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狼行民国 > 第一百一十一章:雨夜凶案

第一百一十一章:雨夜凶案

作者:香烟煨石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狼行民国 !

    花旗银行开办保险箱出租业务,还专门为大客户修建了专用保险室,黄金兑换交易成功后,特意为甘光复开通了一间九平米的保险室,给了三年免租优惠。古林寺剩余的东西都装进了青花瓷瓷坛和木箱,运到里面保管。

    五个没奈何银球,五百枚金元宝,五百枚银元宝,都被五个老头子不动声色的吞了下去,第二天兑换的七八万美元都收集齐全,交到了甘光复的手上,被他存进了汇丰银行。

    要知道,民国时期的钱值钱,1929年,上海滩大亨杜月笙创办中汇银行五十万的股本金最后才落实了二十五万大洋,可见甘光复现在的身价达到了何等恐怖的程度。

    但要想全面实现‘擦鞋箱’计划,这些本钱还远远不够,投入到纽约证券交易所,恐怕连个浪花都溅不起来。

    大西北来的邓元才他们都在南京上青天落了户籍,办理了带有照片的户籍身份证明。

    南京城事了,甘光复立刻动身,带着邓元才和李思武赶往上海。

    十九世纪中期上海开埠以后,经济开始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上海便逐渐成为RB人向往的移居地。早期来沪的RB人大多居住在虹口吴淞路、武昌路一带,以开钟表店、服装店、照相馆等小本生意或者经营妓院谋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RB纺织业开始大规模投资上海,在虹口、杨浦开设了很多纱厂、纺织厂,与生产经营相关的人员源源不断踏上上海这片土地。1923年上海到长崎的定期航线开通,“长崎丸”和“上海丸”两艘轮船往返于两地之间,更有利于两地的交往。因此RB侨民在沪人数持续增加,人数突破了2万,占上海外国侨民人数将近一半。他们除了主要聚居在在虹口吴淞路一带以外,还向越界筑路的北四川路北段、狄思威路(溧阳路)等处快速扩张。

    随着侨民的增多,这些区域内建起了不少为RB侨民服务的住宅、学校、医院、菜场、剧场、寺院等设施,使当年的虹口处处呈现浓浓的东洋风貌,有了“小东京”的称谓。

    四川北路有一家牧村料理,风味独特地道,深得RB侨民喜爱。

    开料理店的是一对闯荡上海滩多年名叫木村的日籍中年夫妻,膝下无儿无女,近日店里突然多了一个十七八岁跑堂的少年,一口的关东腔,就连日语都有浓郁的东北大碴子味道。

    木村给大伙介绍说,这是他闯关东弟弟的儿子,名叫木村三郎,特来投奔谋生。

    三郎十分的勤快好学,店里的常客时常以教他几句岛国方言为乐,一来二去,这家伙竟然能模仿的七七八八,令众人惊叹不已,渐渐地大伙都喜欢上了这个性格开朗的孩子;由于有了三郎的加入,牧村料理也增加了外卖和上门服务的项目,用地道的家乡风味招待客人自然是一件倍有面子的事情。

    有天傍晚,店里来了两个便装客人,作陪的河野是经常光顾的老熟人,他给大家介绍说道,这位就是最近大力宣传在济南城扬威的岛国英雄池田,来上海旅游度假。

    在众人的怂恿下,池田得意洋洋宣讲了如何毒打侮辱中方代表蔡公时,以及刺刀剜舌、割耳、切鼻的光辉事迹!

    “吆西吆西!”

    牧村料理店中霎时群魔乱舞,鬼哭狼嚎,纷纷为恶魔池田点赞。

    “池田先生,我叫木村三郎,你是我们大和民族的最勇猛的武士,天皇陛下最忠诚的子民,请笑纳小店给你敬献的这杯清酒,略表寸心。”

    三郎满脸羡慕的恭恭敬敬给池田敬酒:“我让叔叔给你免单,不知池田先生下榻何处,如果赏脸,小店会准备最好的料理上门为你提供最贴心的服务。”

    “哈哈,三郎君,好男儿就要驰骋沙场为大RB帝国开疆拓土,岂不闻乃木希典前辈诗云:肥马大刀尚未酬,皇恩空浴几春秋。一瓢倾尽醉与梦,踏破支na四百州。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更是我辈学习的榜样。

    我与河野君乃是至交好友,此次上海之行就下榻在他吴淞路的花园别墅,感谢你的美酒,其余就不麻烦诸位了,后天我就要重返前线去为帝国效力。”

    …………

    回到住处的时候,木村三郎面色铁青,牙关紧咬,如饿狼般的怒声吼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蔡大师,今晚学生甘光复就为您报仇雪恨!”

    河野是上海滩日籍在虹口的富商之一,他吴淞路的别墅,三郎与他的叔叔上门做过两次料理,对里面的建筑格局非常熟悉。

    是夜,三个大西北的狼崽子闯入了这座美丽的花园别墅,做下了惊天大案。

    第二天早上,最先发现不对劲的是河野商社的一个伙计,因为今天早上有一笔大额交易发货需要河野签字,客商都等急了,可迟迟不见河野的身影,打电话也没人接。

    焦急的伙计只好给客商赔不是,让他等候片刻,自己亲自上门去看看。

    昨晚后半夜下了一场雷阵雨,河野花园别墅的院门半掩,院子里的低洼处还残留着不少的积水。

    “井上大叔,井上大叔!”

    一进院子,这名伙计就大声的呼喊。

    井上是河野的管家,兼职安保事宜,老家伙身手了得,是河野从家乡带出来的亲信。

    院子里静悄悄的无人应答,大门一侧的门房是井上居住的地方,屋门虚掩。

    清澈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血腥味,这个伙计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爬上心头,他壮着胆子慢慢走近门房,刺鼻的血腥味更加强烈。

    “井上大叔!井上大叔!你在吗?”

    院子里依旧是死一般的寂静,慢慢推开屋门,里面的景象吓得小伙计屁滚尿流亡魂皆冒,连滚带爬跑出院门嘶吼——

    “快来人呀!杀人了!杀人了!”

    …………

    虹口巡捕房接警的正是得到上司提拔的络腮胡探长,虽说这是个令人眼热的肥缺,可这里日侨居多,局面十分复杂,需要一名经验丰富的家伙坐镇,不然就会给政府增添不少的麻烦。

    虹口巡捕房应该叫虹口警察局才对,但老百姓习惯的称之为虹口巡捕房,警察局的警察也懒得纠正,所以就这样叫开了。

    虹口巡捕房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凡是牵扯到RB侨民的案子,都要请日籍的协查员在场,你说中国人办案,非得让小矮人参与,听着特么都不得劲,可这就是那个年代不得不面对的残酷现实。

    河野花园别墅的门口已经聚集了黑压压看热闹的人群,络腮胡感到事态重大,让日籍协查员请岛国商会派员参与,毕竟河野是有影响的岛国富商,让商会参与也在情理之中,还能省去将来解释的麻烦。

    门房里的井上被人一刀割喉毙命,死的干脆利索,现场没有丝毫挣扎搏斗的痕迹,明显是熟人作案;

    进入别墅的二层小楼,一层之内井然有序,一切如常;客房门开了一道缝,推门一看,里面除了留下凌乱的铺盖毛毯之外,客人却不知所踪。

    “昨天晚上河野先生留宿了哪里的客人?”

    跟随的伙计战战兢兢地回答道:“这两天青岛来的池田君就住在这里,他是河野先生在军队的好友……”

    “好了,无关的事情就不要胡说八道!”

    日籍协查员粗暴的打断了伙计的回答,吓得小伙计不住地瑟瑟发抖。

    络腮胡警官面无表情的对记录的警员说道:“照实记录!”

    “河野先生家中还有什么人?”

    “现在是暑假期间,河野先生的父母带着两个孙子回国探亲去了,家中只有河野先生夫妇和他的女儿美弥藤三人。”

    众人的心理已经笼罩一片阴影,急忙赶往二楼查看。

    上了二楼,一切都得到了验证——

    首先看到左侧河野夫妻俩的卧室房门大开,身穿短裤,倒伏在榻榻米上的河野死法与井上大体相同,污血流了好大的一滩;就寝的铺盖一片凌乱,河野夫人死相恐怖,惨不忍睹,脑袋差不多与脖颈分离,胸膛上还留下了几处致命的刀口,鲜血喷的满屋都是,可怜的河野夫人双拳紧握,瞪着一双恐怖的大眼睛死不瞑目。

    “八格牙路!死啦死啦的干活!”

    看到如此惨象,协查员和岛国商会的来人忍不住破口大骂。

    络腮胡不为所动,按部就班的一一拍照、提取现场的证物……

    二楼右侧是河野十八岁的女儿美弥藤的闺房,榻榻米上这个尤物玉体横陈,私密处可见不少的污血,雪白的床单上桃花点点,一片狼藉;美弥藤的头上捂着枕头,可这个芳龄佳人早已香消玉损了无生机……

    墙上挂着美弥藤大尺寸的生活照,这个美丽的姑娘不只是脸蛋出众,更有一幅惹火的身材,再加上一身雪白皮肤,任谁看了都想入非非,而且不只如此,美祢藤有着一双纤细修长的美腿,婀娜多姿,异常迷人。

    这样的情景,此刻看起来显得无比的惊悚诡异,令人头皮发麻后背生凉。

    河野的卧室和书房里,被翻得乱七八糟,书房靠墙的保险柜也四门大开,里面空空如也。

    事情大条了,由于牵扯到岛国军方,不久此事就捅到了上海警察局和岛国驻沪领事馆,参与调查此事的所有人员,都被严厉训诫,决不能向外界透露案件的任何细节……

    此时此刻,那个名叫木村三郎的少年也在霞飞路踏破天傅先生的办公室里,被那个老家伙骂的狗血喷头,还挨了两个窝脖,三个飞脚。

    “莽撞无知,岂可成大事,你早点滚回南京去,少特么在老子面前晃悠!”

    甘光复倔强的梗着脖颈:“那个畜生是残害蔡公时先生的元凶!”

    “幼稚,小不忍则乱大谋,相比你的光复大计,多一个或者少一两个臭虫何足道哉,如果因小失大暴露了行藏,岂不前功尽弃!”

    “小子处理的天衣无缝,绝对不会追查到我的头上。”

    “混账东西,这是老夫听到最无知的笑话!你小子不要坐井观天,小瞧了天下英雄!我第一时间就判断出是你小子犯下的案子,假以时日,其他人同样可以追寻到你的身上!”

    “先生,凡夫俗子岂能与您老人家相提并论!”

    “你小子的意思,老夫是不是就不算人?”

    傅先生勃然大怒,又一巴掌抽了过来。

    “哎哟,您轻点,不然要出人命啦!”

    …………

    不知傅先生能不能打出票票来,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