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重生六零甜丫头 > 172.碧山与野菜

172.碧山与野菜

作者:爱小说的宅叶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重生六零甜丫头 !

    次日清晨, 淡淡晨雾弥漫, 天气偏凉,院子里杂草与树叶挂着晶莹的露珠。

    背着小五的叶妈妈,与叶二叔叶二婶, 早就去生产队上工干活,思丫头与晓丫头则被送去白家学习, 余下众人正在准备登山的物品。

    甜妹儿搬个板凳, 坐在屋檐下, 瞅着院子里的大榕树发呆。

    叶家还真是‘富有’。

    随便种的一棵乘凉榕树,它的树叶与果实, 既可以吃,又可以用作药。

    叶奶奶已经试着用温水泡几片榕树叶, 许久后捞出,重新用开水泡‘茶’喝。老实说,味道跟温开水没啥区别。

    暂且不存‘树叶’, 叶三叔爬上木梯,正将土屋顶上的野菜铲下来。甜妹儿赶紧起身去帮他稳住木梯。

    “甜妹儿真乖!晚上有菜吃哩!”

    叶三叔笑兮兮夸赞一句。

    屋顶上的这类野菜, 当地称为“马蜂菜”, 它生命力顽强,在墙角、田野、溪沟、房顶都可以生存, 而且还能治疗贫血症。既能吃又能治病。

    因为马蜂菜在山脚山上都很常见, 屋顶上年年都长, 时多时少, 在往年它也是叶家人常吃的蔬菜之一。

    凉拌马蜂菜可以保留自然清香, 用盐油蒸菜更美味,还能用杂粮面做出马蜂菜窝窝、马蜂菜大饼、马蜂菜面汤等各类菜肴。

    还没出门,叶家人已有收获,可喜可贺。

    尤其是马蜂菜,它的味道不下于青菜类的蔬菜。

    等叶三叔将野菜树叶打包存好,叶爷爷他们提着几个用麻布封严实的大背篓,从屋里出来,弓·弩、木箭、弹弓、硬木棍、铁铲、镰刀、铁楸等工具与武器都不可少。

    山林虽没有猛兽,但毒蛇毒虫蜈·蚣鸟类的有危险性小动物,依旧不算少。

    叶爸爸拿出一张蓝色粗布,将数十根削硬的木箭放在中间,然后包起来,将对角缠紧,在尾部打上一个活结,斜挎在肩上。

    里面的箭既不会掉出,方面插·取,可以随时与手里的弩配合。突然从黝黑的庄稼汉,变成手拿弓·弩的猎人。

    ‘小米妹’甜妹儿星星眼。

    她觉得特别眼熟,武侠电视剧里的江湖高手们,好像有的也这么玩。

    等叶家人背着大背篓出门时,两条威风凛凛的大黄狗,突然从旁边窜出来,直接扑向甜味儿,与她‘混战’十来回合。

    叶三叔不解问道:

    “这黄狗咋来咱们家了?”

    叶老爷子眸光一闪,立刻想明白:

    “白老爷子曾说,在他采药的时候,大黄二毛充当过猎犬,这应该是他跟‘夏裁缝’,让它们跟过来的吧!”

    对于抢小孙女的臭脾气夏老爷子,虽心底感激,叶老爷子还是看不大顺眼,别扭得很厉害,两人见面常斗‘毒舌’。

    甜妹儿背着小背篓,直接骑在大黄身上,舒坦得眯着双眼,悠闲自得地跟在爷爷身后,一起慢慢朝碧山脚下走去。

    “夏老爷子会不会太宠徒弟?甜妹儿会不会被宠坏?路都不愿意走……”

    断后的叶爸爸,走着走着,情不不禁胡思乱想一堆。

    **

    此时气候已经回暖很长一段时间,山林不止有树叶草根,其中还藏着很多五味杂陈的野菜野果野味。而且,春季的野菜野果野味,比秋季多得多。

    今日去爬二碧山、三碧山的村民们很多,男女老少皆有,穿着一件薄毛衣外加蓝灰外套,汉子们可能少穿一点,老人娃娃们则会多穿一些。

    尽管同村人,两句客套话、见面三分笑,皮笑肉不笑,背地里都在暗自‘防备’,每个人都生怕自己眼底下的野菜,被挖进别人的背篓里,成为人家口粮。

    还未到山脚,最先去眼的是荠菜,春节已过,它数量不多,长势依旧挺好,闻起来有股清香味,是不错味道的野菜之一。

    一见到它,村民们立马蹲下抢野菜,期间少不了推推囔囔,或骂吵两句。

    但凡是有一点理智的人,都会将目光投向山林,多说多骂一两句,不知道得损失多少口粮。

    到山脚的沿路边,否管石头底下、还是溪水沟里面,村民们经过的地方,都犹如蝗虫过境一般,寸‘野菜’不生。

    第一个分岔路口,二碧山与三碧山。

    因为熟练度与安全感,去神山的村民们更多一些,占据百分之七十以上。

    而此刻,家庭成员多的优势尽然体现。

    比如叶家,叶奶奶、叶三叔、叶安诚爬二碧山。而叶老爷子与叶爸爸、甜妹儿与大黄二毛,分开走向人烟更少的三碧山。

    去三碧山的村民里,领路老辈与武力值年轻人更多一些,基本不见小娃娃。骑大黄狗的白嫩小丫头,一颠一颠的,混在队伍中,还挺打眼的。

    ‘老实人’叶爸爸,被同去的乡亲们打趣好几句,都是“出门拴着奶娃娃,耙耳朵,怕老婆”之类的,最后还是被叶老爷子的怒眉瞪眼拯救。

    才踏上山路不久,路两边出现繁多的淡黄如雏菊的花朵,散着淡淡的青香,在绿色草丛里特别显眼。

    这是生命力旺盛的蒲公英,自由自在,哪里都可以生长,也是开春最常见的本地野菜,可以说没有之一。

    当地山林里的蒲公英都是黄色的,带有淡淡苦味,喜欢的人觉得很好吃,不喜欢的,便觉得它苦。

    平日里最常做得是麻辣凉拌蒲公英,在开水锅里焯一下,困干水份,撒点花椒面辣椒粉,有条件还可以盐油蒜末葱姜等。

    凉菜蒲公英配着红薯玉米饼,吃着特别特别香。

    而饥饿的年代,用蒲公英充饥,吃后非常容易饿,将之混一点杂粮粗粮,一起磨碎揉团,煮着蒸着吃,

    虽未苦,但有营养得多,数量足够多的时候,甚至可以代理‘米面红薯玉米’成为家里主粮之一。

    “好多蒲公英,得,快挖啊!”

    “确实多,平日里春种忙没留意,它们饿着点吃,能够咱们吃一个月!”

    ……

    村民们赶紧蹲下来拿起铁楸,挖或铲着一株株像小雏菊的蒲公英,它几乎跟着洒落一路,数量众多。

    为避免惹人怀疑,叶老爷子与叶爸爸,也蹲下来跟着众人一起挖蒲公英。

    甜妹儿撸着狗毛:……青山空间里也很多。

    蒲公英再多,人的需求更多。

    村民们或弯腰或蹲下,铲整整一路,正准备离开,继续前行。

    刷——

    从林间茂密草丛里窜出一条灰褐色大蛇,吓得一怕蛇汉子,将背篓打翻,铁楸也直接扔出去。

    “是王蛇!”

    围观村民们,眼睛变得雪亮,好大一坨的肉粮!

    王蛇学名王锦蛇,以蛇头有王字的花纹命名,是一种‘神经质’、个性暴躁、好战易怒的无毒大蛇。

    王锦蛇常无缘无故会攻击蛇或人,或者其他动物,可能对方的一点动静,都会触碰它的暴怒神经质。

    在种花国的某些省市,王锦蛇被称为菜花蛇,但在碧山村,菜花蛇指黑眉锦蛇,王锦蛇的土名为王蛇。

    值得一提,它没毒、咬不死人、很少偷跑,最喜欢送上门来,被人宰杀掉。遇上基本都会成为村里的肉粮。

    但见,这条蛇动作灵敏,直接吐出红色信子,两蛇尖牙直接咬上对面糙汉子的小腿肚上。

    糙汉子闷声一哼,心里惊惧得厉害,条件反射飞踢一下。

    王蛇正好落在甜妹儿旁边的草丛里,正准备‘无差别攻击’眼前的小丫头,大黄与二毛立马窜出去。

    大黄用锋利的狗牙,死死咬住不断挣扎的王蛇,爪子一撕,顿时鲜血喷出。直到蛇没有动静,大黄才放开王蛇,蛇已经从中间断成两半。

    “真是一条护住好狗!”

    “这恐怕是白大夫家的吧?好厉害!”

    “它们可是村里的守粮英雄。”

    ……

    此类“血腥”场景,却引得村民们一片叫好,恨不得将大黄它们牵回家养。此外还有人在可惜地上的一片蛇血,多浪费。

    叶爸爸捡起半条王蛇,扔给怕蛇的‘五大三粗’汉子。

    “啊——”

    一声尖叫,汉子干净利落躲开飞蛇。

    他又惊又喜又怕,结结巴巴不知道再说啥。

    村里怕无毒蛇的男人不多。

    为数不多的几个怕蛇村民,一定是小时候被蛇咬过,正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童年阴影。

    对于叶爸爸的分享‘肉粮’,他竟激动得热泪盈眶,但怕蛇还是怕蛇,一高壮汉子逮半截蛇,表情跟送命一样。

    村民们心里止不住羡慕嫉妒。

    见此,一片哄笑,各种逗趣或酸话,往外面蹦出。

    汉子羞得很,黑脸涨得通红,但眼底的感激与激动,一直都未消失。

    至于他小腿肚上的蛇牙印,出血很少,疼痛感也就跟针扎差居多。用旁边的一些刺儿菜,嚼碎抹一抹,止血又消毒。

    值得一提的是,刺儿菜也是野菜的一种。

    它有止血杀菌等功能,山民们常用它来止血。当野菜的话,刺儿菜不能吃太多,因为吃多会得贫血症。

    汉子们一边扯着野菜,一边逗笑打嘻哩,抬头却发现叶家人都已经走远,前面丛林拐角隐约露出背影。

    “快点儿,他们家已经在往前便有,我记得林子东边一处,之前找到好多的野山葱、车前草、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