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回到明末当军阀 > 第四百三十三节 洪承畴困局

第四百三十三节 洪承畴困局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回到明末当军阀 !

    调集兵力,弹劾容易。

    主力都在山东淮北一带,轻易是不敢撤回来的,江南只有十来万军队,防守还显吃力,如何能帮助郑成功。

    杨潮现在的首要目标,并不是南下福建,而是往西攻打江西,洪承畴在自己卧榻之侧,始终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但是杨潮也不用担心,自己现在占据主动,是自己进取,而洪承畴只有防守的份儿。

    别以为杨潮突然北上攻打山东,是一时心血来潮,或者是急着扩充地盘,那是一盘很大的棋,是让杨潮拜托战略被动的大计划,而此时效果已经显现出来了。

    早在北方的时候,杨潮故意让赵康带骑兵朝北京腹地突进,不求攻城略地,只是在天津附近转了一圈,目的就是为了让清廷震动,而清廷震动的结果吗,反而是洪承畴倒霉。

    老实说洪承畴此人的谋略已经炉火纯青,杨潮到现在都心有余悸,可以说上次完全被这老匹夫玩弄于鼓掌之中。

    但是,洪承畴能力出众不假,谋略深远不假,可他是个汉人。

    而他的主子却是满人。

    这就是洪承畴的原罪。

    当杨潮让赵康去京畿腹地转了一圈之后,效果就出来了,北京朝堂上一开始一片惊慌,大小权贵们吵翻了天,但是他们不怪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把山东拱手让给杨潮的济尔哈朗,反而一股脑把责任都推给了洪承畴。

    洪承畴又是多尔衮强力启用的,连带说明多尔衮用人不明,其实依然是反多尔衮势力在借机滋事。

    这些人攻击说,都是因为洪承畴在江南没有好好牵制杨潮,才把杨潮放出去咬了他们,还说洪承畴这个汉奴显然出工不出力,居心大大的坏,要多尔衮惩处这个奴才,并且把洪承畴手下的三顺王调回北京保护主子们的财产。保护主子们在北直隶广袤的庄园。

    多尔衮心里很清楚,洪承畴做的已经相当不错了,起码洪承畴没有输,还打的福建小朝廷几乎解散了。小皇帝又一次逃跑,政治对南方明廷实力的打击是沉重的,除了杨潮这个蛮子外,其他地方都是一片哀嚎。

    但是多尔衮只能委曲求全,暂时罚了洪承畴半年俸禄。并且下旨斥责,却没有把三顺王调走,开玩笑洪承畴带着三顺王在江南都让杨潮跑到了天津,没有洪承畴在这里进行战略牵制,杨潮就敢放手攻打北京了。

    所以洪承畴不但不敢抽调洪承畴的兵力,反而打算加强他的兵力,只是暂时捉襟见肘,实在是拿不出富裕的兵力来,有杨潮在山东钉着,基本上就把北方八旗兵力给钉死了。

    多尔衮只是下密旨。允许洪承畴自己招兵,将手里的兵力扩充到十万,并且给他下令让他想办法对江南发动一场胜利的攻势,不求取得什么实质性胜果,只需要能看得过眼就行,好让多尔衮堵住八旗贵族的口。

    得到多尔衮的密旨,洪承畴不由苦笑连连,密旨扩军,这是把洪承畴当成了弃子,将来肯定有人拿这件事搞他。如果事成还好说,一旦稍有挫折,性命恐怕就不抱了。

    至于发动攻势,洪承畴也有些力不从心。上次三顺王一败,四万大军折损小半,眼前能作战的也就两万人,加上巴山的一万八旗兵,也不过三万,如何跟杨潮在江南的十多万大军作战。

    经过这一战之后。洪承畴也算是摸清了杨潮军队的战力,杨潮的军队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跟八旗野战的,这一点让洪承畴吃惊不小,他分析过杨潮以前所有的战力,都没有展现出出色的野战能力,所以他才敢让三顺王不顾一切的冲到南京城,然后用内应打开了城门,本以为只要进城,杨潮在城中的五万新兵比如不战而溃,南京就拿下了,拿下南京,最好也拿下杨潮,那样整个江南也就基本上拿下了。

    可是洪承畴没想到杨潮指挥三万新兵,竟然也打退了三顺王的进攻,接着坚持到了援兵到来,将三顺王的军队彻底打出了南京城。

    洪承畴的谋略没有任何问题,军队的战斗力也没有任何问题,出问题的是,小看了杨潮军队的纪律性。

    所以这段时间洪承畴也一直在寻找方法,希望通过谋略来挽回兵力和战斗力上的差距,只是主动进攻他是不想了,能守住江西就不错了,事实上洪承畴从福建撤出后,就将主要兵力集中在南昌和九江两城,其他地方只留下文官和少数守兵,跟放弃没有什么差别。

    杨潮也很清楚洪承畴的困局,在徐州时候就很清楚了,因为当时北京八旗贵族的态度太激烈,传的沸沸扬扬满城风雨,刁二斗不费吹灰之力就能传给杨潮知道。

    所以杨潮才敢在南方被洪承畴偷袭过一次之后,却反而大咧咧的跑到北方去北伐,因为满清权贵一个劲的要调动洪承畴手中兵力北上防御,这种情况下给洪承畴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打江南的主意。

    因为他手下的兵力其实也没有再次攻击江南的能力了,而如果顶着北京八旗贵族的强大怒火,冒险在偷袭一次江南,别说失败了,只要不能够取得实质性的胜利,杨潮都能看出来,洪承畴这条老命大概就要交代了。

    甚至杨潮还巴不得洪承畴在打一次江南呢,就他手下那点兵力,在杨潮吃一堑长一智,有所防备之后,恐怕连一个县城都打不下来。

    所以在北方大胆的待了一个多月才回来,而回来也不是被动的,而是杨潮打算主动的,主动找洪承畴麻烦了。

    不过在这之前,还有一点事情要处理一下。

    “内应!哼!”

    杨潮此时开始清算,上次南京城莫名其妙的被打开,杨潮十分诧异。

    战后调查清楚,是南门守军一时大意,结果夜里突然一批百姓突然推着车子冲进了城门洞中,车上装着慢慢的火药,引燃之后疯狂的跑掉了,火药将城门炸的整个飞了出去,很快城外骑兵就冲了进来。而守城门的士兵不死被炸死,就是被清军砍死,所以相当长时间,杨潮都没有弄清楚敌军是怎么进城的。只知道是炸开了城门,却不知道是怎么炸的。

    后来是俘虏的一批三顺王手下中,有一个军官交代了出来,南京城里有内应。

    杨潮急着北伐去了,因此搜捕内应的事情就交给了留在南京的许多男。杨潮这次回来后,许多男已经抓住了内应,等着杨潮处置。

    “大人,怎么处置?”

    许多男有些拿不准。

    “还能怎么样,奸细不都是直接杀掉吗。”

    杨潮冷哼道,内应的情况让他很不满,因为其中竟然有他的兵。

    “可是那候公子!”

    许多男有些顾虑。

    顾虑的正是其中一个杨潮的士兵,侯方域,大名鼎鼎的四公子,杀这样的人。肯定会惹起非议,而且不管你是不是证据确凿,都会出现怀疑杨潮公报私仇的说法,而且答应会计入史书,成为后世人研究的谜案之一。

    事情是这样的,鞑子派出的内应早就潜伏在南京城,然后勾结上了被杨潮跟秀才们一起抓去充军的侯方域。

    几个内应都是跟杨潮有仇的人,是曾经为害一方的许仲孝家族,许家其实是被冯可宗收拾的,当时男的发配。女的发卖,但是他们清楚幕后主使是杨潮,因此深恨不已。

    这种仇是消不了的,巧合的是。许家男丁被发配到了关外,不久就被鞑子给俘虏了,成为了满洲贵族的包衣奴才,受尽苦难之后,只有许仲孝和弟弟许叔孝活了下来。

    海州一战后,他们的命运开始改变。当时皇太极下达悬赏令,能提供杨潮消息的人,赏牛一头,许仲孝当时就揭了榜文,把他知道的杨潮的事情统统说了出去,而他也得到了回报,不止是得到了牛,而且被皇太极要到了身边,境遇一下子改变了,否则许仲孝和弟弟恐怕也会像几个儿子和大哥、侄子们一样活活累死。

    成了皇太极本人的包衣之后,就不用在去干活了,不久就成了一个庄头。

    在之后就是多尔衮掌权和入关,他们知道的杨潮情况,又一次成了抬高身价的筹码。

    杨潮斩杀多铎之后,多尔衮也找到了他们,仔细询问杨潮的情况,但是多尔衮显然比皇太极用人更扎实,听完杨潮的情况后,就让他们作为内应,悄悄回到南京潜伏起来。

    许仲孝本就是锦衣卫出身,这种事情倒也拿手,戴着假发乔装打扮,竟然成功在南京城隐藏起来,并且开始私下活动,一直到杨潮抓秀才充军的时候,他找到了机会,跟侯方域联系上了,而且结成了反杨联盟,打算在关键时刻给杨潮致命一击。

    这个关键时刻他们没有等多久,洪承畴激活了他这枚棋子,要他想办法给三顺王的骑兵打开南京城门,这就有了后面的用火药炸城门的故事。

    “杀!不要顾前顾后。”

    杨潮态度很坚决,侯方域这个蠢货,自我感觉良好,自视甚高,一次又一次挑衅杨潮,一次次失败也不知道收手,终于到了背叛国家的一步,那么就死有余辜了。

    以前杨潮还可惜他是一个才子,对付他虽然阴损,到不会要他的命,否则冲他们组织秀才闹事,就可以砍他的脑袋了。

    “不过杀之前可以审一审,最好顺藤摸瓜把那些蠢货都揪出来。”

    还别说许多男还真的从侯方域口里敲出了不少东西,军中许多士兵都是他们的同党,这一点也不奇怪,本来那一万秀才中,就有相当数量是二立社的成员,而侯方域又是二立社的领袖人物,要说不能在军中发展出自己的人马,那才是见鬼了。

    只是他利用这点关系,竟然帮助敌人里应外合打开城门,这就太过分了。

    “查,查清楚参与过的,统统杀了!”

    许多男很快就完成了命令,揪出上百个侯方域党羽,然后统统放在菜市口处斩,当众宣布他们的罪名,张贴告示公示。

    “怎么样,是不是临死还对本督骂不绝口啊?”

    杨潮想象着侯方域这种清高书生临行前的模样。

    许多男不屑道:“没有。一个劲的哭求讨饶,屎尿流了一地。倒是那个许仲孝倒是有些骨气。”

    杨潮竟然猜错了,不过想想也是,这种吃喝不愁,风流倜傥的贵公子,哪里舍得死啊,许仲孝已经是烂命一条,加上本来就是街面上的恶棍,两人的文化是不一样的。

    后面的事情,杨潮也猜对了,果然有文士们开始骂杨潮,但是他没猜中的是,那些人一边骂杨潮残害忠良,一边拼命的给侯方域洗地,说什么他是被诬陷的,说什么他宁死不屈,临死前都大骂杨潮不已。

    哎,文人啊,上下两张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