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狼行民国 > 第一百一十六章:岛国之窃听风云

第一百一十六章:岛国之窃听风云

作者:香烟煨石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狼行民国 !

    在岛国驻沪领事馆办理了商务护照,九月二十一日,傅先生带着甘光复和阿才,乘坐上海丸客轮赶赴岛国,擦鞋箱计划正式启动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1928年9月28日下午,农历中秋节,经过一周时间的海上颠簸,傅先生一行三人终于抵达了RB东京湾横滨码头。

    横滨港,位于RB本州中部东京湾西岸,仅次于东京、大阪,是RB的第三大城市,面积435平方千米。

    横滨港是RB最大海港,港岸线长约40km,水深8~20m,水深港阔,很少受风浪影响。港区有几十个泊位,水深多在12m以内。此外有专用码头,水深达17m,可泊万吨级大型散货船,每年约有数万艘船舶出入港口。

    从地理位置看,横滨是东京的门户,虽然东京也是港口,但是由于航道等原因,80%的往东京的货物要在横滨中转,同时横滨也是关西地区的货源集散地,关西地区都是以横滨作为主港口。

    横滨开埠非常早,要比上海悠久很多,是东京湾各港口中开埠最早的,也是最容易靠泊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独特的优势。

    目前,横滨基本上还只是一个巨大的物流集散中心,岛国和世界各地的贸易公司都扎堆聚集在这个弹丸之地。

    上海、青岛、天津的商人基本上都在这里设有商会,形成了‘华人一条街’的雏形聚集于此报团取暖,为国内贸易提供便利。

    傅先生身着休闲西装,戴一副金丝边眼镜,一看就知道是来自中国某个企业的技术人员。跟随的甘光复同学此刻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职员,还不如精干的阿才打眼。

    码头上迎接者是一位名叫小岛的商人,热情而不失大方,用小轿车直接把他们带到了他的贸易商社,类似国内前店后仓的格局。

    随着夜幕的降临,商社也关门歇业了,陆陆续续聚集起了六个人,恭恭敬敬与傅先生见礼,操办了一桌异常丰盛地地道道的老北京宴席,酒是老北京有名的‘二锅头’,在他乡异域共度中秋佳节。

    此刻的傅先生俨然就是一个不怒自威的上位者,当他与每位成员碰杯的时候,都能准确的说出姓名籍贯,并且报以家人平安的消息,闻者无不感激涕零潸然泪下。

    “身在他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此间事了,作为奖励,我安排人手陆续接替你们回国,养老的地点自己挑,上青天,北京城哪儿都行。”

    “谢谢主人,属下丙字组定当尽心竭力,不辱使命。”

    宴席结束后,傅先生又分别听取了‘擦鞋箱计划’的进展情况,颇为满意。

    小岛带着傅先生和甘光复来到了一间密室说道:“主人,东西都在桌上,近一个月的通话都录了下来,并且按时间段整理标注好了,现在你们可以随时听取,这里隔音效果很好,完全不必担心外人听到。明天上班之前,录音机还要拿到隔壁使用,这里只留下播放器就行。”

    “好了,你下去吧,有事叫你。”

    房间里摆放着一张大桌子,上面放着一台略显笨拙的机器。

    “这是一台德国制造采用新原理的钢丝录音机,它采用完整的磁圈作为磁头,钢丝穿过线圈,并与磁圈保持一定间隔,这样就能利用钢丝周围的空气间隔进行录音。因为这一层气隙包围在钢丝的表层,所以它是均匀的。这台录音机的性能要比以往的录音机性能好很多。它声音逼真,音质优美,还装配了“高保真多频道立体声”放音装置。”

    傅先生风轻云淡的说道:“这里记录了五百米以外RB帝国银行横滨支行,近一个月以来的所有通话记录,帝国银行横滨分行及其支行接线员和重点人物的通话都做了重点转录,总共四张磁盘,你要用最快的速度熟悉并加以模仿,包括背景音都不能遗漏。

    你最多只有一周时间,一周以后进行验收,如果能过了商社丙字组人试听的这一关,就算通过,否则,我只能遗憾的告诉你,擦鞋箱计划宣告失败。”

    “先生,清楚了,事不宜迟,我现在就开始试听。在这里给我支张床,除了一日三餐,最好不要打扰我。”

    “可以,我现在就安排。”

    眼前的播放器,操作并不复杂,把音量调到合适的程度,很快,从扩音喇叭传出了清晰的通话声。

    甘光复计划先把全部录音试听一遍,然后再选出重点的人物模仿。

    密室里分不清白昼与黑夜,试听的工作枯燥而乏味,但进入状态以后,甘光复觉得这是一种意志的挑战,战胜自我就是终极目标。

    没有时间的概念,密室里面就有卫生间,足不出户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三餐以后,甘光复终于罗列出了需要模仿的几个重点对象,值得庆幸的是目前没有听到女员工的声音,不用考虑模仿女声的问题——

    A:支行的接线员,京都口音,略带磁性,语速适中;

    B:分行接线员,京都口音,有饶舌音,语速较快;

    C:分行接线员,大阪口音,后鼻音较重,语速慢条斯理;

    以上三人通话录音最多,占据了百分之八十左右。

    剩下的录音之中,通话比较频繁的有五人——

    D:支行社长,京都口音,说话条理分明,言简意赅;

    E:支行业务经理,仙台口音,声音尖细,乡音浓重;

    F:支行业务经理,北海道人,快人快语,有跳脱感;

    H:分行社长,京都口音,语气严厉,训斥起来毫不留情;

    R:分行业务经理,福岛口音,婆婆妈妈,爱唠叨。

    背景音主要有三类,轮船汽笛声、汽车喇叭声、电流声,交相辉映,时强时弱。

    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经过默化潜移千百遍的聆听,甘光复同学竟然有了高山流水伯牙子期遇知音的感觉,一听声音眼前便幻化出一个个脑袋上刻着名字的小矮人,社长、业务经理、接线员……

    自言自语,说的声情并茂如临其境,通过语气,甘光复同学甚至能幻想出对方的神态和口型,不由自主,自己也张牙舞爪东施效颦,猛然醒悟过来之后,便哑然失笑。

    密室的隔壁有观察孔,傅先生站在后面,看得胆战心惊,马丹,这小子是不是疯了,如果擦鞋箱计划颗粒无收,再带回去一个精神失常的疯子,老夫的一世英名无疑会毁于一旦。

    “主人,要不先让这小子停两天再说?”

    “不行,不逼疯他,老夫就会发疯,你说那样划算!”

    “要疯还是早点疯了好,少特么受点罪。”

    傅先生三角眼一瞪,小岛讪讪离去:“我去看看,饭好了没有……”

    商社的后院是二层小楼,楼后距地面四米多高,离小楼三米远的空间,通往帝国银行横滨支行的电话线横空而过,两根细若发丝的铜线与之连通,随风摇曳,不到一两米远的近处,根本就看不到它的存在。

    世上方数日,密室几百年。

    甘光复觉得,这几天度日如年,时间进入了慢车道,就像背着房子的蜗牛在慢慢爬行。

    他给小岛开了一剂中药方,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服用清咽利喉的苦涩药汤,饮食也要求清淡,不宜大鱼大肉和辛辣的调味品。

    大概到了进入密室的第五天晚上,甘光复请来了专事窃听的伙计,请教钢丝录音机转录的技术。

    在天才的眼中,只要不是造‘两弹一星’,其他的都是小孩子过家家而已,更何况只是小小的转录技巧,根本就不值一哂。

    又是一夜的忙忙碌碌,自导自演了几幕小矮人的话剧,终于嫁接出了一盘带了私活的钢丝唱盘。

    “日奶奶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小爷我尽力了,剩下的就是老天爷的事情了,行不行好赖就这一哆嗦!”

    这一回小爷没有半夜惊醒,睡得格外香甜。

    不知经过了多少春秋,小爷突然觉得耳根一阵剧痛,梦到一匹龇牙咧嘴的恶狼咬住了脖颈。

    条件反射,肘部在床沿一磕,两枚袖箭呼啸而出,紧随着白光一闪在身前画了一个圆弧,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如练而至。

    “啪!”

    一只大手攥住了甘光复挥舞匕首的手腕,另一只大手一掌把他拍回了原形。

    “小狼崽子,反应倒是挺机敏,幸亏遇到了老夫。”

    “傅先生,没伤到您吧,您这是何苦来哉!”

    “麻溜给老子滚起来,老夫着急的彻夜难眠,你小子倒好,呼呼大睡不知昼夜颠倒。”

    “您老早点说嘛,作业完成了,就在桌上,你可以拿去让监听的几个哥们验证,如果有大的纰漏,小子甘愿受罚。”

    “好,那你接着睡吧,早点找东西把屁股垫厚点,等着挨揍。”

    傅先生拿上一摞钢丝录音盘,抱着播放器出了密室。

    听了三五遍,几个监听的兄弟愣是没听出破绽,傅先生三角眼眯成了一道缝,嘎嘎的笑了,就像老兵Pi见到了母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