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娇娘敛财手册 > 42.第 42 章

42.第 42 章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娇娘敛财手册 !

    她说不稀得要, 以后得细细地挑, 却说张继比杨芷强太多了。

    这话是什么意思?

    分明是说她辛媛比杨芷强出十万八千里去。

    杨芷气得没再说话,扭头进了屋子,连晚饭都没出来吃。

    第二天一早,在辛氏面前哭着回绝了亲事。

    辛氏已听说她跟辛媛发生的口角,耐心地劝她, “阿媛口中没遮拦, 你不用搭理她。姑娘家嫁人好比第二次投胎,千万别因为置气耽搁自己。”

    杨芷不说话, 只是哭着摇头。

    辛氏又道:“你如今在气头上, 且不用着急, 等过个两三日再答复我也不迟。”打发走杨芷后,转身将辛媛叫了去,板着脸道:“阿媛, 你太令人失望了。平常你也只是心直口快, 没想到竟是丝毫不懂人情,不近人情。”

    辛媛辩解道:“姑母, 我确实没想跟杨芷吵架, 就只是开个顽笑, 哪想到她连这点顽笑都经不起。再者我的话也没错儿, 张家公子那点不如她了?杨芷是姨娘生的,能嫁给官员家的嫡出儿子, 有什么不满足?我上面两位姐姐嫁得可都不是官宦人家。”

    辛氏也是觉得张继完全配得上杨芷, 听辛媛这样说, 默了片刻道:“不管配得上配不上,你就不该说这样的话,一个小姑娘平常不学点针黹女红,倒是天天把嫡出庶出挂在嘴边,是从哪里听来的浑话?”

    辛媛小声嘀咕道:“我娘说的,我大姐二姐是庶出,她们的亲事我娘半点没沾手,都是我爹独自决定,我娘只帮忙置办出嫁妆。”

    所以,辛农将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得意门生。

    辛氏顿一顿,语重心长地说:“阿媛,以后你说话前先思量思量再开口,再不许这样胡言乱语折人脸面。”

    辛媛不情不愿地答应了。

    三日后,杨芷再给辛氏回话时,只一口咬定不乐意,其余的什么都不说。

    她既然如此决绝,辛氏想着强扭的瓜不甜,便不强求,只得给薛太太写信将亲事推了。

    杨萱极是感慨,心想杨芷跟这位张继果真是没有缘分,前后两世都错过了。

    而辛媛却悄悄告诉杨萱,“我觉得阿芷姐本来就没看中张公子,不过是拿我当替罪羊罢了。她这人心思真黑暗,你以后可得当心别被她欺负了。”

    杨萱笑笑,没应声。

    再过数日就是杨萱的十岁生辰。

    跟头几年一样,辛氏只吩咐厨房煮了长寿面,并没有大肆操办。

    府里众人都备了礼,诸如笔墨纸砚香囊帕子等物,各自不同。

    夏怀宁在学里不得空过来,却是打发小厮长福送来一匣子笔,有画人物花鸟的狼毫,有用来晕染的大小白云,还有排刷等等。

    杨桐记着杨萱的话,推辞不受。

    长福苦着脸打千作揖,“公子要是不收,小的回去免不了一顿板子,您老大人大量,体恤一下小的。”

    杨桐想着总是夏怀宁一番好意,笑道:“现下二妹妹大了,母亲吩咐过不得轻易往里传送东西。这样吧,东西我留下,权当怀宁送给我的,我承怀宁的情。”

    长福千恩万谢地出了门,拐过胡同,瞧见辛氏旁边的大丫鬟文竹正跟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拉拉扯扯的。

    男子像是给文竹什么东西,文竹不肯要,那人却硬塞进文竹手里,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长福嘴里“啧啧”两声,心道:原以为杨府是书香门第,没想到下人也免不了私相授受,可见天下乌鸦一般黑,没有哪处更干净。

    文竹怀揣着荷包匆匆忙忙回到正房院,对辛氏道:“我以为谁找我呢,竟是三舅爷。三舅爷说二姑娘整生日,送了样东西。我本是不想要,三舅爷非得给。”

    说着将荷包交给辛氏。

    辛氏打开来看,里面是只极普通的银镯子。镯身全无纹饰,只镯口做成丁香花形状。

    镯子看着挺粗,掂起来份量却不重,应该是空心银,或者里面掺了假。

    可不管怎样,总归他心里还惦记着杨萱。

    辛氏叹口气,将镯子仍旧放进荷包里,“送给二姑娘吧,对了,三舅爷看着精神怎样,胖了还是瘦了?”

    文竹低声道:“瘦了不少,而且看着比往常显老相。”

    “都是咎由自取,”辛氏恨恨地道,“自己不上进也怨不得别人。”

    文竹不敢应,躬身退了出去。

    杨萱见到荷包很是高兴,先没有打开,而是仔细问了辛渔近况,待文竹走后,才欢天喜地地戴在腕间。

    辛渔的眼光是极好的,镯子虽然简单却很好看,尤其在丁香花下方,还刻着两个小小的古篆字——忘忧。

    萱草即为忘忧草。

    杨萱心头一动,想起辛渔束发的竹簪,簪头也刻成丁香花。

    于是轻轻旋转着丁香花,旋过五六下,镯口脱落,里面卷着两张字条,一张写着,“遥贺萱萱芳诞”,落款是三舅舅。

    另一张则写着,“镯子里可以放仁丹,也可以把你的私房钱放进去”。

    杨萱欣喜若狂,将两张纸都撕成碎片,又急火火地翻腾长案下面的木匣子。

    匣子里本来盛着她历年积攒的月钱,去年腊月,她把所有积蓄都给了辛渔,现在只有十几两散碎银子。

    碎银子却是没办法塞进镯子里,得先换成银票才成。

    吃晚饭时,辛氏便瞧见杨萱腕间的银镯子,叹一声,“你倒是跟你三舅舅投契,我给你的碧玺石手串怎么不戴?”

    杨萱笑道:“碧玺石太贵重,这几天我要去厨房做菜,怕沾上水沾上油,银镯子不怕。”觑着辛氏脸色,又低声求恳,“我能不能去看看三舅舅,跟他道声谢?”

    辛氏毫不犹豫地回答:“不行。”

    没有半点通融的余地。

    杨萱只得打消这个念头,倒是往厨房里做了先前秦笙说的面疙瘩汤,又跟王婆子学会了用面引子发面以及怎样给包子皮捏褶子。

    等到落雪的时候,她已经可以很熟练地蒸出来一锅包子。

    肉馅的包成圆包子,素馅的捏成稻穗状的长包子,再围着摆一圈婴儿拳头大小的葱油花卷,一锅蒸出来既好吃又好看。

    辛氏又单独带着杨芷去赴过几次宴,可相看的人家不是没有张家家世好,要么就是人才不如张继上进。

    总之,都没能成。

    进了腊月,人们开始忙年,这种宴会也便暂且告一段落。

    启泰十九年的冬天格外冷,雪一场接着一场,前面残雪未化,紧跟着又落上一层新雪。

    京都的柴米粮菜价格飞涨,恨不得是冬月的两倍。

    饶是如此,铺子里也常常缺粮少菜。

    百姓除了骂娘之外,并不着急,因为今年风调雨顺收成不错,只苦于路途难走,粮仓里的粮发不到粮铺里。等天气好转,铺子里自然就有了粮。

    杨家也不愁,杨修文找了个好天气,到车马行雇上两辆车,从田庄拉回来一车米,半车菜和半车鸡鸭鱼肉,足够他们应急。

    杨萱开始学着和面擀皮包饺子。

    王婆子本就有一手灶上的好活计,既然杨萱愿意学,少不得使出浑身解数来教。厨房里三个当差的有了口福,连续好几日天天吃饺子。

    过完年,雪仍是不见停,全国各地渐渐有灾情传来,尤其是辽东和宁夏,都有房屋倒塌百姓伤亡的情况。

    雪上加霜的是,鞑子集结十几万兵马在西北边陲杀戮抢夺。

    正月十三,榆林卫接连送来三道战报,道道都是战事紧急请求援兵。

    也便是因此,启泰二十年的上元节格外平淡,灯市上没有搭建灯塔,而逛灯会的人也格外少。

    杨修文倒是带着杨萱与辛媛去转了一圈,只买了数盏花灯就兴致索然地回去了。

    辛媛直抱怨没意思,不若扬州的灯会热闹。

    正月十八朝廷开印,太子自动请缨率兵御敌。

    启泰帝允他二十万兵马,带足粮草,并亲自送出德胜门。

    原先由太子坐镇的几处衙门则分别交由其他皇子暂管。

    出了正月,天气一天比一天暖了,下过两场春雨后,柳梢抽出新绿,草芽也发出嫩黄,河面的冰早已解冻,而人心则渐渐开始活泛起来。

    杨修文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原本申正之前便可下衙,现在常常酉正时分也不能赶回家。

    虽然忙碌,气色却极好,清俊的脸上总是挂着从容笃定的笑。

    因为杨修文欢喜,连带着全家的气氛都很好,尤其是杨芷,先前因亲事不顺而沮丧的心情早已不见,又恢复成往常的端庄温柔。

    三月里,杨芷满了十二岁。

    秦笙给杨萱写信说她的亲事最终没有成,因为男方改了主意不打算往京里调动而是留在大同戍边。

    杨萱很替秦笙感到高兴,总算不用给人当后娘了。

    与此同时,辛氏也接到了大舅母的信,大舅母打算在京都买处宅院,不日就要启程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