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狼行民国 > 第三十七章:明修栈道

第三十七章:明修栈道

作者:香烟煨石头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狼行民国 !

    第三十七章:明修栈道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说白了无非是一个交际圈的问题。

    华夏同学会是由我国顶尖企业家,凭借“校友”和“学友”关系组成的企业家组织。它能量非凡却低调神秘。想当年三聚氰胺事发后,面对蒙牛的危机,为了防止境外机构恶意收购,牛根生在华夏同学会上发出万言书。

    有道是: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柳传志连夜召开联想控股董事会,48小时之内就将2亿元打到了老牛基金会的账户上;新东方俞敏洪闻讯后,二话没说,火速送来5000万元;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也为老牛基金会准备了5000万元救急;中海油傅成玉总经理打来电话,中海油备了2.5亿元,同时派人来企业了解情况,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取;田溯宁、马云、郭广昌、虞峰、王玉锁等等都打来电话,随时随地可以伸手援助;香港的欧亚平联系境内的王兵等长江商学院的同学纷纷买进蒙牛股票,以支撑和拉升股价。

    可见,当遇到困难的危急时刻,有交际圈的朋友伸手拉你一把是一件多么的重要。

    但是所有的人脉都需要通过交际圈来积累,只有一起经历过困苦,才能携手未来。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官二代从政,富二代经商,农民工的后代只能搬砖送快递……;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别特么做梦了,‘寒门出贵子’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寒门走出来的贵人,在十四亿庞大的人口基数中简直就是凤毛麟角,偶尔出现一个半个,立马就标榜为天窗里的稻草,让芸芸众生去追捧,演绎一出伸手可及却很难实现的励志故事。

    金陵城的圈子并不大,小奸商的故事在某些圈子里不是什么秘密,流传开来为人津津乐道作为饭后茶余谈资消遣。

    细细想来,能成为交际圈里的谈资也是一种无形的资本,有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1928年2月20号,作为国民政府的喉舌【中央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一条重磅消息——

    外交部、财政部、教育部、工商部联合发布消息称:我国‘上青天’纺织机械技术服务公司与‘国立中央第四中山大学’联合研发之纺织机械技改技术,于上海六合纺织厂试点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是世界纺织机械一场新的技术革新。

    据“国民革命之方略”四条:

    一曰使革命军愈与人民密切的结合;

    二曰造成廉洁之政府;

    三曰提倡保护国内之实业;

    四曰保障农工团体之利益并扶助其发展。

    该项革新理应受到国民政府的扶持与保护,但由于目前国内工业基础薄弱,经国民政府四部委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对外出售该项成熟的技术,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国内外华商巨贾投资创办实体,振兴民族工业,国民政府将从土地划拨、资金扶持、减免税收等各方面予以大力扶持……

    具体事宜与外交部对外商贸司接洽,计划将于三月中下旬在首都南京举办拍卖会。

    围绕这条消息,各部委发表了职责范围内更加详细的优惠政策、部长访谈、专家学者评论、六合纺织厂技改实录等丰富多彩令人眼花缭乱的内容,就连目前有关于北伐的进展报道都被挤成了豆腐块只占据小小的一角,可见国民政府的重视力度之大。

    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转载,很快就形成一股前所未有的强大舆论风暴,席卷大江南北,触动海外神经。

    安乐酒店一幽静的雅间里,顾维钧大使做东,招待两位来自沪上的友人陈训恩、潘公展,有外交部武司长,南大胡雪峰院长作陪。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几个人摆起了龙门阵。

    “少川兄,现在就连路边摆摊的小贩都谈论今天报纸上披露的事情,一个个说得天花乱坠都像是识货老人,可不才却雾里看花,越看越糊涂,几位都是参与者能否指点一二?”

    “彦及老弟,这回你可着相了。大道至简,大象无形,一切都在阳光下山显水露,我不信以你抽丝剥茧的功力看不出一点端倪!”

    “哈哈,晓得了,小弟自罚一杯!”

    “近日为兄在金陵捡了一个便宜弟子,有趣得紧,想不想听听这小子的趣闻?”

    “哈哈,画蛇添足了不是,少川兄,说不说在你,听不听由我,罚酒罚酒!”

    “说来这家伙与你我都还有点渊源,勉强算是个小师弟吧!”

    “这话咋说?”

    “他是启农先生的弟子。”

    “奥,明白了。启农先生桃李天下,有两个锋芒毕露的少年英才弟子也不足为奇嘛。”

    “这回你可没料到,这家伙简直就是妖孽,我看不是孙猴子转世也差不离多少。”

    于是乎,在众人有点夸张的描述中,一个如灵狐似顽猴的儿郎活灵活现犹如在眼前。

    “……还没一年的光景,从勤工俭学的小小弹弓起步,汇文中学粉笔厂,上青天技术服务公司,都有它的身影存在,更是技改技术的原创者,你说不是妖孽是什么!

    这家伙小小年纪却狡诈如狐,每一次惹祸都蕴含自污的深意,想掩盖他耀眼的光芒。

    我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家伙就是上海古漪园庙会的肇事者,心狠手辣令人胆寒,我都不知道该如何下准确的断语来评价他。

    前几天在总统府一见面,这妖孽就给我来了一刀,到现在还都隐隐作痛……”

    “少川兄,说详细点,能让你心痛的人可不多,这可是奇闻!”

    …………

    等顾维钧大使讲述完这段逸闻,在场的一个个目瞪口呆失却了方寸。

    额滴个乖乖,能如此精准到位拿捏到顾大使的痛点也是没谁了……

    “干杯!”

    胡雪峰院长举杯走了一个:“哈哈,我以为只有我着了那个臭小子的道,现在看来有伴了,总算不孤单了嘛!”

    “怎么,还有故事,还不痛快点,服务员,上酒添菜!”

    添酒回灯重开宴,与尔同销万古愁。

    陈布雷(1890年—1948年),本名陈训恩,字彦及,号畏垒,笔名布雷,浙江慈溪人。因才华出众,20多岁就在报界享有盛誉,抗战时期,陈布雷以“迷津唤不醒,请作布雷鸣”的如椽之笔,写出了多篇激扬民族志气的不朽文章,是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很受关注而颇有争议的人物。

    1907年,陈布雷入浙江高等学堂就学,1911年毕业,名列第四名,同年秋应上海《天铎报》之聘,任撰述,开始用“布雷”为笔名。他才华出众,勤勉敬业,很快成为上海报界的著名记者。

    1927年,他与潘公展同至南昌见蒋校长,同年加入国民党,4月出任ZJ省政府秘书长,5月赴南京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处书记长。

    1928年,陈布雷辞去中央党部秘书处书记长职,赴上海任《时事周报》总主笔,创办《新生命月刊》。

    …………

    上海滩的香榭尔酒吧,同样聚集着一群深眼高鼻的洋大人,端着高脚酒杯,肆无忌惮的谈论着今天【中央日报】发布的重磅消息。

    咳!咳!该死的洋大人,该死的兽言鸟语,名字太特么拗口难记,只好用习惯用语替代啦。

    约翰牛:“兔子刚刚搞出来一件新鲜玩意,急不可耐要卖出去,诸位怎么看?”

    山姆大叔:“不卖也只能砸在手里还能咋办!”

    高卢雄鸡:“孬,孬!一根胡萝卜?不行就两根!反正不能再多了,剩下的我还要拿去安南喂猴子!”

    “哈哈哈哈!”

    洋大人们的笑声也别具一格像一阵海上的飓风。

    大婶家的笑了:“我这里就连胡萝卜也不会有,我认为根本就用不到嘛!”

    虽然舔爪大婶家的经常屈膝弓背奴性十足,但在一众洋大人的眼里并不受待见。

    “山本先生,要有绅士风度,我们可都是文明人。”

    “吆西吆西!兔子眼里的宝贝在我大-和民族的眼中什么都不是。一个骑着马的农夫永远无法追赶驾驶战车的武士,而且我相信距离会越来越大滴!”

    袋鼠先生说道:“虽然我不喜欢兔子,但这一次兔子的东西还是有点意思,既然诸位都瞧不上眼,在下想试试看,回头可不能和我争啊!招待,今天诸位大使的酒水都算在我的账上,哈哈!”

    约翰牛:“袋鼠先生,在场的估计也就只有你感兴趣,放宽心,不会与你竞拍,你唯一的对手是那些海外的兔子,只要搞掂他们就OK。”

    北极熊永远看谁都不顺眼,只顾着与伏特加较劲,现在已经差不多醉眼迷离,喷火的目光在大洋马的屁股上乱转。

    …………

    这一夜,沪上的各个领事馆都灯火通明彻夜未眠,一道道无形的电波穿透星空,消失在无穷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