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聊斋之神尊 > 第二十三章 锦盒

第二十三章 锦盒

作者:呆到天然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聊斋之神尊 !

    清晨,朝阳初升,橘红色的霞光刚刚穿透江上的雾气。

    江中便有几条渔船在江上飘动。

    却听见王二郎正趾高气昂的跟一个双花村的村民斗嘴。

    双花村的一个汉子笑道:“哼!你们说的那么好听,你们那朱先生不过是一个毛都还没长齐的小屁孩儿!蒙学有没有学完都不知道,还当先生!真是笑掉大牙!”

    王二郎不骄不躁一脸讥讽的看着那村民道:“哼!我们村的朱小先生!乃是天才降世,文曲星下凡,自然不是你们那三试而不中的凡夫俗子可比的,你们那先生可曾写诗作词?”

    “我们先生自然是作了诗的!”那村民听了更是笑的灿烂。

    “那敢不敢念来听听!”王二郎道。

    “哼!我家先生曾作过一首诗,今日便让你开一开眼界。”说着那村民便清了清嗓子,一脸鄙夷的看着王二郎道:

    “门前小桥下,游过一群鸭;

    掐指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王二郎一听,他们虽然不太懂诗文,但是这般浅显的,肯定是比不上自己先生的,于是南山村的村民们全都哈哈大笑。

    “笑什么笑?你们那毛都还没长齐的小子难道还能作出这等佳句?”

    “呵呵!那个什么数鸭子的佳句,咱们先生自然是作不出来的。但是我们家先生却是写了一首长短句,你们听好了!”

    王家二郎整理了一下衣衫,旋即朗声道: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说完,牛家二郎很是为自己今日一口气背出这一首词的表现满意,自己从女儿王木兰处听完这一首词,又听完女儿的讲解,顿时觉得无比的高大上,因此花了好几天才背下来,没想到竟然还真是用上了。

    那双花村的村民听了虽然也不大懂意思,但是却觉得这东西比自家先生写的长,字数也更多,应该是更厉害一点。

    当下便有点心虚,可是他们口中却是不服气:“这算什么东西,狗屁不通!”

    王二郎见了,大怒道:“你这家伙当真是无礼,不懂诗词非要在这儿显摆!”

    言语之间,两方人马便争吵了起来。

    便在此时,江面上突然出现一艘雕梁画栋,精美华丽的两层画舫,正朝着王二郎驶了过来。

    王家二郎一眼便看见了船头上,站着前几日,问自己加减法口诀表的那位老者。

    “渔家,有礼了!”画舫停在牛二郎身前,老丈和蔼的笑道。

    “见过老先生!”王二郎连忙拱手。

    老丈笑道:“方才听到你吟诵的那一首词,文采斐然,不知可否再吟一遍?”

    王二郎听了当即笑道:“老丈原来是行家!正好还请您来做一个评判,他们村的先生写了一首数鸭子的恶劣诗作,硬要说是比我家先生的绝妙之作来的好。”

    “呵呵!也好!”老者笑了笑道。

    王二郎点了点头,清了清嗓子,昂首挺胸的大声背道:“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这老者听着,眼中放出光华,不由得摇头晃脑的吟诵了起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

    这老者吟诵出来韵律恰当,节奏优美,听得众人也是摇头晃脑。

    便在此时二楼窗上,露出一个美貌妇人。这妇人听了,一脸的崇敬,随即也跟着吟了出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妇人的声音十分好听,似深山鸟语,如空谷幽兰。

    其中充满了那对于纯粹爱情的浓浓期盼与希望。

    等到这夫人吟诵完毕,旁边那双花村的村民却是不太甘心,也大声的吟诵了出来:“我家先生作的诗作更是不凡!”

    说着,也不管其他人的还沉浸在那妇人美妙的意境之中,大声喊道:“门前小桥下,游过一群鸭;

    掐指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老者听了,瞪了那双花村的村民一眼,冷哼一声道:“你那等孩童便溺之物,也敢拿出来污人耳目,当真是大煞风景!”

    这话落到的村民耳中,却如同九天惊雷,吓得身子一个哆嗦,差点滑下渔船,当下也不敢停留,划着渔船走了。

    “七叔!你上来一下!”画舫二楼那位夫人轻声唤道。

    片刻之后,那老者又下来,对王二郎说:“我家夫人今日听了这绝妙佳作,心中喜欢。有一物还请你带给这作诗的才子,今日事忙,没有空闲,改日必定登门拜访,以表谢意!”

    说完便将手中的一个锦盒递给王二郎。

    王二郎接过锦盒,拱手道:“那鄙人便代我家先生,谢过夫人了!”

    “告辞!”老丈拱了拱手,画舫便朝着下游飘去了。

    王二郎将锦盒好生收好,接着一网下去,竟然打上来十条四五斤重的江团,还有一些虾蟹在其中。

    于是王二郎大笑道:“哈哈!先生又有江团吃了!”

    “嘿嘿!我这一网也不少!”旁边一个南山村的村民,也打了七八条四五斤重的江团。

    “哈哈今日运气不错!走回家去了!”王二郎笑着便划船回家。

    学堂内,朱乾正在教孩子们加减法,列竖式。

    王二郎端着一个木盆,在学堂窗口看了一眼,便转身进了旁边朱乾住的院子。

    正好张忠此时在院中练太极。

    “忠叔!练武呢!”

    “王二郎!你来了!”张忠收了把式,笑道。

    “这是我今日早上和大家伙儿打上来的江团,挑选了最肥嫩的五条,给先生送来。”

    对于这种情况,张忠已经见怪不怪,当下笑道:“那我便代公子谢过了。”

    “嘿嘿!不谢不谢!还是放进水缸里养着吧!”王二郎笑道。

    “有劳了!”张忠笑道。

    王二郎熟练的将木盆中的鱼倒进院子边上的那一口水缸。

    这一口水缸是村民们知道朱乾爱吃鱼之后,送来专门养鱼的。

    放完鱼,王二郎又走到张忠身边,擦了擦手,从怀里拿出一个锦盒递给张忠道:“这是江上一位夫人送给先生的!先生还在授课,不能打扰,就先交给您了!”

    “江上的一位夫人?”张忠有些奇怪。

    王二郎便将今日早上发生的事情讲了一遍,又讲了前几日自己遇到那画舫的事情。

    张忠依旧疑惑,收下锦盒,朝着王二郎道了一声谢。

    中午下学,朱乾回到院子。

    早有村中的妇人做好了饭菜,摆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