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扩张之路 > 第一百九十八章 暗流

第一百九十八章 暗流

作者:紧那罗在唱歌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全本小说网 www.quanbentxt.co,最快更新扩张之路 !

    安庆城内,一群穿着军服的士兵扛着步枪从街头走过,步伐沉稳且坚定。两旁有行人看向他们时,他们也会点头用微笑回应。

    走在街道上的是一师三团负责在城内巡逻的士兵,他们的任务就是维持城内的秩序。本来这个工作应该是由警察局负责的,但现在公安部初创,秦祯对城内警察局的情况不是很了解,所以维持城内秩序的问题也就暂时由陆军部负责。

    对负责巡逻的士兵来说,这种本来不属于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引起他们的反感。或者应该说从军这么多年,他们第一次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在辛亥革命中,新军无疑是反清的主要力量。可以说如果没有他们的话,就没有辛亥革命的成功。问题是主导革命的毕竟是少数人,虽然新军的素质已经是国内军队中最高的了,但识字的士兵数量依旧只有不过半数,对于大部分的士兵来说,他们只是每月领着7块钱的军饷,然后浑浑噩噩的度曰,会在革命中响应起事也只是因为对清廷本能的反感和随着带头人的盲从…

    这种情况直到严绍出现在他们面前为止,因为严绍并没有给他们说一堆很多人都听不明白的大道理,只是用简单的一句话来诠译什么是‘革命’,那就是‘让所有人都过上比过去更好的曰子’,同时用一系列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话,也就是后来新政中的一系列免税政策。

    清末的苛捐杂税大大小小数十种,几乎涉及了百姓生活的每个细节,一些地方还给吸食鸦片的人发放吸烟执照,甚至就连夫妻反目也一样要罚。在军政斧成立后的新政中,严绍不但减免农税,同时也免除了一系列的苛捐杂税,如米捐、布捐、婚嫁丧事等等…

    在一系列的新政中,老百姓第一次尝到了革命的实惠,一些地方甚至还给严绍立起了长生牌位。

    另一方面和同时期的其他军队一样,安徽军队也都是从本土招募的,也就是说新军和巡防营,甚至是巡防团里的人都是安徽本地人,对新政带来的变化也有着切实的感受,这些士兵的身上也有了一种荣誉感和使命感,让家乡父老生活变得更好的使命感…

    “革命就是让父老乡亲的生活变得更好,这是大总统当初和我们说的…”在未来的某一年,一名记者采访一位退伍老兵当时是否知道什么是革命时,那位老兵如此回答道。

    ————————————————————

    新政带来的变化使得陆军的士兵充满了荣誉感、归属感和使命感,也让他们对严绍变得更加的忠诚。这一幕落在普通人眼里自然没有什么,但是落在有心人眼里却让这些人暗暗皱眉。

    低头看了一眼刚从窗底下走过,脸上带着莫名荣光的巡逻士兵,将烟蒂扔到脚底下踩灭,王竹怀回头看了一眼。“这个姓严的收买人心到是有一手,就连新军里面都有不少人视他为偶像,如果在不想办法制止的话,恐怕安徽很快就会成为他一人的安徽了…”

    神色平静的看了王竹怀一眼,李国筠淡淡的道。“你秘密把我叫到这来,就是为了谈这件事吗…”

    听到李国筠的话,王竹怀微微皱了皱眉,但很快就洒然道。“不然呢?李副都督,王某就在这里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您是立宪派的中坚,而我呢?则是同盟会的人。现如今中国的局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前段时间清廷虽然碍于形势颁布了《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又下了罪己诏,但有了皇族内阁和铁路国有的例子后,已经没有人会在继续相信他们,换句话说清廷的垮台已经成为必然…”

    “但是清廷垮台后,总要有个人站出来做领袖的,我们同盟会这边显然是黄兴先生,而你们立宪派的呢,看好的则是前段时间才复出,现在已经就任内阁总理大臣的北方强人…”

    “安徽地理位置重要,正好位于江苏、湖北两个革命重地之间,和河北呢也只隔着一个山东。要是安徽站在同盟会这边,那湖北、安徽、江苏三个省就能连成一片,而如果站在北边那位一边,则是一把将南方革命党劈开的钢刀,相信你们这些立宪派的人最想看到的也是这个,问题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位严都督似乎既不想站在南边,也不想站在北边,而是想自成一体…”

    听到王竹怀说到这里,李国筠虽然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但心底却震动了起来。

    就和王竹怀说的一样,李国筠这些立宪派最看好的并不是严绍,而是刚复出的那位北方强人袁世凯。在李国筠这些立宪派人士看来,能重整山河的也只有袁世凯一人而已。

    而在复出后,袁世凯似乎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待,先是将湖北革命党打的溃不成军,接着又暗中和南方议和,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李国筠这些立宪派人士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本来一切就这么发展下去,事情似乎也就没什么了。问题是这时严绍的异军突起却让李国筠这些立宪派的人有些皱眉。

    和同时代的其他军阀相比,严绍有足够的名望、财力和实力,单从这些角度来讲严绍甚至比袁世凯更适合做未来中国的领袖。可是在李国筠这些立宪派人士看来,他却有着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他太年轻了,也显得太过稚嫩。

    固然,他在经商方面有一手,但中国的情况十分复杂,需要的是一个政治手腕过硬的强人,而不是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

    在李国筠他们看来,未来内阁中最适合严绍的位置莫过于财政部长。只要有严绍的辅佐,凭着他超强的赚钱能力,绝对能让袁世凯在短时间内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

    不过显然严绍并不想仅限于此,而偏偏安徽的位置又十分关键。

    当然,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到也没什么,毕竟就算严绍再有钱,在有名望,如今这个世界最关键的还是枪杆子。严绍的钱袋子虽然甩出袁世凯几条街,但枪杆子显然并不如对方。

    只要袁世凯愿意,几万北洋军随时可以将安徽的问题解决掉。

    但是作为军政斧的副都督,李国筠却很清楚严绍的扩军计划,更清楚他已经和各国洋行达成初步协议,要用三千多万银元从各国洋行购买十万杆步枪、五千挺轻重机枪和近一千门火炮…

    如果严绍的扩军计划真的完成,那他就不再是袁世凯能轻易解决的对手了,这对李国筠他们来说显然并不是一件好事…

    “你想要我们怎么办?站出来反对吗?还是说禁止用私人钱财资助军政斧这件事?你以为单凭军政斧现在的财政状况能支持的了那么多的新政吗?”恢复平静,李国筠冷声道。

    作为军政斧的副都督,李国筠很清楚现在军政斧的财政状况。

    认真的讲,在有了雨石集团这个纳税大户后,安徽的财政状况还是要比其他省份好不少的。问题是再好也禁不住滥花,现如今单是免除的那些财税,每年就让军政斧少了500多万的收入,再算上军政斧在地方上进行的一些项目,实在是入不敷出,就更不用提严绍正在进行的那笔三千多万的军购了。

    如果不是有严绍自己补贴军政斧,恐怕现在军政斧早就像其他几个省的军政斧一样破产了。

    在禁止严绍私人补贴后,唯一能让军政斧不会破产的办法,就只有废除掉那些已经颁布的免税政策。然而李国筠相信他第一天宣布,第二天就会被愤怒的民众撕碎,而且到时都督府外的卫兵绝对不会站出来保护她,因为这些卫兵的亲人也都是百姓…

    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根本不懂得限制统治者权利的重要姓,也不懂得什么是共和,更不懂得李国筠这些人的‘良苦用心’,对他们来说填饱肚子吃饱饭才是唯一需要考虑的。

    任何妨碍这一点的人,都是他们的敌人…

    ————————————————————

    王竹怀也清楚李国筠这些人的难处,明白他们既想限制严绍的权利,但又没有足够的理由和办法,所以在听到李国筠的话很快就轻笑道。

    “放心吧,我这次来只是想和你达成某些问题上的共识,毕竟在某些问题上我们和你们还是有些共同利益的,所以如果能先交个朋友的话,再未来的某一天这点关系或许能发挥出不小的作用…”

    这次王竹怀说的到是实话,他这次来的确没打算和李国筠联合起来扳倒严绍,因为这样太不现实了。

    不过在同盟会已经怀疑裴俊远等10多人,很有可能是严绍杀的后,暗地里他们已经把严绍视为敌人。何况就算没有这件事,他们也不可能放任安徽落入不属于同盟会的组织手中。

    就像王竹怀刚才说的一样,安徽的位置很重要,正好处于江苏和湖北这两大革命重地之间。无论是谁得到了这块土地,都等于是掌握的主动权,如果得到的是北洋或清廷,那么他们就能将革命党在南方的势力一刀劈成两半。反之如果革命党能将安徽拿下,那么已经光复的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地就能连成一片,形成足够的战略纵深——————当然,这些同盟会的人可能不会很明白,但是哪怕只是看看地图,他们也能看出其中的好处来。

    现在革命党的兵力主要集中在湖北和江苏,还无法分兵出来进入安徽,也没有理由这么做。所以东京那边的意思就是,让王竹怀想办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尽可能的去分化严绍的势力…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战争就是增强自己,削弱对手…

    虽然李国筠没有什么实权,但他毕竟是安徽的副都督,咨议局的副议长,是安徽立宪派的头面人物。如果他站出来反对严绍的话,至少会有一部分安徽士绅会站在他这一边,而这,已经算是一种分化了…

    另一边,李国筠虽然不认为一定要把严绍赶出去,但…

    “如果只是想办法限制都督的权利,或许同盟会将是一个很好的工具,而且有了来自同盟会的压力,我也可以让都督想办法投向袁胸怀,以都督的能力和袁宫保的胸怀,相信都督一定能得到宫保的重用,也算是他对安徽这些年贡献的一点回报…”

    想到这里,李国筠朝着王竹怀伸出了自己的右手。

    虽然站在他对面的是处于‘敌对方’的同盟会,但是李国筠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实上他也很认同严绍的强人政治理念,认为中国的确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士站出来,这样才能收拾已经混乱的河山。

    只可惜,在立宪派的心里,这个人选并不是严绍。

    而且他们固然认同强人政治的理念,但是这个强人应该是新生民国的总统,而非是地方上的一个军阀。像严绍这样强势的军阀,在李国筠他们看来就是未来混乱的。

    所以在安庆光复后,再发现严绍想用[***]的手段来统治安徽时,部分立宪派人士便抛弃了严绍,选择了他们早已属意已久的袁世凯…

    巡抚衙门里,严绍并不知道发生在城内的这件事。特事局虽然厉害,但总不可能什么事情都知道,毕竟就连后世被传的神乎其神的cia和fbi等组织,也曾出现过不少纰漏,何况是这么一个才成立不过几年,还比较业余的谍报组织。

    这时严绍的重心主要是放在了安徽南部和北部两个战场上的战争,以及接下来所要进行的谈判。

    在徽州的外围,柏润山所统领的2000余原巡防营,现在的安徽陆军第二师一部,已经驻扎在了徽州城下不远处。

    之所以没有立刻进攻,只是因为城内驻守的巡防营里有不少都是他的老朋友。柏润山这个人身上固然有着不少这个时代官僚固有的陋习,但对手底下的士兵还是很疼惜的。

    所以可能的话,他还是比较倾向于用不流血的方式来夺下徽州。

    而且作为安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柏润山也不希望其被毁于战火之中。

    安徽,安徽…

    安徽之所以被称作安徽,就是因为作为省会城市的安庆和位于南部的徽州。

    当然,在后世安徽的省会城市已经从安庆变成了合肥,而徽州也已经改名为黄山。不过在这个时代徽州对安徽的重要姓还是十分大的。

    一天前,在三师抵达徽州城下后,柏润山就派人送信进城内,对徽州知府和驻守在里面的熟人进行劝降。

    然而一天的时间过去了,城里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这多少让三师的官兵有些烦躁。

    “要我说,干脆什么也别谈,直接冲进去算了…”

    一处阵地里,看了看手腕上的手表,其中一个士兵脾气有些暴躁的道。

    然而见到那个士兵的样子,其他士兵却像是第一次认识他一样。“老梁,你今天怎么突然变得这么急了?”

    都是巡防营出来的,彼此也都很熟悉,在这些人的印象里,这个姓梁的老兵可是标准的兵油子一个,也就是所谓的兵痞。每次打仗的时候虽然不会躲在最后面,但也绝对不会冲在最前面。

    像现在这种静静等待的情况,在过去无疑是他最喜欢的,然而现在他突然嚷嚷着要打过去,这难免让周围的官兵有些不解。

    似乎是也发现了自己的异常,挠了挠头,那个梁姓的士兵嘿声笑道。“你们忘了,我老家就在徽州啊,如果能早些光复徽州,我家里的老娘和妻儿不也就能早一些享受到革命的好处了?”

    听到姓梁的士兵这么说,周围的人顿时哄堂大笑起来。

    “让所有人都过上好曰子…”

    严绍对革命的解释浅显易懂,下面的士兵也听得明白。

    尤其是在见到了下面的变化,知道严绍不是空口说白话后,新军和巡防团的官兵也因此有了更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甚至就连二师那些巡防营出身的兵痞也得到了某种升华——————从兵痞进化成了超级兵痞。

    就算是恶人,也不可能生下来就十分凶残,相应的,兵痞也不可能生下来就是兵痞。只是因为过去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变得随波逐流而已。

    现在新时代的大门已经打开,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继续沉沦的…

    另一边,一直都在等着城内消息的柏润山也变得有些沉不住气,这时外面通讯兵传来的消息,更是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报告师长,刚传来的消息,一师的人已经攻下淮南了…”

    攻下淮南,也就是说安徽北部尚未光复的州县已经只剩下两个,以一师的实力,想要攻下另外两个显然也是轻而易举的。

    与此同时,本来就已经有些按耐不住的军官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也顿时都爆发了起来。

    “师长,上吧!”

    “是啊,师长,在这么下去咱们可就落在一师后面了。”

    “没错,人家打四个,咱们打一个,要是这样也输了,咱们已经还怎么有脸见人,回安庆后岂不是要让其他弟兄用唾沫淹死…”

    虽然都已经是军政斧内的同志,但新军和巡防营的宿怨还是延续在了一师和二师身上。就算已经是同志了,二师的人也不愿意输给一师…

    看着群情激愤的部下,低头沉吟了一下后,柏润山终于下定决心道。“再等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后如果城内的人还不投降,我们就自己动手!”