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狼行民国 > 第八十九章:异能者

第八十九章:异能者

作者:香烟煨石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狼行民国 !

    当了解了甘光复所谓的擦鞋箱以后傅先生望着他久久没有说话。

    不知经过了多久,傅先生终于开口道:“甘光复,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异能者吗?”

    老家伙的三角眼锐利的能刺痛人的眼睛,但甘光复依然倔强的直视着回答道:“也许有吧,谁能说得清呢,反正学生没遇到过。”

    “我遇到过!”

    傅先生的眼光有点迷茫,他缓缓讲述了一段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

    自古以来,人类对征服大自然都有着强烈的欲望。特别是在极端气象灾害的肆虐下,人们就更希望能呼风唤雨,创造出适宜人类生活、作物。但时至今日,操控天气依然更像一个科幻概念,人类实在难以与大自然抗衡。

    1915年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陷入了严重的干旱,太阳的长时间炙烤让当地政府和农民都苦不堪言。

    那一年,傅先生正好在加利福尼亚居住。

    特别是圣地亚哥,则正经历着当地历史上最漫长的干旱期。长期以来,圣地亚哥都存在着供水问题,由于这座城市本身的天然水源就不多,当地极度依赖于水库的储水功能。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水库也只能干涸了。而距离圣地亚哥不远处的莫雷纳水库(MorenaDam),就快要见低了,还不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此外,第二年便是巴拿马·加利福尼亚博览会了。如果干旱持续,必将影响参展人数,到时候就不好交代了。而病急乱投医,绝望的圣地亚哥市议会便将希望投向了小有名气的“造雨者”——查尔斯·哈特菲尔德(CharlesHatfield)。

    查尔斯·哈特菲尔德什么来头?

    1875年,他出生于堪萨斯州。而在成为所谓“造雨者”之前,他的身份其实是一位洛杉矶的缝纫机销售员,而造雨这项业务,更像是他的业余爱好。

    在空闲时间,他会读到一些有关气象学和农学相关的书记。到1902年,他就发明了一种混合23种化学物质的药剂,取名为“雨水促进剂”,声称这种混合物能完成所谓的人工降雨。

    当时,他就在父亲牧场附近的风车塔顶,完成了首次降雨实验,只是这23种化学物质具体成分都有什么,我们到目前都无法得知。

    当然,不单是我们,当年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一秘方。但靠着销售员自带的游说能力和降雨的成功率,哈特菲尔德的造雨活动似乎进展得还不错,承接了不少业务。

    到1904年,哈特菲尔德就已经在帮助加州一些缺水用的牧场主和农民实现降雨了。

    哈特菲尔德一般会在需要施雨点搭建一座塔台,然后将调配好的药剂装满水箱,便开始让这些混合物挥发飘向天空。

    另外,哈特菲尔德造雨最大的卖点便是“先造雨,后付款”。

    也就是说,他保证在成功造雨前都不会收取客户任何一分钱。而这一销售策略无论是现在还是十年前,都能奏效。对那些想要老天下雨的客户而言,就算造雨失败了,他们也没什么损失。首次接单时,哈特菲尔德提出的报价只要50美元。然而,当降雨真的成功以后,那些“求雨得雨”的加州牧场主还多给了他50美元,统共100美元。

    而在这之后,哈特菲尔德的名气便开始不胫而走,不同地区的人都开始找上门来。大概一年后,他的报价就已经提升到至1000美元了。

    1915年12月13日,受邀的哈特菲尔德便大摇大摆地走进了圣地亚哥市政府议会厅。而在这之前,他已经在各个地区完成了共17次的成功造雨,也算是个小名人了。

    当时,哈特菲尔德向圣地亚哥政府提出的报价是4000美元,而他也承诺会为当地带来四英寸(大约100毫米)的降雨量。尽管当时也有议员极力反对这项“愚蠢”的交易,但没有办法,绝大多数议员还是同意了要尝试一下。

    而谈判的最终结果则是,哈特菲尔德将莫雷纳水库装满,便可获得10000美元的报酬。当然,这笔费用也是造雨成功之后才支付。

    但需要注意的,当时议会只是口头承诺,他们并没有来得及签订合同。而这导致了后来一系列的扯皮。

    1916年元旦刚过去,哈特菲尔德就来到圣地亚哥以东90公里的树林里,并在莫雷纳水库旁建起了一座6米高的塔楼。高塔完成后,他便将混合了23种化学物质的“水分促进剂”倒入铁锅里。

    当时的一位目击者就形容,塔台上的浓烟滚滚,飘向了天空,而这些化学物质闻起来,就像是“一个林堡奶酪工厂发生了爆炸”。

    果然,1月5日大雨就来,干旱的圣地亚哥迎来了久违的湿润。而当地民众都为这位神人的造雨成功感到惊讶,报纸的头条纷纷刊登着哈特菲尔德的伟大事迹。

    但当降雨一直持续,并变得越来越大时,大家的心情则从喜悦变成了忧虑,最后变成了恐怖。

    从1月5日起,这场雨就只在1月20日短暂喘息了两天,便几乎没有停过。而在一个月时间内,当地降雨已经达到39英寸(991毫米),成了有史以来降雨量最高的时期。

    而这破纪录的特大降雨,也引发了一场圣地亚哥历史上最严重的洪灾,一共造成了22人死亡。

    当时,很多桥梁、道路和铁路都被冲毁。蓄水大坝的倒塌,翻卷的巨浪无情地冲刷着附近的社区,房子、牲畜、树木都被汹涌的水流冲走。就连位于圣地亚哥市中心的百老汇大道都被淹没在了1.5米深的水里,让老一辈人回想起都心惊胆战。而当地居民,也将这场灾难称为“哈特菲尔德洪灾”。

    当然,哈特菲尔德最初的承诺早已超额完成,但并没有一个人对这个结果是满意的。而激怒了所有人,他即便造雨成功也只能卷铺盖走人,暂时到别的地方避难。

    不过,哈特菲尔德并没有放弃“邀功”,到2月4日,他便再次露面,向政府索要10000美金的报酬,并反手就将政府告上了法院。

    当时,圣地亚哥政府是愿意给他这区区10000美元的酬金。但有个前提,那就是他愿意赔付这场洪灾带来的几百万美元的损失。再加上没有签订合同,以及哈特菲尔德确实没办法证明降雨是自己所为,这场诉讼也整整拖延到了现在,他都没有拿到一毛钱。

    但正因为此事,哈特菲尔德更声名大振了。在接下来的十年间,他也断断续续地接单造雨。在1921年,他甚至还签下了自己造雨生涯中最大的单子,为加拿大艾伯塔的梅迪哈辛特带来5英寸(126毫米)的降雨并获得了25000美元。

    那么1916年1月究竟发生了什么,这其中哈特菲尔德的造雨有没有起作用?很可能是没有的。而结论,我们便可以从现代播云技术略窥一二了。

    尽管人工影响天气(WeatherModification)被看作一门准科学。但直至现在,这里仍充满着各种难以预测的情况发生。而我们所说的“人工降雨”也就是播云技术,其原理便是用人为方法对空中可能下雨或正在下雨的云层施加某种影响,以达到降雨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地面的水蒸气上升遇冷凝结成团便成了云。而云中的微小冰点直径极小,仅有0.01毫米。这些微小的冰点可长时间稳定地悬浮在空中,只有当它们遇到冰核(杂质粒子)后才会团卷凝结成小冰晶。而一旦出现冰晶,水汽就会在冰晶表面迅速凝结。当小冰晶继续增长,并足够重时就会坠落。这个过程便是下雪,如果雪片下落过程融化成水滴,也便成了降雨。

    而想要实现人工降雨,增加云中冰晶的数量是关键。目前,我们有两种方法可以实现,一种便是通过播撒制冷剂使云内温度降低,干冰便是这一类的制冷剂。而另一种便是向云内播撒人工冰核,以增加冰核数量,例如碘化银便是我们熟悉的一类催化剂。

    其实,哈特菲尔德本人也强调自己并“不会降雨”,他只是做了一些细微的工作,“将一些云吸引过,剩下的便由这些云来完成”。从这些细节来看,哈特菲尔德的降雨形式确实像是现代播云技术的原始版本。尽管神秘,但也不像那些靠施法、念咒等古老的求雨方法。

    不过,思路对并不能证明什么,他的造雨业务依然可疑。即便他那套神秘配方有用,但仅靠一座6米高的塔台,如何让这些化学物质进入云层发挥作用才是个大问题。

    那么,当初的哈特菲尔德又是怎么做到的?现在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他并没有掌握真正的造雨技术,其大概率只是一个比较准确的天气预报者。

    事实上,哈特菲尔德也倾向于去那些被预报有雨的地方招揽生意。更让人难以信服的是,他还曾夸下海口,宣传自己曾成功造雨500多次。而那个年代的信息闭塞,正各路江湖骗子的丰富土壤。

    “期初,我也认为这家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江湖骗子,可亲眼见到他与他交谈以后,我就改变了这个想法。”

    傅先生的目光坚定而执着:“因为我从他身上感知到了一股巨大的前所未有的能量波动。

    我天生就能从寺庙、佛像、碑林、年代传承久远的古董,都会有感知到一种异样的力量,我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

    从哈特菲尔德的身上,我感知到了这股神秘的力量,我甚至觉得他能改变整个世界;虽然那股神秘之力对我极力排斥,仿佛与我的天赋格格不入,从来就不是一路人。”

    傅先生的眼中充满了探寻与渴望:“老夫第一次遇到你,同样感知到了那种波动的异能,但有所不同的是,你身上的这股异能使人感到无比的亲和,我敢说它们原本就是同根之木,同源之水!

    甘光复,你能真心告诉我这一切是为什么?”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仇,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甘光复终于找到了自己无缘由信任傅先生的根源所在,冥冥之中,有一根无形的线牵连着他俩——

    合二为一,举世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