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狼行民国 > 第一百二十四章:国学圣火

第一百二十四章:国学圣火

作者:香烟煨石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狼行民国 !

    我归宴平乐,美酒斗十千。脍鲤臇胎虾,寒鳖炙熊蹯。鸣俦啸匹旅,列坐竟长筵。

    ——《文选》卷二十七、三国魏.曹子建(植)《名都篇》

    1928年10月21日,农历戊辰年九月初九,重阳节。

    三日前,香岛华人领袖罗旭酥、周寿臣,前清遗老赖际熙、区大典,近邻乡绅何光达、区维民等十多位华人上层名流,都接到了九龙城寨大清国贝勒爷富韫、大英帝国一级勋爵华莱士先生的邀请函,邀约九龙城寨贝勒府,共度重阳佳节。

    乾阳普照,坤地厚德,闻道贤达,与有荣焉,接函者莫不慨然应允。

    香岛盛传,九龙城寨特意从五羊城聘请能操办满汉全席的名厨,遍购天下稀缺食材,无不令人心神向往。

    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

    节日的九龙城寨,道路两旁摆满了名贵的秋菊盆景,争奇斗艳竟吐芬芳;

    黄龙旗下,主宾净手焚香,虔诚的拜神祭祖,保佑深受苦难的生灵;

    晴空丽日,秋风醉人,碧波万里,百舸争流;九龙城寨的城头,众人登高祈福,吟诗抒怀——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贝勒爷抛砖引玉,一首唐代杜牧【九日齐安登高】的华丽诗句博得众人的阵阵喝彩;一时间早已准备好先贤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诗句,纷纷从各位贤达的口中涌出,异彩纷呈其乐融融。

    “光复啊,适逢今日盛会,不展露一下你金陵状元郎的风采,岂不扰了各位贤达的兴致?”

    傅先生目光灼灼,三言两语就把小爷甘光复推到了风口浪尖。

    老家伙有点不地道啊,甘光复同学秋色满目,一时竟无言以对。

    “久闻先生高足满腹锦绣,一篇满分作文享誉大江南北,无不令人击节称快。我等老朽都是拾取先人牙慧,不免汗颜。请状元郎一展才华,我等洗耳恭听。”

    站在巨人的肩膀面朝大海,甘光复同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故国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海天万里霜。

    寥寥数语道出了无数人生哲理,朴实无华应情应景,把身陷逆境旅行者的彷徨无奈、不屈奋挣,期盼光明的心声描述的淋漓尽致无以复加。

    暂短的沉默以后,众人赞口不绝好评如潮。

    一位年过半百温文雅尔的先生朗声说道:“好一首脍炙人口的采桑子,确为难得一见的重阳佳作。甘光复同学,我叫区大典,你老实告诉我,这是那个大家的手笔,没有经历沧海桑田的人生阅历,断无可能写出如此富含哲理催人奋进大作。”

    (区大典字徽五,晚号遗史,西樵区村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进士,授编修,诰授中宪大夫。辛亥革命后,留香港任香港大学教授。素性勤劬精密,治学不倦。古文出入韩愈、欧阳修;史学研究兵事地理;经学博宗北宋周敦颐和程颐,纯粹精微,不拘于一家学说。诲人庄恳笃切,娓娓忘倦。港内学校,争相罗致以为荣。香港开埠百年,提倡国学,教泽广被,以大典为第一人。著有《孟子通义》和《老子注》。)

    甘光复同学对老夫子做了一个长揖:“区翰林果然心明眼亮慧眼识珠,这首采桑子重阳乃是学生从启农校长那里看到的一幅手抄,先生特意告知学生,这是一位身份极其特殊长辈的随笔,未经容许,决不能发表流传。今日适逢其会,学生兴之所至,已经违背了先生的教诲。”

    “如此佳作,不能流传于世,甚憾!其中肯定另有隐情,在场的诸位只可自己私下品味,不要外传为好。”

    “理应如此。”

    贝勒爷心有所思,对区大典说道:“区翰林,您与赖先生执教港大,弘扬国学,是我辈值得敬仰和学习的楷模。无奈港大乃英资所办,西学为主,国学为辅,这也是国内诸多大家非议的根本原因之一。翰林想不想彻底改变这种处境,老夫有一良方可根治此疾。”

    区翰林和赖先生听闻此言,不由双眼放光,怦然心动:“请贝勒爷赐教。”

    贝勒爷衣袂飘飘,负手而立:“请翰林和赖先生网络执教人才,在场的诸位香岛贤达群策群力,某家也愿尽绵薄之力,创办香岛华人独资‘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

    “请贝勒爷执牛耳,吾等愿为牵马坠蹬之劳!”

    “请贝勒爷执牛耳,吾等愿为牵马坠蹬之劳!”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傅先生就是那一粒最初点燃的火种,即将在整个香岛燃烧。

    “此处不是谈话之地,请各位贤达移步客厅,我们接着再聊。”

    …………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

    知道这首歌谣出处和年代的人,在九零后的人群中绝对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可能在他们的耳中,这首红歌差不离与【诗经】中古人采集的‘风、雅、颂’民歌一样古老。

    1928这个龙年的香岛重阳节,在九龙城寨的贝勒府开辟了国学走向世界的新里程。

    贝勒爷当仁不让执掌香岛孔子学院筹备委员的帅旗,其余人等都委以重任,根据自己的事业和社交圈,各司其职,筹委会初步议定华人独资筹建‘国学为主西学为辅’的股份制高校。

    先期游说港督政府的支持,不要从中作难;再者,广泛在香岛华人名流贤达中宣传,先把声势造出去。

    贝勒府从满汉全席菜谱精选了三十六道有可用食材的佳肴,来宾自带了天下各类的珍稀名酒,这场名动香岛的盛宴一直延续到午夜,主宾仍未尽兴,无奈大伙不胜酒力,只好相约改日再聚。

    接下来的几日,傅先生和小助理忙着赴宴,结识了不少香岛名流大家,混了个脸熟。

    这一日清晨晨练回来,遇到那爷春光满面,喜笑颜开:“状元郎,今日港督金文泰有请!”

    这个精通汉文化的洋鬼子葫芦里会卖什么药呢,且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