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狼行民国 > 第九十五章:石氏伤科

第九十五章:石氏伤科

作者:香烟煨石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狼行民国 !

    (为刘剑、穿盔甲的大螃蟹、诸葛不管、8890、宓茶茶、5816、dengjun2004、寒白梨、仙侠古言爱好者等老书友;

    为1094、美人宝宝、2097、银色快车、1178、一江糖水、何如微风细雨等新书友加更。

    风雨同舟,不弃不离,一路共行,直达彼岸。)

    明天,参加奥林匹克竞赛的所有选手都要赶赴金陵,所以现在大伙都结伴上街给亲友购买小礼物。

    甘光复同学回到酒店的时候快到中午了,小龙的金牌擦鞋火爆如初,从他灿烂的笑脸就可以推断这两天收获不错。

    阿根师傅依旧在闲暇时帮助小龙招揽生意,想要揩油的小瘪三看到一帮五大三粗的黄包车夫给小龙撑腰,也只好断了捞一把的念想。

    “阿根师傅,陪我到路边摊吃点,顺便我想和你聊聊。”

    “好吧,不过我可提前说好了,今天我请客。”

    “好吧!”

    两人在不远处的摊位上要了两碗汤饺,边吃边聊。

    小龙和阿根师傅的一个大杂院里的邻居,小龙的父母前年的一个夜晚去看医生的路上遭遇了车祸,小龙的父亲当场身亡,他母亲也落下了半身不遂的残疾。由于是夜晚,他母亲就连肇事车辆的型号都没有看清,据当晚的目击者说是一辆带蓬的军用卡车,事后,阿根师傅出面投诉竟然找不到头绪,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没找大夫瞧瞧吗?”

    “找了上海滩最有名的‘石氏伤科’看了好几回,坐堂的大夫也束手无策,说是需要长期的针灸才有恢复的希望,可小龙家突遭变故,那里支撑得起这样高昂的开支,所以就半死不活拖到了现在,每天晚上,小龙都要给他母亲的下肢按摩保持舒筋活血,等有钱了再想办法。”

    “阿根师傅,看来我与小龙天生有缘,帮人帮到底,下午你能不能把小龙的母亲拉到‘石氏伤科’,我们再让大夫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治疗。”

    “好吧,我替小龙谢谢你。”

    “阿根师傅,不用谢,帮上忙帮不上忙还两说呢。”

    阿根师傅把小龙叫到一边商议以后,便给各位等候的客人致歉,说要去给母亲瞧病,让他们明天再来。

    躺在板车上小龙的母亲是一位年近四十的妇人,面黄肌瘦,明显的长期营养不良所致,看着就让人心酸唏嘘不止。

    在上海杨家渡新新街的‘石氏伤科’,接诊的是一位手脚麻利的中年大夫,他把患者的病患部位以及下肢探视一番以后说道:“病人这两年维持的还不错,目前最佳的办法还是针灸治疗,但能不能完全恢复,我们也没有十足的把握。”

    “大夫,能请兰亭先生看看吗,哪怕有一丝的希望,我们也要争取一下。”

    “那好吧,现在我就请家父过来。”

    阿根师傅告诉甘光复:“兰亭先生原来是开镖局的,武艺好又懂医。石兰亭解散镖局后,从无锡搬来上海,开始行医收徒,1880年,第一间“石氏伤科”诊所在黄浦江畔挂牌营业。在那个时代武者出身的伤科大夫其实不少,因为平时容易受伤,便在实践中总结出了颇为实用的正骨手法。这类伤科流派的手法中常常可见武术招式的影子,如行云流水,四两拨千斤。

    刚才接诊的是‘石氏伤科’的第二代掌门人,医术与兰亭先生不相上下。”

    兰亭先生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在诊疗床上,老先生伸出双手,仔细揣摩了患者受伤的脊椎部位。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这套诊疗手法在甘光复的眼中是异常的熟悉,因为其手法自己远在大西北的师父归云道长一脉相承。

    石兰亭先生的骨伤科治疗多以“手法”为主,即用双手抚摸患处以判断患者骨伤位置及其轻重程度。这种手法相比其他骨伤大夫,采用的是更为高明的“比摸”手法,“摸”其实也对应着古代中医学“望闻问切”中的“切”字。因为人体的对称,对照患处和正常处查出病因及病变。在过去没有X光医疗手段的情况下,石氏伤科大都是靠比摸来判断病情,准确度达到80%。形体的肿胀可以通过X光检查,但气滞血瘀等无形之物却是X光检测不出来的,这就是中医的高明之处。

    “伤者的关键部位在脊椎。”

    兰亭先生诊疗结束以后说道:“脊椎错位压迫了脊髓与联通下肢的经络,最好的办法是牵引矫正错位的脊椎复位,但这个病例极其特殊,牵引矫正风险极大,老夫也只有十之一二的把握,一旦失手就会导致下肢彻底坏死,搞不好就要截肢,谁也不敢轻易冒险。据老夫所知,天下杏林唯有一人可妙手回春,可惜万里之遥,老夫十年前有幸在金陵与这位高人见过一面,所获良多。现在,更是不知这位行踪不定的高人游历何方,仙踪难寻啊!”

    “老先生,您说的这位高人是谁?”

    “唉,说了你们也找不到啊,他就是万里之外大西北腾格里大漠寿鹿山的归云道长。”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谁能想到在上海滩会遇见与红毛老道有一面之缘的杏林中人,更加巧合的是恰巧遇到了归云道长的启蒙弟子。

    一听这话,甘光复同学喜上眉梢笑逐颜开:“兰亭先生,其他人学生就没有办法,但如果是归云道长的话,我可以保证四十天以内把他请到沪上。”

    “啊!”

    一听此话,众人大惊失色。

    兰亭先生双眼迷离:“你是他何人,敢做出如此肯定的保证?”

    “老先生,说来惭愧,学生甘光复,归云道长就是学生的启蒙师父,端午节前他老人家就会游历到南京与学生相见,到时候我一定把他老人家请到沪上为小龙的母亲治疗顽疾。”

    “什么?你就是归云道长的弟子?等等,你叫甘光复?是不是这两天报纸上获奖的那个中学生?”

    “石爷爷,你真厉害,他就是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的那个状元郎,也是我们全家命里的贵人。”

    小龙及时给甘光复来了个神助攻,小家伙蛮不错啊!

    “莜山,你给这位妇人好好针灸一下,我与归云道长的高足到后堂好好聊聊。”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中午,兰亭先生设宴款待了甘光复一行,同时给小龙的母亲开出了调理的药方,安排弟子出诊在归云道长到来之前给她做两个疗程的针灸,保证道爷出手治疗的时候患者的身体恢复到最佳状态,至于医疗费用一开始老先生要免费,但在小龙的坚持下,最后‘石氏伤科’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了本钱而已。

    医者仁心,这个世界上机缘和运气很重要,但机缘和运气往往会青睐与命运顽强抗争的人,就像口中随时给自己加油‘我最棒’的小龙。

    我在点娘面前裸奔的时候,也经常思考一个问题,点娘给书友的票票过期作废又不会生出小票票,为什么许多人就像捂着比特币一样不愿投给刀客呢?每一个章节最少需要两包烟才能构思和‘一指禅’敲出来,难道一个六零后的作者呕心沥血还换不来书友只字片语惜字如金的评论吗?

    香烟煨石头逆风前行,不期盼远方和诗,只求能得到各位书友的认可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