,纸钞放出去容易,要收回来怕是不易。”
“收回来干嘛?”易知足笑道:“德兰士瓦金矿一年上百吨的黄金产出,要填补这窟窿还不容易?至于说引发物价上涨,这是在所难免的,不过,两害相权取其轻,物价上涨之害远轻于经济危机之害。”
顿了顿,他接着道:“增发放贷主要针对基础建设工程,架桥修路,兴修农田水利,一部分由朝廷引导,一部分由元奇来引导。”
犹豫了下,胡光墉才道:“目前各省在建的铁路工程已然不少.......。”
“架桥修路并非只指铁路,公路也可以。”易知足缓声道:“先将公路修起来,也更利于推广普及汽车,即便现在用不上,十年八年之后,再不济二三十年后也能用得上,当务之急是要通过基础建设工程将钱撒出去,让百姓手里有钱,刺激消费。”
胡光墉点了点头,不再多问,西洋各国爆发经济危机的情况他是亲眼见过的,银行工厂大量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市场萧条,经济倒退,危害之大,超乎想象,若是能够通过大量的基础建设工程避免经济危机的爆发,自然十分划算。
呷了口茶,易知足接着道:“通知海外分行,尽快撤回所有在金融市场的资金,停止放贷,回收资金,剪裁人员,压缩网点,这一波经济危机规模不会小,延续的时间也可能会有别于以前的数次经济危机,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听的这番话,胡光墉意识到这次的经济危机可能比1867年的那场经济危机更严重,当即便颌首道:“属下马上安排下去。”
易知足补充了一句,“主意保密,不要大张旗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