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狼行民国 > 第五十七章:学者下海

第五十七章:学者下海

作者:香烟煨石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狼行民国 !

    五老的贺礼是一辆崭新的‘蓝牌’自行车,地道的德国进口原装货。甘光复看到以后乐的眉开眼笑,这个礼物正是雪中送炭,他的自行车前轮毂受损,虽然能修复,但安全系数已经大大降低,现在自己好歹也算是个有钱人吧,用一辆事故车心里总感到不得劲,这两天正思谋着换车,打瞌睡遇到了枕头;到底是生姜老辣,送礼也送得极有学问!

    人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果果妹子第一时间宣誓了自行车的主权,小九哥自然不会反对,他的目光已经瞄准了拉风无比的摩托车,眼眉前先拿旧自行车将就几天何足道哉!

    …………

    在胖叔的带领下,军校的一帮教官极其给力,乔迁宴办的风风光光没出一点岔子,即便这样,甘爸爸甘妈妈都累哑了嗓子,美美休息了一天才缓过劲来。

    接下来还要办一场‘谢东宴’,主角自然是以大东家胖叔为首,还有尽心尽力帮忙招呼客人的二三十个与甘鑑民同科的教官。

    人间事事皆学问,酒席上喝得兴起的胖叔给大伙以乔迁宴为例普及了常规的大型待客之八项原则:

    待客之道一:有内涵的请柬

    待客之道二:周到的路线规划

    待客之道三:因人而异的正餐及下午茶

    待客之道四:简洁明快的仪式

    待客之道五:合理排桌

    一定提前有计划地排桌,按家人、朋友、同事等分类规划好座位区,宾客到场时,东家及时安排客人入座,避免坐一桌互相不熟和现场混乱的情况发生。

    座次的安排也同样十分讲究。例如安排五老的时候依次为校长孙爷爷、老局长陆爷爷、木匠花爷爷、老中医沈爷爷、商贾邝大爷,其中的玄妙仔细体味就会明白一二。

    待客之道六:为特殊客人提供特殊服务

    待客之道七:贴心的伴手礼

    无论是家人、亲戚、朋友、同事,能够抽出宝贵的周末时间来参加你家的乔迁宴,都是一件值得感激的事,为他们准备一份薄礼,聊表心意同样显得十分重要。

    待客之道八:为宾客及时处理小小的突发意外事件

    比如小孩打架哭闹、汤汁撒到衣服上等小意外。

    注意以上八个细节,才会让乔迁宴给客人留下高级新潮得体大方的感觉,倍有面!

    说‘倍有面’三个字的时候,胖叔油光闪闪的大脸充满了睿智与自豪,他端起酒杯给敬酒的诸位教官得体的回礼致意,处处显示出绅士风范。

    这都是千年传统文化养育出来的底蕴,饮毛茹血的番外洋夷根本就学不来半分。

    文化的传承不同,流传的礼仪就千差万别。洋鬼子的贴面礼、吻手礼之类,完全与儒家礼仪‘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美德背道而驰,从而西学遭到辜鸿铭之类大家的强烈反感和抵制;即便是现在,传染性极强的瘟疫也排斥这样的礼节嘛,看来老祖宗还是有先见之明啊!

    …………

    就在老甘家举办乔迁宴的时候,南大的师生与国民政府展开了博弈,最终引发了南大历史上著名的“易名风潮”。

    1928年2月,因“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校名易致混淆且不合常规,校名改为“国立江苏大学”。当时老学究们就忿忿不平,最后好说歹说因为有“国立”二字才勉强作罢。

    谁知国民政府大学委员会的一帮家伙记吃不记打,4月5日委员会又作出决定:“大学区大学均不必加‘国立’二字”,原第四中山大学只称“江苏大学”。

    此举遭到学校上上下下反对,好歹老子现在是亚洲第一高校,妥妥的天之骄子,你特么的与土鸡瓦狗混为一谈算咋回事!

    在老学究们的鼓动下,学生请愿代表团恳请改校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或者“国立中央大学”,但政府大学院没有回复,为此学生罢课三天。

    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学界的大力反响,纷纷指责国民政府大学委员会尸位素餐,一群酒囊饭袋,骂的不亦乐乎。最终,灰头土脸的中华民国中央政府大学委员会于1928年5月16日做出决议:“江苏大学”一步到位改称“国立中央大学”,老学究与学子们方觉得‘倍有面’,“易名风潮”平息,“国立中央大学”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期中考试刚刚结束,汇文中学再一次在模拟联考中一骑绝尘,独占鳌头,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关注,顾凯文校长也把‘课外辅导教材’的编辑印刷工作正式提上了日程。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简直就是胡言乱语,你让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学究提着刀子去砍人,先不说画面违和不违和,能保证他们别把自个弄伤就已经是老天开眼阿弥陀佛了,不是实力不容许,而是专业不对口嘛!

    这一次汇文中学的评议会上,扩大了范围,召集更多德才兼备思想活跃的老师参加讨论,因为有校办粉笔厂的前车之鉴,本来老师们感情上趋于认同,再加之已经取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焉有不赞同之理。

    陈元初老师考据严密,数据详实的可行性报告更是点燃了一把冲天大火。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算账都是一把好手,人手一份的可行性报告文本,刺激的这些清贵们放下了高傲的身段向方孔兄靠拢。

    考虑到将来汇文中学要扩招的可能性,教职员工从现在的四百多人扩展到六百人,即将成立的‘汇文英才辅导’计划投资三十万大洋,每股三百大洋,汇文中学所有教职员工人均一股,其余归校方持有,一旦调离本校,一律按股本价收回;家庭确有困难者,校方可出面联系商业贷款,息费自理。

    一本辅导教材批发价按五毛钱计算,最少对半的利润。不说其他地区,仅仅在南京城就有十万中小学生,每学年人均六本辅导教材,就有十五万的收益;其次,教材的编纂更新,月考周考小节考试卷出题等等,基本以汇文中学的老师为主,只要参与到项目里面,这部分收入预计几乎可以与每月的薪水持平。

    汇文中学已经收购了南京城半死不活的‘紫金山印刷厂’,主要是看中了它距离学校不远,而且有一批熟练的印刷工。

    顾凯文校长当仁不让出任董事长,特聘原上海六合纺织厂的张技正为总经理,副经理的最佳人选是陈逻辑和农夫王永成,一人主抓精品内容的编辑,一人保障机械设备的维修和正常运转。

    不到一学年就可以收回全部成本,谁不干谁特么才是傻子!

    评议会吵成了一窝蜂,顾校长和教育长大人没有制止,两个老狐狸成竹在胸,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

    “这件事情大家先不要大肆宣扬,只在我们内部知晓就行。现在我宣布汇文中学正式启动‘辅导教材’项目,筹备委员会为……”

    谁说秀才办事拖泥带水,在他们熟悉的领域,有顾凯文这样高瞻远瞩魄力十足的内行舵手坐镇,照样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这一次,汇文中学评议会没让甘光复同学参与,你想啊,如果每件事情都要向一个学生请教,那为人师表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每一位师长都希望自己的弟子出类拔萃恨不得倾囊相授,但是在他们更希望这样的事情最好发生在将来而不是眼下,你可以想象现教的学生与老师坐而论道,全方位碾压师长,这不是活生生打脸吗。

    当然,老校长和教育长岂能轻易对这块‘试金石’弃之不用,各项事宜安排妥当,自以为万无一失以后,有一天以汇报思想的名义,叫甘光复同学到会议室,貌似无意中提起了这件事情。

    “光复,最近你母亲好点了吧?”

    “校长伯伯,托您老的福,最近已经好利索了。”

    “那就好,那就好!”

    老校长显得愈加慈祥和蔼:“我看了你的摸底考试,成绩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如此绞尽脑汁的计算分数,也真难为你了。”

    “校长伯伯,您老不是经常教导学生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学生还差得远。”

    “哈哈,好你个小滑头,随你的便,但是我告诉你,你要及早做好准备,七月份的五省联考中你拿不到前三名,别怪我不客气,勿谓言之不预也,你自己好好掂量掂量。”

    “校长伯伯,教育长伯伯,学生一定努力,但我只能保证不名落孙山。”

    “哈哈哈哈!”

    老校长心明眼亮不屑一顾:“你小子想跳槽进南大,门都没有,除非夺魁还能考虑考虑。”

    甘光复同学激灵一下来劲了:“校长伯伯,教育长伯伯,这可是您二老说的,假如学生摘得桂冠,到时候可不能反悔。”

    “笑话,你小子可以不要脸,我顾启农岂能言而无信!”

    “对不起,学生唐突了。”

    “不要演戏了小滑头,你看看我们已经启动的‘英才‘辅导计划’如何,前段时间不是你母亲生病吗,我们就没打扰你。”

    “校长伯伯,辅导教材计划已经开始了,快让学生看看。”

    甘光复同学极力装出一副刚刚得知的样子,其实详细的内幕爱德华早就给他透底了。

    “奥哟,大手笔啊,校长伯伯,啥时候咱们汇文中学收购了一个印书局啊,我咋不知道?这以后可就方便多了!”

    看到甘光复同学惊喜异常若有所失的样子,老校长和教育长会心的相视一笑。

    “诶,校长伯伯,这次您老咋亲自出山了,不应该呀?”

    教育长语重心长的说道:“臭小子,这你就不懂了吧,以往都是纯粹的商业行为,校长当然不会参与;这次不同呀,你好好想一想,这可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千秋功业,有位置老夫都想露一回面。”

    “原来如此,明白了。”

    甘光复同学努力的想表现一番:“校长伯伯,教育长伯伯,你看这样的话,一学期我们就可以提前收回成本,说不定还会有盈余……”

    “赶快说来给我这个董事长听听,此计是否可行。”

    …………

    能让一个不愿担任省教育厅厅长,德高望重的老学究下海兼任董事长,如果传扬出去,这大概会颠覆学界的认知,丝毫不亚于八级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