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狼行民国 > 第八十六章:弱国外交

第八十六章:弱国外交

作者:香烟煨石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狼行民国 !

    顾维钧大使的报告会座无虚席,甘光复同学与其他参赛选手就坐在台下的前排,能近距离一睹这个民国奇男子的风采。

    “同学们好!”

    “顾大使好!”

    “很高兴今天能与各位同学一起交流学习,鄙人深感荣幸。”

    顾大使用他磁性富有感召力的洪亮声音,开始了他的演讲:

    “同学们,上海滩大游行的怒吼还没有平息,济南的父老乡亲还在日寇的铁蹄下煎熬,我们的祖国还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为此,所有有良知有血性的国人都在奔走呼号,呼唤四万万五千万民众觉醒,团结起来,共同抵御日寇。

    在座的莘莘学子,你们都是国家的精英,未来的栋梁,在这民族危难之际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想清楚自己肩负的重任。

    今天的局面与袁世凯政府签订丧权辱国二十一条的处境极为相似,都是在我们中国面临危机的时候,邻居的那头恶狼就会趁机扑上来咬一口,不咬下一块肉来决不罢休。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袁世凯和二十一条那些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很多国人提及二十一条必痛骂袁世凯,但二十一条究竟是什么呢,我想在座的没几个人知道它的详细内容。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裴迪南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德奥同盟国的一方向俄英法协约国开战。

    1914年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提出德国直接将山东权益交还被拒,于是决定保持中立。当时美国注意力已转移至欧洲,而英国则希望RB能成为在其远东盟友。

    RB于是在8月对德宣战,出兵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山东半岛。1915年,RB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意欲独占中国的权益。

    RB趁机谋划夺取德国在华的侵略利益。九月一日,RB陆军在山东半岛登陆,向德军开战,十一月七日,被围困两个月的德军在青岛向日军投降,随后,RB继承了德国在华的一切侵略权益。

    在得知日军侵占山东半岛后,袁世凯召开内阁会议,袁世凯在会议上决定仿照1904年日俄战争时期的老办法,划定日军出境的走廊和交战区,以尽可能防止战争波及其他地区。

    然而,战胜方RB人的野心不会满足于继承德国的既得利益,1915年1月8日,RB驻华公使日置益向袁世凯抛出了RB政府的对华五大项共二十一条要求,依照这些要求,RB不仅要把山东和东北变为他的殖民地,还要把整个中国变成它的保护国,这就是历史上骇人听闻的二十一条。

    条约共五号,二十一款:

    第一号,关于RB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共四款:

    RB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SD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力利益让与等项处分,中国政府概行承认。

    凡SD省内并沿海一带土地及各岛屿,无论以何项名目,概不让与或租借与他国。

    RB建造由烟台或龙口接连胶济路线之铁路。

    中国政府从速自开SD省内各主要城市作为商埠。

    第二号,关于“RB国在南满洲及东部NMG享有优越地位”,共七款:

    两订约国互相约定,将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并南满洲及安奉两铁路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为期。

    RB臣民在南满洲及东部NMG营造商工业应用房厂,或为耕作,可得其须要土地之租借权和所有权。

    RB臣民得在南满洲及东部NMG任便居住往来,并经营商工业各项生意。

    中国政府允将南满洲及东部NMG各矿开采权,许与RB臣民。

    中国政府如准许他国在南满洲及东部蒙古建造铁路或以该地区课税作抵押他国借款时,应先经RB政府同意而后办理。

    如中国政府在南满洲及东部NMG聘用政治、财政、军事各顾问教习,必须先向RB商议。

    中国政府允将吉长铁路管理经营事宜委任RB政府,其年限自本约画押之日起,以九十九年为限。

    第三号,关于汉冶萍公司,共二款:

    俟将来机会相当,将汉冶萍公司作为两国合办事业,未经RB政府之同意,所有该公司一切权力产业,中国政府不得自行处分,亦不得使该公司任意处分。

    所有属于汉冶萍公司各矿之附近矿山,如未经该公司同意,一概不准该公司以外之人开采。

    第四号,关于“切实保全中国领土”一款:

    中国政府允准,所有中国沿岸港湾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

    第五号,共七款:

    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有力之RB人充当政治、财政、军事等项顾问(该条袁世凯未直接同意,由段祺瑞执政时通过)。

    所有在中国内地所设RB医院、寺院、学校等,概允其土地所有权。

    须将必要地方之警察作为中日合办,或在此等地方之警察署内须聘用多数RB人,以资全面筹画改良中国警察机关。

    由RB采办一定数量之军械(譬如在中国政府所需军械之半数以上),或在中国设立日中合办之军械厂,聘用RB技师,并采买RB材料。

    允将接连武昌与九江、南昌之铁路,及南昌至杭州、南昌至潮州各铁路之建筑权,许与RB国。

    FJ省内筹办铁路、开矿及整顿海口(船厂在内),如需外国资本时,先向RB协商。

    允认RB人在中国有布教之权。

    时中华民国总统袁世凯已经平定了二次革命,并把临时约法修改为大总统一人独大。同时,袁世凯修改大总统选举法,显示出他企图把总统职位世袭。RB政府见机不可失,于是大隈重信内阁议定二十一条,并得到元老的谅解。

    1915年1月18日,RB公使日置益向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直接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并要求中国绝对保密。

    袁世凯接到RB人提出的二十一条后,做出了如何应对呢?

    RB提出的二十一条就是以内田良平的【对华问题解决意见书】为蓝本,这个蓝本具有清晰的侵华步骤和计划蓝图,因此,二十一条侵华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袁世凯在接到二十一条后,表面上未动声色,只是对RB驻华公使日置益说:“事关交涉事宜,必须有外交部主管办理,届时由外交部总长与贵公使交涉。”

    RB公使日置益走后,袁世凯感觉事态严重,立即召集紧急会议,集体讨论对策。

    从现存二十一条档案袁世凯的批示来看,这是袁世凯从政以来遭遇最严重的的外交危机,他对二十一条的批示非常详细,逐条圈注,反复斟酌。

    所幸的是袁世凯的应对还是有效得体的,他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利用各种渠道,想方设法摸清日方的底牌。他先是派出日籍顾问贺长雄返回RB,访问RB政界元老宋芳正义和山县有朋,打探其中内幕;又派人花重金收买RB间谍,调查日方的有关情况,以在谈判中争取主动。

    为配合摸底行动,袁世凯在谈判中故意采取了拖延战术,他首先启用在困难局面前谈判的前外交总长陆征祥,并指示在谈判中逐条商议,拖延时间,随后向日方提出因事务繁忙,每周开一次会,在会议上让陆征祥又拖延喝茶的时间,减少商议的事情。

    袁世凯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RB提出的二十一条并没有经过RB御前会议,而是大隈重信内阁擅自采取的秘密行动。由此袁世凯将二十一条通过报纸及外交渠道把内幕泄露出去,使RB尽快结束同中国的秘密谈判成为泡影。

    此内容泄露之后,不仅国人哗然,在国际上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二十一条成为了当日在美国的头条新闻,美国政府开始对中日谈判进行干涉。谈判有第三方介入后,很多条款就得重新再谈了。就这样袁世凯成功把谈判拖延了四个月。

    RB见在谈判桌上迟迟无法取得进展,随后就在山东、东北、福建沿海各地增兵,并向袁世凯发出最后通牒,限中国在四十八小时之内给予二十一条满意答复,否则就会使用武力。

    对于最后通牒,袁世凯召集各机关首长开会,会议上袁世凯悲愤陈词:“国力未允,难以兵戎相见,只能暂时屈辱;不然,十年之后,非但不能与RB一较高下,亡国危险更甚今日。”

    1915年5月9日,外交部长陆征祥及中方谈判代表将二十一条最后修订本交给了RB公使日置益,危机暂时化解了。

    尽管兵临城下,中国交给RB的修订版和原来的二十一条相比相差甚远,在四个多月的艰苦谈判中,不仅删除了第五条及前四条的部分条款,其他很多原来的侵略条文,不是留置日后磋商,就是加进了限制条件,最后中日签订的二十一条实际上只有十二条。

    那么,在签订了十二条条款之后,袁世凯又是如何应付RB的呢?

    袁世凯老谋深算,对于在条款里说道允许中日杂居地商租权问题,聘请RB顾问的问题,他安排手下积极应对——

    你不是想买租地吗,我叫你一分地都买不到;想杂居,你敢走出属地一步随时随地就会有生命危险。

    至于顾问就更好办了,就像打发乞丐一样随便给两个钱,统统采取‘顾而不问’的办法。

    那一时期,民情沸腾,纷纷抵制日货,爱国情绪日益高涨,在长达八个月的抗议浪潮中,RB成为了过街老鼠,不仅在经济上受到重大损失,国际上也受到了美国和英俄等国的压力。

    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想尽了办法,限制RB在中国使用这二十一条,抵制了RB人在中国的恶劣行径。RB当时在中国并没有占到任何便宜,袁世凯的北洋政府还巧妙地利用放纵民间的反日舆论,打击RB的嚣张气焰。

    就此事件,旅美历史学家唐德刚评价道:RB虽然费尽心机,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弄得臭名昭著,后来也只落得个雷声大雨点小的收场,为天下笑。

    不仅如此,大隈重信也因为未经御前会议贸然就提出的二十一条,导致外交失败经济受损而下台。

    尽管RB试图将中国变为RB保护国的阴谋破产,但中国在这次危机中被迫延长旅大租借期至九十九年。

    结合当时中日双方的实力和国际形势,袁世凯的北洋政府所采取的的外交谈判手段,还是可圈可点。毕竟此时的中日差距太大,当时袁世凯问段祺瑞:如果咱们和RB开战,能坚持多久?

    段祺瑞对袁世凯说道,最多坚持四十八小时。

    所以说袁世凯在谈判中所做的牺牲和重大的让步属于委曲求全的屈辱外交,性质当然不能与卖国相提并论。

    同学们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假如当时袁世凯政府坚决不签订二十一条,我们中国将面临怎样的局面?”

    这个话题太沉重了,现场一片死寂,无人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