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召唤之三国霸业 > 第0354章 洛阳喋血

第0354章 洛阳喋血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召唤之三国霸业 !

    大汉国永汉元年十一月中,洛阳。¤頂點小說,

    天子下旨,拜董卓为大汉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尊宠之致。

    同时,董卓下令立古文经学为官学,设立设《周礼》、《左传》、《谷梁》、《古文尚书》、《毛诗》五个博士、以示朝廷对古文经学的认可。

    这个举动引发了太学诸生大乱,双方随即产生冲突,接着冲突演变成了流血事件。

    袁隗的门生弟子多,气势旺,受到的打击也最厉害。

    等司隶校尉宣璠带着卫兵赶到太学驱散了闹事的诸生后,地上已经躺倒几十个了。

    事情闹大了。

    太学诸生们并不畏惧,他们冲出了太学,组成了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一路呼号,直扑北宫。他们在北宫门外跪了黑压压的一片,声泪俱下的恳求天子立即废除古文经博士,禁绝古文经学。还有一部分诸生依旧在城内四处游行。洛阳城里一片混乱。

    杨阀的杨奉、杨秦,伏阀的伏完,崔阀的崔烈,种阀的种拂,张阀的张温,王阀的王谦等诸多京中的门阀世族的当家人陆续赶到北宫门外,声援今文经学博士、诸生,更有京中皇室权贵刘弘、刘廷、刘博、刘表等诸多宗室赶来助阵。一时间,北宫门外声势惊人,吼声如潮,洛阳城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

    天子和诸多大臣惶恐不安。董卓不为所动,泰然自若。他下令北军八校尉立即出动,各领兵马分驻京畿八关。中郎将董越领一万军回长安驻守,中郎将段煨领一万军驻守潼关,中郎将牛辅领一万军驻守函谷关。司隶校尉宣璠、河南尹王允、城门校尉伍琼各领卫兵巡视洛阳城,防止有人趁机闹事祸害百姓。

    至于诸生名士大儒,随他们闹去,想怎么闹就怎么闹。

    然而。董卓低估了士人的力量。

    几天后,河南尹、弘农郡的儒生纷纷聚集到洛阳,洛阳反对古文经学为官学的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强烈。而长安和三辅的儒士也开始在长安城游行,并数次冲击京兆尹府,京兆尹董旻在驱赶闹事儒士时遭到了刺杀,差点丢掉了性命。

    同一时间,天子诏书所达的州郡儒士也纷纷聚集于郡府衙门请愿,不过这些地方儒士较少,一般也就是以请愿上书和辩论为主。不像洛阳、长安的儒士,大有不死不休的架势。

    但即便是如此,各地州郡的长官还是纷纷上书,其中东郡太守乔瑁更是把矛头直接对准了相国董卓,怒斥他擅权祸国,妄改祖制,应该引咎去职。

    随着乔瑁的这一道上奏,朝野上下几乎在一夜之间同时痛骂董卓,洛阳诸生儒士更是咬牙切齿。恨不得生吞活剥了他,要求董卓请辞去职,滚回西凉的喊声响彻了洛阳城。

    董卓下令中郎将郭汜、胡轸率军进城,包围太学和所有参予北宫请愿的门阀世家。命令虎贲校尉李傕、胡骑校尉樊稠领军驱赶聚集在北宫门外的博士、诸生和名士大儒。若有抗旨不遵者,立即抓捕。

    然而,董卓军令里的“驱赶”到了李傕和樊稠的嘴中却变成了“捕杀”,西凉铁骑趁着夜色冲进了洛阳城。展开了血腥屠杀。

    一夜之间,太学五位博士,三千多名诸生。几十位名士大儒成了刀下亡魂。洛阳城有十七座府邸变成了坟冢,皇亲国戚,门阀世家,西凉人逮谁杀谁,浓烈的血腥弥漫在洛阳城上空。

    血腥的屠杀让洛阳暂时安静了下来。凛冽的寒风里,北邙山下的哭声显得格外的凄厉惨绝,严冬悄然来临。

    凡参加北宫门外请愿的门阀世族无一例外受到了宗室叛乱的牵连,府邸被围,家主被责令献请罪表。诸多大臣因此事被罢免官职,回家闭门思过。滞留京师的诸多名士大儒被强行遣返原籍。太学休学,太学诸生被北军士卒强行驱赶离京。

    京兆尹董旻接到天子的圣旨和相国董卓的急书后,立即对长安城的门阀世族和诸生大儒展开了软硬兼施的劝抚和驱赶。十几家门阀被围困,一百多名举止过激的儒士被抓了起来,长安城也逐渐恢复了正常。

    今文经学儒士们的请愿大潮延续了十几天之后,终于在十一月底被董卓强行镇压了下去。

    同一时间,关于相国大人董卓屠杀数万儒士,血洗北宫朱雀门,诛杀数十名宗室大臣的消息开始在京畿传开,接着迅速向各地州郡蔓延开去。

    ………………

    大汉国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二月。

    本月初,天子下诏,废光熹、昭宁、永汉三今年号,仍称本年为中平六年。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单于庭,北疆诸事大议同时在三个大帐里进行,每天都有不同的区域长官聚议不同的事,争论非常激烈,进展也很快。

    大漠胡族诸部的领地划分,诸郡县的设立,和内郡的互市,胡骑募兵制等等一一得到确立。诸部大小王,部落大人按照大汉律,穿大汉官服,佩戴各极印绶。

    有关边郡的屯田、畜牧、互市,筹建牧马苑,安置灾民等诸事经过各郡太守的多番商谈,最后也定出了较为具体的运转之策。

    隶属于骠骑大将军府管辖的军屯、民屯在国渊、王修等人的努力下,诸多疑难之事也得到了解决。

    李翊下令在蓟城北郊的天寿山脚下筑建忠烈台,以告慰大汉英魂。同时下令,将天寿山作为阵亡将士的陵园,所有阵亡将士的遗骨都将葬在这个陵园中。

    ………………

    大汉国中平六年十二月上,冀州邺城,银妆素裹。

    袁绍临时居住的驿馆大堂内,袁绍居中而坐,刘表、乔瑁、许攸、郭图、逢纪、陈琳、淳于琼等围在四周。

    刘表已经来了两天了,袁隗让他带给袁绍的那个锦囊内装的是一份讨董檄文。

    按照约定,袁绍拿到这份檄文后,应该立即传递到各地州郡,再由前太尉乔玄之子,东郡太守乔瑁举起讨董大旗,向天下人宣告讨董檄文,但这份檄文到现在也还没送出去。

    让乔瑁率先举起讨董大旗,这是袁隗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由于聚集各地州郡兵马威逼洛阳的后事颇难预料,所以袁隗并不打算让自己的家族子弟首先跳出来惹火上身,以免危及到自己和居住在洛阳的袁阀势力的安全。

    如果自己被董卓抓起来了,事情的发展就由不得自己控制了。袁隗必须要保证自已能一直控制局势的发展,所以他挑选了和袁阀关系极为亲密的乔瑁。

    在目前各地州郡的官吏中,若论家世,除了袁绍袁术外,以乔瑁最为显赫。

    前太尉乔玄在中平元年病逝后,乔家迁回豫州梁国。为了躲避战火,乔家长子乔羽携族人迁到扬州皖城,从子乔瑁从辟于三公府。

    乔家是大汉国历代官宦世家,乔玄历任齐国相、汉阳太守、度辽将军,后来为九卿直至太尉,在大汉朝军政两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和很多门生故吏。

    乔玄性情刚烈,谦俭下士,子弟亲属中向来没有因为他的关系而做到大官的。乔玄死时,家无居业,丧无所殡,为世人所称颂。

    由这样的高门后代举起讨董大旗,必定能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拥护,而由他宣告的讨董檄文,也必定能得到各地士人的认可和信任,这对举兵威逼洛阳有莫大的好处。

    其次,乔玄有数次性命之祸,但都被袁阀救下了,乔家欠袁家的人情,不答应都不行。

    乔玄少时任睢阳县功曹,他向豫州刺史周景揭发陈相羊昌贪赃枉法。周景对他颇为赏识,就派他去陈(今淮阳)查办。乔玄至陈,尽捕羊昌所有宾客,穷究羊昌之罪。

    大将军梁冀与羊昌交往甚密,闻讯后急忙派人携旨去救。周景恐惧,急令乔玄回到睢阳。

    乔玄夷然不惧,一手拿圣旨,一手就把羊昌杀了。乔玄因此获罪。时为太尉的袁汤非常欣赏乔玄,把他救了下来,并举荐其为洛阳左部尉。

    后来梁翼的弟弟河南尹梁不疑为泄私愤,诬陷乔玄违律把他抓了起来。袁汤再次出面把乔玄救下并派人把他送回了老家。大将军梁翼被杀后,乔玄开始平步青云。

    乔瑁初始也不愿意做这个出头鸟。这事要是成功了,董卓失去了权柄,自己当然是位居首功,但如果失败了,自己可就完了。袁隗后来许诺他,如果事成,奏请天子拜他为三公。乔瑁随即决定承担这个振兴大汉的重任。

    檄文没有送出去的原因是因为檄文上的最后一句话,让袁绍等人无所适从。

    最后一句话是袁隗临时加上去的,意思是说当今天子是董卓拥立的,等铲除奸佞后,要废黜当今天子,扶弘农王刘辩重登帝位。

    这是为什么?当时废黜弘农王刘辩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现在这么说,不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吗?而且废黜当今天子,肯定要激怒骠骑大将军,这不是逼着骠骑大将军和董卓联手吗?太傅行此必败之招,到底用意何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