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盛唐崛起 > 第三百四十四章 行路难(上)

第三百四十四章 行路难(上)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盛唐崛起 !

    “怎地十九哥不知道青之的职事吗?”

    杨执一一脸愕然的表情,显然有些吃惊。

    杨承烈摇头道:“自五月初一我抵达这里后,就少与外界联络,又怎知道青之的情况?”

    “这孩子也真是,这么大的事情,怎么也不告诉你。”

    杨执一道:“不过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清楚,只知道他是随中散大夫狄光远前往苏州。前段时间,苏州那边传来消息,长洲县令被人毒杀,案牍卷宗被大半损毁。青之既然是司刑寺评事,想必是随同中散大夫前去查看,了解那边的案情。”

    真是这么简单?

    杨承烈做出恍然之色,不过内心却不太平静。

    长洲县令被毒杀?这的确不是一个小案子,可是也用不着让杨守文去吧。司刑寺八大评事,六大司直,那用得着让一个轮得到杨守文前去?要知道,不管杨守文在文坛上人气有多高,但在司刑寺却是个菜鸟。让他前去无非两种可能,一个是这案子很简单,不需要资深评事前去;另一个就是这案子和杨守文有关联。

    难道说……

    杨承5,烈在电光火石间,就想到了元文都秘藏的事情。

    那元文都密室是杨守文发现,他也见过元文都的笔记,所以被武则天派去苏州?

    若是如此,倒也能解释的通了。

    “清风。”

    想到这里,杨承烈忙高声呼唤。

    清风就在不远处候着,听到杨承烈的喊叫声,连忙快步跑过来。

    “去找杨从义,问他一下,最近神都可以书信送来?”

    “是。”

    杨执一见此情况。就明白杨承烈的确是不知道这件事情。

    难道说自己猜错了?亦或者说是杨再思猜错了?杨承烈在朝中并无任何关系,他是依靠杨守文的名声才得到重用?据说杨守文和东宫有婚约,难道是太子举荐?

    杨执一今天来找杨承烈,可是抱有目的。

    他如今的情况很尴尬,随时都可能遭到张易之兄弟的打压和报复。而家中给予他的支持越来越少,也让他感到了紧张。也正是这个原因。他才来找到了杨承烈。

    “卅七郎,这件事我确实不太清楚,若非你说,恐怕我都不知道兕子已经不在神都。

    我现在有些乱,就不再留你。

    若真如你所说的那样,圣人要我出任洛州司马,我一定会想办法帮你。但现在……”

    “十九哥不必管我,先弄清楚青之的情况再说,我先告辞了。”

    杨执一见状。立刻起身告辞。

    杨承烈把他送到青牛宫前院,目送杨执一离去之后,眉头紧蹙一团。

    这时候,从青牛宫的大殿里走出一个黄冠道人,他来到了杨承烈的身后,轻声道:“文宣,出了什么事?”

    这道人,就是青牛宫的住持。同时也是明珪的族叔。

    要知道平原明家可是大族,不是那种小门小户的人家。家族的成员虽然比不得那些名门贵胄。但同样也有不少族人。这青牛宫的住持,也是明家特意安排。

    杨承烈轻声道:“明叔,刚才杨执一说,青之去苏州了?”

    “怎么?”

    “我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所以有些担心。”

    “担心什么?”

    “如今局势如此复杂,我担心青之……”

    道人闻听。忍不住笑了。

    “怎地,你对青之没有信心?”

    “这个……”

    “你忘了,他去年单人独骑闯荡塞北,又从塞北南下荥阳。之后到神都,更凭他自己的能力站稳了脚跟。文宣。休要小看你的这个孩儿,他可不是那莽撞之人。

    没有通知你,说明他心中已有计较。

    而且,你不可能总关照着他,他日后的成就,绝非你可以相比,你只管放心吧。”

    道人的劝慰,让杨承烈总算是心里舒服了一些。

    但要说放心,终究不是那么容易。

    “对了,你为何不把你和圣人的关系,告诉杨执一?”

    “告诉他干什么?”杨承烈沉声道:“他越是小觑我,我也就越好行事,何必说破?”

    道人脸上,浮现出了一抹古怪笑容。

    半晌,他轻声道:“文宣,你比当年,的确是稳重了许多。”

    “嘿嘿!”杨承烈笑了两声,突然看着那道人:“明叔,我还是不放心兕子。”

    目光中,带着祈求之色。

    道人想了想,轻声道:“这样吧,我这就手书一封信,送往栖霞山,请族中子弟暗中助他一臂之力。”

    自魏晋以来,平原明氏历经许多波折。

    随着晋帝南渡,中原大族纷纷迁往南方,而明氏却始终坚守家园,与异族进行抗争。以至于到南朝刘宋政权的时候,对明氏边境豪族的地位非常依赖,更委以重任。

    史书记载,明氏南渡随晚,但名位甚高,自刘宋至梁,共出六位刺史。

    不过,鉴于当时南朝大多是由王、谢、庾、桓四大家族把控,对明氏极为忌惮。明氏南渡的时候,没有随行一品大员,同时也从此分为两支,为洛阳房和江宁房。

    洛阳房,在战乱中早已不复存在,但江宁房却随之崛起。

    而明崇俨,就是江宁房子弟。

    上元三年,也就是公元676年,在江宁的栖霞寺外营建了一座石碑,名为明征君碑。这明征君,就是刘宋时期的隐士明僧绍,曾多次被皇帝征召,也多次拒绝,故而称之为‘征君’。明僧绍号‘栖霞’,死后把他的住宅捐献出来,建造为佛寺,最初名为栖霞精舍,后又被改名作栖霞寺。至李唐,栖霞寺再次更名,改为功德寺。但是对于明家子弟而言,栖霞寺就是栖霞寺,谁也改变不得……

    明僧绍的儿子,叫明山宾。

    而明崇俨,就是明山宾的五世孙!

    杨承烈听闻道人这么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明家在江南东道,多多少少还是有些影响力。虽然到如今只有一个明珪在朝为官,但其隐藏的力量仍不容小觑。如果杨守文有明家的人关照,定不会再有危险。

    也不知道,兕子如今已到了何处?

    ++++++++++++++++++++++++++++++++++++++++++

    洛阳,此时正烈日炎炎。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徐州,却下着瓢泼大雨。

    乌云滚滚,雨势骇人。

    泗水在暴雨中变得凶猛起来,浑浊的河水发出隆隆的声响,滚滚向东南流淌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